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家小孩找工作,有两个公司邀请她去面试,待遇差不多,她有些纠结的一点就是“不知道在哪家能够长期干下去”。
按她的说法,“你看人家董老师毕业后就进入那个公司,一直干到自己当老板,这多厉害啊……”
其实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一家公司,一干就是十多年,甚至干到退休,这样的情况确实有,但不多,可以说是万中无一。
毕竟这不是以你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除非你是去国企或考公,一条道走到底,否则毕业后两三年换多个工作是正常的。
我认为,以后应该是人才流动性变大的趋势。
时代变了,不再有“终身雇佣制”:什么公司能活得比人的寿命长?网上有个笑话:
60后:什么是离职;70后:为什么要离职;80后:待遇不高我就离职;90后:领导骂我就离职;95后:感觉不爽就离职;00后:领导不听话就离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观念,过去习以为常的东西,现在和将来可能就是“非主流”。
毋庸置疑,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但我们通过数据可以知道,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非常短,所以也不是你想要长期干下去就能够干下去的。
你说加入一个公司要努力奋斗30年,老板都会惊讶,他都不能确信自己的公司可以活到30年。不说30年,就是10年以上的公司都很了不起了。
时代已经变了,不是说不能终身在一个公司工作,但肯定是不会再有什么“终身雇佣制”。
“上车”的时机很重要!你有能力,这很好。但你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利益最大化,乃至于成长最大化,最好的策略就是选择一个团队和平台。
我们看阿里的例子就知道,在一个公司创业早期就加入创始团队,这是非常幸运的事。公司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顺势而为,一日千里。个人选择公司也是一样,唯有公司这个平台才能给人带来最大的利益。
而等到这样的公司走向成熟,管理体系化,成为所谓的“大厂”,那机会就不一样了。既然员工都是“人力资源”,那管理追求的就是效率,是如何提高投入产出比和生产力。
所以老员工如果没有在适当的时候升职、卡位,那很容易被评估为“负资产或成长性不足、工作不饱和”之类,被更有活力和“成长性”的年轻员工所替代。
这时候,选择权在公司而不是你。
以40年的工作生涯算,一个人一生大约要换五六次工作以上!找工作就像找对象,很难在第一次就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大多数人都是骑驴找马,一边干一边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而且时代的变化,行业的发展,社会的变革,等一切因素也在促使人才频繁的流动,以让人才和合适的公司匹配,放大价值。当两者的合作完成,很可能会“分手”。
要知道,一个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策略和需要不同的人才,其实人才也一样,比如你一开始很难找到最好的雇主,重要的是找到当下最合适的。
通常来说前三次都是尝试和探索,是积累职场经验和工作能力,后面两三次才是慎重考虑后的取舍。换句话说,每一次的职业变动,都必须是让自己上一个、两个台阶才行。
不管是人才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还是企业跟不上人才的发展速度,都会分开。毕竟人往高处走,良禽择木而栖。公司也是一样的道理,双向选择嘛。
不提升选择权的代价非常高,会让人很被动!没有选择权就没有自由,你连说“不”的权利都没有,又谈什么人格的独立和人身的自由呢?永远不要让自己陷入到被动的局面。
因此在职业、工作稳定的时候要知道未雨绸缪,就像企业需要在顺境的时候为“冬天”做准备一样。平常人们所说的“不可替代性”,其实就是强调选择权,否则站在企业的立场看,大多数员工最好就是螺丝钉化,随时可以替换,这样对企业最有利。
不可替代性的意思就是竞争力、选择权的提升,一个企业里好的位置是有限的,越是往上就越狭窄。企业总体而言是功利的,它要求每个成员都能贡献大于成本。要知道,商业的本质逻辑就是等价交换,这也符合公平原则。
不能提供对等价值的员工很快就会被换掉,这个事的效率其实是体现了一个公司的管理水平。而选择权越高的人,反而越稳定,他分分钟就能换工作。
最后,工作的稳定性取决于自己,就像一只站在树上的鸟不怕树枝断裂,因为它依赖的是自己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