(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记得在学习中医的时候,我们老师讲,中国人是十分幸运的。
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像我们一样,随时享用几千年前祖先留下的医学遗产。
以中国人医学智慧之丰富,我们的人均寿命,迟早会排在世界第一位。
时至今日,中国人平均寿命的世界排行,我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华祖先留下的医学遗产,确实在源源不断地,帮助着我们。
我给你说一个简单的中医故事吧。你看完,就深有感触了。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46岁。
什么毛病呢?不知道怎么回事,从一年前开始,就梦遗。
为了能治好这个病,他反复求医,不知道看了多少大夫,但效果始终不好。
到了后来,也就是最近这半个月吧,他的问题进一步恶化,几乎是每天晚上都会遗精,以至于其精神紧张,情绪上很不稳定,感觉自己已经没救了。
终于,在朋友的劝说和帮助下,他决定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细无力,舌淡苔白,面色发白。细问得知,患者现在的身体乱得很。一方面,腰部部位恶寒酸楚,乏力难受,受到一点凉就不行。另一方面,却手脚心发热,口干舌燥,似乎很上火。
另外,患者食欲下降,心悸心烦,身体倦怠乏力,什么都不想做。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寻思良久,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桂枝15克,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20枚,饴糖350毫升。
所有这些,加水1700毫升,煮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每日3次。
如何?患者服用14剂以后,夜里梦遗的现象几乎消失了,其他症候也逐渐好转。
此后,医家以原方(用量稍作减轻),水煎取药汁送服五子衍宗丸。
到最后,患者诸证悉平,完全恢复正常。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94年的《北京中医》上。我给你转述了一遍。
现在,就让我以此案为蓝本,带你探究一番学问。
首先,我们从患者的舌脉和全身表现来看,不难感知,其属于一个典型的阴阳气血两虚。
你看 ,此人手足心热,口干舌燥,心烦心悸,这是不是阴虚生热啊?阴虚,定下来了。
再看,此人腰背部位恶寒乏力,脉沉细无力,面色发白,这是不是阳虚啊?这同样没啥疑问。
当然,在阴阳两虚的背后,是患者气血不足的问题。此人,纳呆食少,食欲不振,导致气血化源不足,于是身体倦怠、不耐劳作、舌淡苔白。
总之,这个人属于气血阴阳皆虚的状态,很让人着急。
那么,这个情况,是怎么引起遗精的呢?道理很简单,就是气的的收摄之能不足了。气,主收摄。我们津液、精液、汗液、血液,都要靠气的收摄,才不至于外溢。
所以说,要想解决患者的问题,必须做到补益气血阴阳。这个补法,很考虑医家选方用药的功力。
那么,医家到最后选的是什么呢?答案,是小建中汤加减。
你来看看——
桂枝15克,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20枚,饴糖350毫升。
我先来带你分析其中的几味药。大枣、白芍,这是用于养血的。其中,白芍善于敛阴合营,和甘草搭配,酸甘化阴,有滋补阴津的作用。
炙甘草和生姜,健脾益气,温中散寒,配大枣健脾,这就有补气之效。而桂枝,振奋温通阳卫之气,进一步改善患者阳虚气弱的局面。
最后,来一个饴糖。饴糖,既能够补益中气,还能养阴润燥。
你看,这个方子,是不是恰倒好处地实现了气血阴阳双补呢?
大家切记,这个配伍,就是大名鼎鼎的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源于《伤寒论》,基本配伍是芍药18克,桂枝9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饴糖30克。
这个配伍,其实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它能干啥呢?就是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治什么呢?就是虚劳里急之证。
什么是虚劳里急?
虚劳,指的是一个人因为中焦虚弱、虚寒导致舌淡苔白,脉细弦而缓,心悸心慌,面色无华,四肢酸楚乏力。另外,这类人也会因为中焦脾胃的虚弱,导致阴虚,形成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的状态。
里急,指的是由于气血阴阳滋养不足,脾虚肝乘,患者肚子常常疼痛,温按痛减。
也就是说,这个方子的根源,在于治疗虚劳,气血阴阳不足。它是通过补益中焦的气血阴阳,来改善一身的状态。
既然如此,它就自然可以用到上文医案里的患者身上。我们可以仔细对照,医案里的患者,除了遗精外,其他表现和小建中汤的主治症候几乎完全一致。所以说,我们就用小建中汤来为其改善虚劳,实现阴阳气血的全面补益。
我这么说,你应该看明白了吧?
可以这么讲,小建中汤,是张仲景所创方子里,滋补效果比较全面的方子,可以说实现了气血阴阳的全面补益。它的这一价值,使得它远远超过了治疗虚劳里急的范畴,成为通过补益虚损来治疗内科杂兵的常用方。像什么痛经啊,更年期综合症啊,甚至是外科褥疮,都有用小建中果汤治疗的例子。可以说,它的应用范围很广泛。
这就决定了,我们应该对小建中汤加以研究。它作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医学遗产,一份遥远的馈赠,容不得我们有半点忽视。所以说,文老师撰写此文,与你分享。
好了。关于小建中汤的故事,我就给你说这么多吧。文中配伍,仅供参考,非专业读者必须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全文完。
许强
如何才能联系上你呢
冰释幻
这个方子绝对是好方,只要辩证准确,百分百有效。可是网友万万不能相信这个剂量,这是篡改张仲景原剂量,这个剂量没有多少作用,这也是人们普遍认为中医疗效慢的根本原因。根据考古研究发现,汉代一两约等于现在的15克,那么桂枝就是45克才对。
许强 回复 09-21 09:01
辩证特别难。我想给自己开几副
漕湖小朱 回复 09-16 23:37
要看轻症重症来确定剂量,比如回阳救逆时用小剂量就是隔靴搔痒
群燕辞归
神医张仲景,一书冠宇宙。子孙代代传,守方又守理。千年转眼过,犹为今人赞。处方先问祖,祖无即荒谬。可笑老希波,四元素成空。数年即更新,钱尽人亦亡。欲求长生者,山中去练丹。
美人儿的饰品集
饴糖30克;桂枝9克;白芍18克;生姜9克;大枣6枚;炙甘草6克。
全生态绿色生活
我牙疼半年吃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都没用,吃小建中丸两天就不疼了,不知道是什么病理,有懂的大神可以科普一下吗
和亮 回复 09-26 21:39
吃小建中丸两天就好就对了,多数牙疼是胃引起,所以会好,这下懂了吗。
和亮 回复 09-26 21:40
阳明也是指胃经指胃
冰河路径
我第一想到的是桂枝汤倍芍药再加附子
和亮
[点赞]
凹 凸
[点赞]
空虚公子
这个方子只补不泄,对于单纯的体虚有奇效,但是人家有湿热怎么办?痰饮?食积?喝下去反而成为负担,加重病情,所以说对症下药才有奇效,不对症只会加重症状,甚至一命呜呼
漕湖小朱 回复 09-16 23:52
这个方子对湿证痰饮都有效果,脾胃一强,这些都会改善,不要纠结于症状,把握阴阳两字一切尽在掌握中
空虚公子 回复 漕湖小朱 09-20 08:37
受教了,比如我脾胃虚弱内湿很重,能否直接用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白术,陈皮?
455558261
你什么都想要,那怎么能行呢?
用户16xxx31
对有的痛经,奇效
用户14xxx36
吃过容易上火
石榴石
饴糖是什么?
轻云 回复 09-16 14:35
麦芽糖
chen@#
现在不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药方没用,而是现在的草药都是人工种植,化肥农药培育出来的,根本没有野生的效果好,所以现在很少人相信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