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螃蟹黄多油满之时,这些吃蟹注意事项你知道多少?

食全十美 2021-08-23 20:01:43

炎热的夏季即将离去,秋天即将到来了。到秋天吃货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一个美食,就应该是螃蟹了。虽说一年四季皆有蟹吃,但是在秋天,才是吃蟹的最好季节。有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每年9~10月正是螃蟹黄多油满之时,所以有食家言秋天以吃螃蟹为最隆重之事。那么关于螃蟹在膳食方面的情况,你又知道多少呢?

螃蟹种类可达500余种。中国人民吃螃蟹有久远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天子时代。直到今天,金秋时节,持蟹斗酒,赏菊吟诗还是人们一大享受。可见蟹是公认的食中珍味,有“一盘蟹,顶桌菜的民

谚。它不但味奇美,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对滋补身体很有益处。螃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每100克螃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5克、脂肪2.8克、磷182毫克钙126毫克以及铁2.8毫克及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B1。人们最喜欢的蟹膏和蟹黄,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蟹黄是母蟹身体里特有的组成物,是卵巢、卵细胞、组织液和消化腺聚集的内容物,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磷脂、脂肪酸、铁元素、硒元素、磷元素等,食用后可以清热解毒、补充营养。蟹膏是公蟹身体里特有的组成物,是精囊、精液、脂肪聚集的内容物,营养成分有蟹黄素、蟹红素、矿物质、维生素、胶原蛋白、蛋白质、脂肪等,食用后可以滋阴养肾、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吃螃蟹应注意什么呢?

1.可能导致腹泻。中医认为,螃蟹性寒凉、味咸,脾胃虚寒者吃后会容易引起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现代医学认为,螃蟹的蛋白质含量高不易消化。解决办法:每次吃一只,并佐以性温的老醋、姜末、紫苏同食;胃肠道疾病者不建议食用,吃了可能加重病情。

2可能导致痛风。螃蟹中含有嘌呤和甘酸两种成分,会在血液中产生过多的尿酸。尿酸偏高的人群,可能会诱发痛风。

3.吃螃蟹时不应同时饮茶。茶水会冲淡胃液,而胃液有杀菌作用,能杀死螃蟹携带的细菌。茶水中鞣酸含量较高,鞣酸和蟹肉里的蛋白质会产生鞣酸蛋白,更难消化,可能导致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4.螃蟹和柿子相克。由于螃蟹和柿子同属于一个季节的产物,故同时吃的概率比较高。柿子中含有的鞣酸与茶水中的鞣酸相同,吃过后的症状也同茶水。两者同吃仅为消化不良,并不会中毒。

5.蟹肉通过肠壁进入人体循环,蛋白质等不易分解的大分子会诱发人体的过敏反应,表现为胃肠平滑肌痉挛和皮肤瘙痒起包甚至水肿可能导致全身瘙痒。。

6.螃蟹属于高胆固醇食物,蟹黄中含量最高,每100g含470mg的胆固醇,因此有引发中风风险。

7.死蟹、隔夜蟹应丢弃。螃蟹有高含量的蛋白质,死蟹及隔夜蟹中的蛋白质会分解成组胺而导致过敏反应,即上吐下泻或起包瘙痒甚至水肿。

8.不吃四部件。螃蟹的体表、腮部和胃肠道占满了细菌、病毒甚至寄生虫等致病物。因此吃蟹时必须除尽蟹腮、蟹肠、蟹心(俗称六角板)和蟹胃(即三角形的骨质小包,内有泥沙)。尤其是醉蟹,这些致病物还是活的,更不能吃。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