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晚年徐向前会透露说:假如没有西安事变,中央保留了一张王牌

湘姐说历史 2025-02-13 15:00:00

西安事变是张学良一生中做过最艰难的抉择,也是他此生中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张学良的此番壮举,无疑是改写了抗日战争的走向,他对抗日战争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我党为了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也做出了诸多努力。徐向前晚年的时候透露说:“假如没有西安事变,中央还是保留了一张王牌。”

徐向前说中央保留了一张王牌,那么这张王牌到底是什么?

对红军的态度发生转变

东北王张作霖有几个儿子,他最看重的就是长子张学良。张学良16岁就在东北军中服役,虽然经过多年部队生活的磨练,却改变不了张学良温文尔雅的性格。他身材挺拔,眉目清秀,东北军中的将士都亲切地称呼他——少帅。

日本人早就觊觎东北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了能长期霸占东北,日本人对张作霖暗下杀机。张作霖乘火车经过皇姑屯的时候,被日本人引爆炸弹,张作霖当场死亡。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原以为张学良能手刃仇人,为父报仇。万万没有想到张学良竟然率领东北军“易帜”,将东北三省拱手让给日本人。从此张学良远离家乡,背负骂名。

张学良和共产党之间的关系,最开始并不是那么融洽。原因是蒋介石对归顺的张学良关怀备至,给予他很高的军事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张学良对蒋介石也是言听计从,他们二人好得就像没有血缘的亲兄弟。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对日不抵抗行为在全国激起公愤,舆论谴责的矛头指向了蒋介石和张学良。这时的张学良对蒋介石还是十分维护的,他将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还为此引咎辞职。

休息了整整一年后,张学良重新返回国民政府,并接受了蒋介石派给他的新任务——率领东北军“围剿”西北红军。张学良没有把红军放在眼里,他认为这些“泥腿子”没有什么战斗力,想必应该很快就能取得胜利。

但西北红军战士可不是一般的战士,他们都是经过了长征的磨练,有着钢铁般意志的人。张学良的如意算盘很快落空,他眼中那些不起眼的“泥腿子”,竟然把他的装备精良的正规军部队打得落花流水。

第一次和红军对战,张学良的东北军惨败。在随后的几次交锋中,张学良的部队虽然有数量上的优势,但却没有占到半点便宜,还被红军追着屁股四处逃窜。

张学良看着日渐减少的东北军队伍,心中五味杂陈。这支部队是他从东北带出来的嫡系部队,是他的全部家底。张学良担心如果再打下去,自己这点家底就全部交待在西北了,他第一次对“剿共”的决策产生了动摇。

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被囚禁几十年

令张学良动摇的不仅仅是部队兵力的锐减,还有东北军的士气问题。东北军绝大多数都是东北人,他们远离家乡,思念家乡是难免的,离开东北的东北军还能叫东北军吗?战士们都盼望着能打回东北去,可是越往西北前进,就离家越远。

本来不去打日军,跑到西北打自己人,就让大家心中充满情绪。现在还打不赢红军,被人家追着跑。战士们厌战情绪严重,人人怨声载道。处在困境的张学良,想到了一个办法,联系杨虎城带领的西北军共同作战。

不过尽管二人联手,但仍无法在战局中获胜,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避免无谓的伤亡,私下和红军达成停战协议。张学良只是为了不再被红军追着打,不得已才做的决定。张学良和杨虎城和红军代表频频联系,共同商讨如何合作。

张学良曾经隐晦地向蒋介石提出,和共产党合作的事,却遭到了蒋介石的无情拒绝。蒋介石的态度,让张学良对他的信任度大打折扣。他和杨虎城只能暗地里红军联系,希望借助红军联系苏联,帮自己打回东北去,一雪前耻。

张学良约见红军的重要领导会面,共同商讨如何抗日。此时张学良对蒋介石的态度,还没有到恶化的时候。他还是希望国共两党能一起联手对付日军,他对蒋介石仍存在幻想。

促成西安事变还有一个重要的诱因,张学良从秘密渠道得知,蒋介石马上要带人来西北,准备替代他和杨虎城。这个消息让张学良彻底坐不住了,他如果现在还不行动,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那时再谈打回东北去,无异于天方夜谭了。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在华清池扣押了蒋介石,这就是历史上的西安事变。

张学良对蒋介石还是十分客气,只是限制了蒋介石的自由,其他方面没有变化。被扣押的蒋介石刚开始态度十分强硬,不同意张学良的建议。后来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让他改变了主意,为了让自己能从西安脱身,只好口头承诺抗日。

蒋介石的口头承诺其实就是为以后的反悔留有余地,他提出由张学良护送自己回南京。张学良也曾犹豫过,东北军的将士们都反对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去,他们认为蒋介石肯定会对张学良不利。

张学良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虽然觉得此去南京危机四伏,但是为了一个信字,他还是答应了蒋介石。但蒋介石岂能咽下被俘的这口怨气,到南京刚下飞机就把张学良软禁起来。

从此,开始了张学良长达几十年的囚笼生活,直至蒋介石逃往台湾时,还不忘把张学良也押去台湾。

徐向前:如果没有西安事变,中央还有一张王牌

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和杨虎城频频联系红军的时候,红军虽然对张、杨的行动报以希望,但能否顺利成功还是个未知数。如果失败了,红军该怎样走下去?

晚年的徐向前透露说:“假如没有西安事变,中央还是保留了一张王牌。”这张王牌就是:西北的红军再进行一次长征。

选择再一次长征,是保存革命实力。红军提前制定计划,行动的时间、行动路线、秘密会合地点都作了周密的安排,以确保行动万无一失。这个提前准备的王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未雨绸缪。

随着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事变中成功扣押蒋介石,共产党准备的这张王牌没有排上用场,红军才避免了二次长征带来的困难。

无论张学良和杨虎城原来如何对待红军,无论他们发动西安事变的动机如何,庆幸的是在民族大义面前,在国仇家恨的面前,他们做出了这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的英勇事迹,历史也不会忘记他们所付出的一切。

0 阅读:23
湘姐说历史

湘姐说历史

历史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