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我国历史上一位看似比较平平无奇的皇帝。
有些人看似很平常,其实他们很有野心,李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当皇帝的想法其实早就暴露了,从他四个儿子的名字就能看出来。
那李渊四个儿子的名字究竟有何“野心之处”,以至于暴露了李渊想当皇帝的想法?
不论什么时候,起名字都是很有讲究的,不论上层有钱人还是下层的老百姓家,他们都希望能给自己的孩子起一个寓意非常不错的名字。
比如我们现代起名字,比较喜欢带上“龙”什么的。
望子成龙或者望女成凤,这都是每位父母所希望的,没有哪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当然,有时候也有特殊的,比如慈禧就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好,连权力都不放,最后把自己的儿子给害死了。
也正是因为对孩子们好,所以一些父母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蕴含了一些比较特殊的寓意,比如刘备的孩子们就是很好的例子。
刘备有一个养子叫刘封,接着长子是刘禅,这两人的名字合在一起就是“封禅”。单单只是这两个字的意思,就已经暴露出了刘备的野心。
封禅在古代是一种祭祀活动,但是只有皇帝才能主持进行,所以刘备想借此表达自己想当皇帝的意思,那当了皇帝之后呢?这就涉及到了他的另外两个儿子。
另外两人一个叫刘永,一个叫刘理,合在一起就是永理,意思是永远治理。
看来刘备的想法很好,又想当皇帝又想永远治理,虽然第一点他靠着诸葛亮做到了,但第二点其实说做到也没做到,但也算做到了。
刘备在自己皇帝生涯期间,他的确做到了永远治理,但他没有从蜀汉建立一直治理到蜀汉灭亡。
不过刘备这一生过得已经够不错了,本来他是当不上皇帝的,毕竟刚开始一出场的他穷得啥也没有,要不是他遇到了贵人诸葛亮,估计他顶多就是一个地方的最高长官。
除了刘备,对孩子名字同样有美好寓意的,就是隋朝末年的李渊了。
与平民出身的刘备不同的是,人家李渊一出生就是名门望族,他的爷爷李虎,曾是西魏和太尉,同为八柱国之一,之后被追封为了唐朝的太祖皇帝。
“太祖”这个庙号地位可是很高啊,毕竟要是没有李虎当年打下的这些基础,的确会对李渊建立唐朝有影响。
之后李渊的父亲被封为了唐国公,他死后这个爵位就成了李渊的。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爵位,所以李渊建立的是唐朝。
后来李渊迎娶自己的老婆,他也终于迎来了自己长子李建成。
对于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儿子,李渊肯定得给孩子起一个好名字,受建功立业、成就大业八个字启发,所以便有了李建成这个名字。
其实这时候李渊还没什么野心呢,他所希望的,就是多做点功绩,以此来光宗耀祖,同时希望自己的孩子们也好好干。
李渊那时候之所以还没有野心,估计应该跟当时的全国环境有关。
李建成出生的时候,隋朝建国还不到10年,当时正是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好时候,这时李渊要是说自己想造反,估计就是脑子有问题。
李渊出身于陇西李氏,是那个年代的“四姓”大家族之一,受家族影响,其实他们本身没有什么造反想法。
毕竟那种不轨之事,名门望族是不会教的。大家族的教育,肯定是让他们当官以后好好干,所以建成的名字非常符合这些。
等过了几年后,李渊又迎来了自己的儿子,这位就是后来著名的太宗皇帝李世民,那他这个名字,李渊又借鉴了哪些字?经世济民。
从这四个字不难看出,李渊已经逐渐有了一些野心,但并没有那么多。
这个“经世济民”其实还是想着光宗耀祖,只不过力度要比上面建功立业什么的更加强烈一点。
李世民和李建成不同的是,李世民成功做到了“经世济民”,而李建成并没有实现自己名字的寓意。
这时或许有人想说:“李世民要不是当了皇帝,他能做到那一点吗?”
首先李世民不论当秦王的时候,还是之后坐上了皇位,人家一直都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他那时候可要比李建成功绩高,要不然李建成为何总想坏招挤兑他。
此外,李世民自从当上皇帝后,更加勤劳了。他也是知道,自己既然坐到这个位置上来,责任大肩膀上的担子也重。
我们不敢说如果李建成当了皇帝能比李世民强多少,但从现实效果来看,李世民最起码能配得上“明君”这两个字,而且人家还不杀功臣。
我国历史上皇帝400多位,能配得上“明君”二字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李世民也已经够不容易了,没必要再抹黑他。
或许我们只是看到了李世民光鲜亮丽的一面,殊不知,他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也是非常人能够达到的。
这样的道理其实很好理解,我们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要是不努力,指定不会成功,机会永远是留给那些一直在努力的人。
所以李世民最后能成功,并且成为了明君,说明他的努力成功得到了认可。
接下来是李渊的第三个儿子,他的名字叫李玄霸。从这个儿子开始,李渊开始坦露自己的内心了,这个名字的寓意其实就是称霸天下。
李玄霸比李世民晚出生几个月,要是这么来说,“经世济民”就有帝王那味了。
这时候的隋朝还没有开始进入混乱阶段,那为何李渊已经有了当皇帝的野心?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我们可以从《旧唐书》等史书中找到。
史书中说李渊出生的时候出现紫光跟龙,其实这些都是没有说服力的,真正比较可信的,是当时有人给李渊相了一面。
那时候会看面相的高人有很多,比如大师袁天罡就是一位,他曾准确看出武则天以后会当皇帝。
李渊找的这位相面大师也很厉害,他说李渊日后定会成为一国之主。
那时候的人们很相信这个,所以李渊应该就是在这时候有了野心。
最后就是李渊的第四个儿子,他叫李元吉,这位兄台名字的寓意大概就是,希望当皇帝吉利,为何这么说?
其实这个“元”啊,就已经暴露出了李渊的想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元服”这两个字,它指的是古人成年时所戴的冠。
除了这个意思,元服还有皇帝衣服的意思,皇帝专属衣服都穿上了,那不就是要当皇帝嘛。
不过当皇帝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所以李渊希望自己,如果当上皇帝后,可以很吉利地过完此生,千万不要被刺杀了。
至于李渊的其他儿子们,基本都是元加另外一个字,基本上“元”这个字就成字辈了,比如李元景、李元昌等。
基本都是元加上一些寓意比较好的字,估计李渊是想借此来为自己乞求好运,尤其是在穿上元服之后。
越往后,隋朝越混乱,尤其是隋炀帝执政末期,各地起义军接连不断。
国家混乱,正是争夺皇位的好时候。
当然,李渊虽然说有野心,但当他面临要不要起义的时候,其实他也犹豫了,毕竟这个想法不太符合自己家的家规。
要是最后失败了,估计陇西李氏的家谱中就没这几个人的名字了。
这时候眼尖的李世民看出了父亲的担忧,于是他就开始怂恿李渊起兵。毕竟作为一个人,没有冒险精神怎么行呢,只有敢于拼搏,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就这样,李渊在太原起兵了。
之后李渊率兵攻下了长安,当时隋炀帝还没死呢,于是他就另立了一个皇帝,所以隋炀帝就成了活着的太上皇。
如此一来,朝中大权基本都落到了李渊手中,接着他把自己封为了王,也就是唐王。
等隋炀帝被杀后,这时候李渊意识到机会来了,他不想继续扶持傀儡皇帝了,于是他逼着傀儡把皇位送给自己,就这样,大唐王朝正式载入史册。
虽然说皇位坐上了,但各地还在打仗呢,于是唐军开始接连剿灭各地起义军,最后真正实现了统一。
在统一过程中,李世民可是出了不少力,他的军功可要比李建成多数倍。
李世民在打仗方面的确有天赋,这是人家生来自带的优势。
李渊正式成为大一统皇帝后,他想起了相面大师对他说过的话:“希望您自爱,不要忘记我说过的话。”
大师就是大师,算得确实很准,不过他们到了我们现代估计就失灵了。
李渊看似是一个老实人,但在相面大师话语的鼓励下,他的野心逐渐表现了出来。不过不能明说,他只好将自己美好的想法寄托在孩子们的名字上,但终究还是被后世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