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圈版的《后浪》推出,“新时代医生”要说什么?

胡说成理 2021-08-22 10:09:34

文/当下君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没有看到8.19日澎湃新闻发布的一则短视频《新时代医生说》,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一天是中国的医师节。

这就要说到,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通过了卫计委(也就是今天的卫健委)关于“设立中国医师节”的申请,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

起先,我以为这是一支普普通通的公益宣传片,但随着朋友圈里转发人数的增多,我惊讶的发现,这个短视频居然“破圈”了。

能破圈的,必然蕴含着突破,必然蕴含着矛盾和冲突。

视频开头的灵魂五问,让人在半分钟内,就对这个视频充满了好奇。

第一个出场的,是在去年的抗击疫情中发挥中坚作用、知名度极高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

视频中,李兰娟自问自答式的说:“我从医53年,今天仍与同事们奋战在医疗救护的一线,有人问,你不累吗?”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截图自《新时代医生说》

第二个出场的,是在2020年1月20日“朝阳医院眼科暴力伤医事件”中,身受重伤、抢救两周才脱离危险,而且复健至今还不能拿起手术刀的陶勇医生。

陶勇说:“我救死扶伤,而又遍体鳞伤,有人问,你愤怒吗?

△陶勇医生-截图自《新时代医生说》

第三位,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而著称、在科普领域影响力很大的谢立科主任说:“我学中医,做西医,有人问,你究竟站哪边?”

△谢立科主任-截图自《新时代医生说》

第四位,协和医院妇科名医,《只有医生知道》系列书籍的作者张羽医生说:“我一边看病,一边写书、开微博,有人问,你是医生、还是作家?”

△张羽医生-截图自《新时代医生说》

第五位,是一位默默无名的医生,她叫徐思颖,是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的全职医生,她说:“我离开工作了10年的医院,跑到线上看病,有人问,你不后悔吗?”

△徐思颖医生-截图自《新时代医生说》

视频看到这里,已经让人拍案叫绝,五个不同角色的医生、五句简简单单的问话,却涉及到了如今医学领域的许多深层次拷问。

李兰娟的问题,除了医者的高尚情怀外,实际上在提出一个问题——医生的职业生命,不是由法定的退休年龄来决定,而是以其坚持不断接受新知、不故步自封的接受新鲜事物的开放心态而决定的。

陶勇的问题,直指目前社会中频发的伤医事件,和医生在遇到伤害后,该如何保持健康心态、拿起新的医疗武器的问题。

谢立科面对的问题,其实是长久以来就被争论不休,但目前随着抗疫实践展开后更加富有话题性的——中西医的相互结合、兼收并蓄是否可能这个焦点问题。

此外,张羽的问题是作为一名医生,医学科普、传递知识,这是否是医生职责的一部分?

而徐思颖的话语则引发无数人的好奇——互联网医生还是不是医生,互联网医生该如何工作?

可以说,五个人,五个问题,涉及的是医疗领域方方面面、错综复杂、对立统一的热点问题,这就让视频在开头30秒,就有了极高的话题度。

提出问题不难,关键在于如何解决问题。

这五位医生的回答也各具特色,比如李兰娟院士就告诉大家,自己会不断拥抱新技术,继续用新的研究成果和疾病战斗;陶勇的答案是,拿不了手术刀,可以用互联网做武器继续治疗病人;谢立科的回答是,会把融汇两个体系的努力继续走下去;张羽的回答是,互联网可以放大善念的输出;而徐思颖的回答是,互联网让问诊形式发生变化,但医者仁心永远不变。

到这里,我们逐渐可以发现,话题开始聚焦到对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新科技、新体系的出现,医生应该抱具什么样的胸怀格局。

而五个精心选择的医生,回答的问题层面中,既有非常哲学层面的“如何兼容体系”,也有非常微观层面的“问诊形式变化”……等于说,这支短视频,用了这个时代最具代表的五个医生角色,尝试去回答这个来自时代的大问题。

这部片子的精彩就在于,它不是简单的华丽词语的堆砌、也不是空洞的口号,相反,它从问题着眼、从痛点出发,用不同的医生遇到的真实困难和切实思考,来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对,是“试图”回答,而不是预设立场、也不是强行安排好答案,而是给出了更大的思考空间。

笔者认为,这支短视频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画面有多华丽、医生的身份、职位有多高大上,而在于它真实的向这个时代发文,问出来了屏幕后亿万人想知道的答案。

自然,这则短视频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视频里的澎湃情绪感动了许多人,也被有些人认为这是在给互联网医疗贴标签。不过,也有一种奇怪的现象,视频的名字是《新时代医生说》,转发的却多为普通人。

如果不是视频结尾闪动的不到1秒钟的“京东健康”这四个字,我可能找不到问题的答案。

也就是这四个字,让我更深的了解到了这则短视频的制作背景——除了向医生致敬这个宏观话题外,京东健康这样的新型医疗健康管理平台,其实正是这若干问题的回答者——互联网医疗如何与传统的医生找到结合点、互联网如何能更好的助力释放医疗能力和医生的善念、新时代的医生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去兼收并蓄……

我不敢说,京东健康就对这些问题找到了答案,估计京东健康自己也不会说这样的话。虽然,京东健康是一个严肃探索这些问题的平台,它们不是挂着互联网医疗招牌的消费品,而是真正寻找互联网如何与医疗结合答案的探索者,它们的专科中心、京东家医、慢病管理服务、关于罕见病的探索,早已脱离了狭义互联网医疗的范畴,开始从医学本身的规律去找问题的答案。

△“我通过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徐思颖医生

所以,我们似乎更应该视为,这支短视频不是在给出答案,而是提出问题,它希望在医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把诸多充满话题性、但又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向这个社会提出、向无数患者更向无数健康人发问——面对医疗创新这个话题,我们该如何做?

没有标准答案,才是这支视频会广泛传播的一个原因。

这是因为,目前正是中国加速进入智能社会,迎来数字化2.0转折的大时代,许多问题的标准答案不再是答案,我们这一代人正在改写历史。

托马斯·塞缪尔·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这部经典科学哲学作品指出,一个时代的科技共识向下一个共识的转换期,必须有一群人付出努力和代价……包括从地心说向日心说的转变,从牛顿经典力学向狭义相对论的转变。当然,越到后面,转换越快,时间单位从千年一换变成了几十年、十几年一换。但是,每次转换中的推动者,都是要付出巨大的劳动和血汗的代价的。

因此,我猜,我们能找到最好的答案也是,我们只有付出努力和汗水,只有更加重视医生,让新的科技范式携手医生群体共铸新的医疗健康事业,才是让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受惠的努力方向。

0 阅读:13

胡说成理

简介:关于智能时代和智能时代的生意逻辑的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