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狼》:抛弃人民终将被人民抛弃!

颜威说历史 2024-12-02 16:46:31
《聊斋志异·狼》

关于《狼》,有三则小故事,被蒲松龄称之为“狼三则”。第一则的狼看到屠夫的担中之肉,便“甚垂涎”,屠人将肉挂于树间,狼竟跃而吞之,但结果也因贪吃而送了性命;第三则中的狼企图伤害躲在草屋中的屠人,结果被屠人、智擒。三篇都是写屠夫智斗狼的故事,就是重心各不同。

我们比较熟悉的是第一则,在第一则故事中,一开始便出现十分危急的情景。屠夫晚归,途遇两狼。从双方实力上论,两狼对付一位手中持担的屠夫,可谓势均力敌。如果此时两狼一扑而上,屠夫必定持担相拼,即使狼最终取胜,也要经过一场恶战,况且谁胜谁负,结局尚难预料。

所以狼并没有选择直接上去,而是狡诈。狼的狡诈首先表现在造成屠夫的心理畏惧感,它们只是尾随,但并没有出手。狼的以静制动,反而让屠夫有些害怕,不知如何应对,此时的屠夫越来越被动。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屠夫开始扔骨头给狼吃,结果两只狼分工行动,一只吃,另一只继续跟随。一只狼享用骨头的同时,另一只狼继续跟踪屠夫,如此分工合作,屠夫的骨头消耗殆尽,而两狼依旧紧紧跟随。

见狼如此狡猾,屠夫只好卸下担子,拿起刀,背靠小土堆。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决定跟狼大战一场,狼似乎有些害怕,却并不因此罢休。于是两只狼又玩起了伎俩,一只狼径直离开,另外一只狼则装出一副十分温顺的样子,像一只狗一样坐在屠夫的面前,给屠夫一种它已经放弃攻击的感觉,其实是为了麻痹屠夫的思想,让屠夫不再戒备,从而使屠夫放松警惕。

屠夫早就看穿了狼的伎俩,他不仅趁机使蹲踞的狼瞬间毙命,而且将掏洞的狼砍死于柴堆。转眼之间,他就战胜了两只狼,成功地化险为夷中。

蒲松龄的这篇《狼》其实很有意思的,大多数人只能从人和狼的角度来解读,认为人的智慧无穷,最终战胜了贪婪的狼。我们只是简单的理解,那就太小看蒲松龄。其实吧,蒲松龄是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的人,他对封建专制社会有着相当深刻的认知。

《聊斋志异》里许多故事的确带有强烈的社会意义,这本文言小说集里另一则故事《梦狼》中有这样一句话:“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这里的“狼”是贪官污吏的象征。所以我们也能理解这里的“狼”也隐喻贪官污吏,而屠夫象征被欺压的底层老百姓,认为对待贪官污吏不能退让,只有奋起反抗才能消灭对方。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这么理解,其实,蒲松龄想说的真实想法是,“狼以贪死,以诈死,恃爪牙而亦死、乃知禽兽之行,决不可为。”

什么意思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抛弃人民终将被人民抛弃!

蒲松龄其实是警告专制统治者,不要欺人太甚,抛弃人民终将被人民抛弃。狼的狡诈就好比专制统治者利用各种国家机器和统治工具来残酷的统治社会和压榨人民,人民其实并不是不知道,而是在这种实力对比面前,在碾压式面前,根本徒劳无功。无力并不代表弱小,不是代表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欺瞒。纵观历史上,每次王朝末期,民不聊生的时候,看似强大的专制机器最终显得不堪一击。

狼看似强大,看似狡猾、狡诈,但是屠夫也不是完全无能,而是能沉着应对,最终战胜狼。秦末、汉末、隋末、元末、明末、清末,那次不是逼得民众走投无路才会聚齐反抗,而团结起来的民众势如破竹。

本文参考文献:

蒲松龄.《聊斋志异》

穆薇.物性·人情·世道——蒲松龄《狼》解读

杜海然、周玲.蒲松龄《狼》:两种智慧的较量

2 阅读:42

颜威说历史

简介:故事说人物,人物说人性,人性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