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六盘山区的海(原)固(原)地区(原属甘肃,现属宁夏),是中国西北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五大分支中哲赫忍耶派回民聚居区。
1938年初国民党第八战区司令长官、甘肃省政府主席朱绍良,在海固地区大规模修筑所谓“国防工事”,加紧对陕甘宁边区的包围,企图使海固地区成为防共、反共的“模范边界”。
国民党驻军与地方政权、地主豪绅、反动宗教分子乘机勾结起来,巧取豪夺,在海固地区大抓民伕,无休止地摊派各种劳役,加捐增税,加上连续两年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歉收,使这里本来就十分贫穷的山区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人民群众怨声载道。
更使回民群众无法容忍的是国民党的民族歧视政策。
1938年12月底,国民党海原县县长贾从城在撰修《县志》时,把回民的“回”字写成“#”字,公开侮辱回族人民。沙沟、白崖一带的回民立即联名上告。贾从城却带领百余名县常备队员,到上白崖子搜捕上书的群众,抢劫财物,强奸妇女。
在这期间,又发生国民党士兵在黄庄集体强奸回民妇女,将猪肉挂在泉沟脑的清真寺内,在白崖石坡底村抓走了抗兵抗粮的回族农民等事件。
这一系列暴行使海固一带的回民群众愤怒到极点,他们以讲经传教的形式联络群众,决定奋起反抗。
1939年1月15日凌晨,在马国璘、马银贵、马少净、马喜春等人率领下,海原县沙沟、白崖、固原县红崖堡三处的回民群众同时举行起义。
起义群众攻下民团团总、联保主任、恶霸地主的堡子,分粮分物,消灭了反动自卫队,起义初战告捷。
在“反蒋抗日,寻找民族出路”“杀贪官,灭土豪,打富济贫”“自己武装自己,杀官劫库,除奸救民”等主张的号召下,起义部队在1月下旬已扩大至八、九千人。马国璘为海原地区起义军司令,马银贵为固原地区起义军司令。
国民党第八战区急调马鸿宾等4个师,从中宁、静宁、平凉三面前来镇压起义。起义军兵分两路,由马国璘率5000余人南下攻打隆德县城,不料被敌包围在隆德、固原交界的套马庄山梁上。
经过一天激战,起义军在马鸿宾部当兵的马思义等人帮助下,冲出重围,退到偏城修整。固原地区的起义军3000多人,在马银贵等的带领下,挥师东进,在硝口击溃马鸿宾部一个团,后因攻打固原城未克,回到偏城与马国璘部会合。
在偏城一带,起义部队镇压了一批作恶多端的保长,致使海原、固原、隆德三县的国民党保甲组织陷于瘫痪。
国民党在武力镇压的同时,还采用政治诱降手段,组成以拜伟为团长的“宣抚慰问团”来到固原,声称同意起义军提出的释放被捕人员,惩处贪官,免粮免款等7项条件,并利用回族人民虔诚的宗教信仰,高举《古兰经》起誓说,只要起义军放下武器,便既往不咎。
起义军领导人未能识破敌人的诡计,谈判后将起义军解散。此时,国民党第三十五师等部队乘机进入海固地区,诱捕了起义领导人马银贵、马国凡等。
1939年春马银贵在固原被杀害,历时40天的海固回民第一次起义失败了。
1939年5月29日凌晨,海固回民第二次起义开始。
起义分别在王家新庄(红崖)、小坡庄、艾壕湾等5个地方同时进行。起义军提出“打倒欺回灭教的国民党,为死难的回民报仇”、“救国救民,受欺压的回汉人民是一家”、“回回单独组织自己的抗日武装”等口号。
在马国瑞、马喜春的率领下,小坡庄起义群众全歼国民党军两个连,缴获全部枪支弹药。正在战斗激烈进行之际,突降大雨。起义群众撤出战斗,后到艾壕湾集中进行整编。此时起义军约有4000多人,编为一个旅,下设4个团,马国瑞任司令,马喜春为旅长。
5月31日晚,起义军离开艾壕湾南下,计划到张家川大麻子山的密林中活动。6月4日晚,在固原县和尚铺与敌一个团遭遇,激战一昼夜,歼敌大部,起义军声势大震,人数扩大到1万余人。
朱绍良唯恐起义军投奔陕甘宁边区和八路军,一面急调重兵围追堵截,一面又故伎重演,组织以拜伟为首的甘肃省政府代表团,赶到北面河与起义军谈判。起义军领导人明知谈判有诈,却认为可以利用谈判使部队稍加修整,便同意进行谈判。
谈判中,起义军方面提出在陇东成立回民自治政府,给起义军配备装备给养,撤走国民党军队等3项要求。国民党谈判代表却以需要请示上级为借口,拖延时间。
十多天后,国民党军队完成了对起义军的合围,便拒绝了起义军提出的所有条件,动用十多架飞机,几十门大炮和数百挺机枪,组织整营整连的军队,向起义军坚守的北面河两岸山头阵地发起猛烈进攻。
双方激战13昼夜,起义军伤亡3000多人,马国瑞、马喜春、马凤歧等领导人牺牲,余部1000余人,在马思义等人的带领下,乘夜从老龙潭方向突围。此时,起义军内部产生分歧,部队解散,第二次海固回民起义又失败了。
1940年底,马思义、冶老九、王登云等人,决定再次筹划起义。他们以打工、做买卖为掩护,发动群众,在白崖、红套、沙沟一带惩处了罪大恶极的恶霸地主、反动自卫队队长34人,消灭了一批地主武装和国民党零星部队。
国民党急调杨德亮部四十二军前往镇压。
1941年5月3日,国民党军队和地主武装偷袭了马思义等经常活动的上白崖子村,企图集体屠杀村民。马思义等决定立即起义,从下白崖子村向敌军猛攻,击毙敌团长,并乘胜追击溃退之敌,攻占了穆家营,解救了被囚群众,海固回民第三次起义首战告捷。
起义军很快就扩大到六七千人,编为一个团,24个营,马思义任团长。
为了长期坚持斗争,起义军决定南下张家川,与那里的回民联合。5月中旬,起义军到隆德时已发展到两万之众。然而,到达张家川后,发现那里条件并不成熟,起义军继续南下。
5月16日,起义军在大麻子山利用有利地形,伏击尾追之敌,歼灭四十二军黄初飞团,击溃一九一师两个团,歼敌900余人,缴获机枪50多挺、步枪800余支,起义军仅伤亡30余人,取得重大胜利。
但南下道路已被敌人封锁,起义军只得北上回到西吉县境内。这期间,敌人又企图与起义军谈判,进行政治欺骗,遭到马思义严词拒绝。
5月底,起义军营以上指挥员,就今后发展问题在陈家大坪的土窝子举行会议,在马思义主持下,决定投奔陕甘宁边区。
6月6日,部队开始北上,不料在石蛤蟆被敌两个师包围,在突围中,起义军损失很大,第三天上午冲出包围时仅剩五六千人。
遭此挫折后,起义军内部发生分裂,一些领导人对去陕甘宁边区产生动摇,带领大部分军队返回海固地区,最后遭到失败,马国璘于1942年4月被敌杀害。马思义率领500多人继续北上,于7月初到达陕甘宁边区。
起义军受到党和边区人民的热烈欢迎,毛泽东、肖劲光、王维舟等领导人接见了马思义,中共中央赠给起义军一面“浩气长存”的锦旗,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起义阵亡将士的悼念和对海固起义的高度评价。
1941年9月,起义军改编为回民抗日骑兵团,马思义任团长。这支军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建立了卓越的功绩。
停止你的呼吸
这叫叛乱,不会用词回家种地。
七里外的风车
过不下去回中东老家不行吗?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12
干得很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能以一时的政治导向作为判断。
祖国万岁
川军、滇军…明显都放水了,就西北马家军把事做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