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创办洋务最失败的一次

鼓楼钟声 2019-09-05 22:54:13

历史上的今天:左宗棠逝世。左宗棠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因为左宗棠对洋务运动的热衷,其作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期间,大力发展西北工商业,先后建立兰州制造局,兰州织呢局,兰州织呢局为中国第一个机器纺织工厂。今天就从兰州织呢局说起。

左宗棠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外国资本开始入侵,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机器工业也得以发展,使得本就脆弱的传统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封建经济迅速瓦解。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运动迅速开展,民用企业也开始发展,当然,形式上还是采取“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兰州织呢局也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而此时的甘肃,由于受甘陕回乱的影响,连年战争,导致政治、经济、军事都处于极其恶劣的地步,民不聊生,清王朝在甘肃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但是另一方面,甘肃手工业历史悠久,盛产羊毛,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手工纺织,虽然品质不高,但也实现自给自足。清乾隆年间,毛褐生产技术有所改进,织品质量也大幅提高,产品在西北地区很受欢迎。同时,随着皋兰县设置纺织公局,兰州附近纺织业也得以繁荣。而且,清末时期兰州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受外国织品冲击不大,但是羊毛却非常便宜,这都为左宗棠设立纺织局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是随着外商织品的输入量逐渐增大,织品物美价廉,给西北地区纺织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再者,西北地区纺织厂均为手工业,规模小,生存压力巨大。

而对于左宗棠来说,经过多年战争,西北地区急需发展经济来巩固清政府统治。建设兰州织呢局,可以培养后备人才,解决军队粮饷,提高湘系集团的利益,而且,对于一个爱国将领来说,也属于抵御外侮。鉴于此,1877年,左宗棠上书朝廷,提议建立兰州织呢局。朝廷批准后,即着手准备建设事宜。按照左宗棠的想法,机器尽量“用其小者”。经泰来洋行牵线,购买了德国机器,同时招雇工匠,聘请技师。至1878年10月前后,购到织呢机器60余架。这些机器装了400余箱,共计4000余件,其中有少量其他如修路用机械。《申报》、《捷报》都曾报道此事。这些机器主要包括动力设备及两部分别为为24匹和32匹马力的蒸汽机;20台织呢机以及一些次要机件;另还有梳毛机三套、纺线机三架和其他机器若干件。

兰州织呢局

1879年初,这批机器从德国运到上海,再用轮船拖运到汉口,然后又雇用小木船,把这批机器运到湖北鄂樊老河口和河南龙驹寨两处,再由陆路经西安运至兰州。这批机器陆路运输可真是见证了清末我国交通系统尤其是西北地区的落后,遇山开山,遇水架桥,人背马拉,经过了一年多时间才在1880年5月陆陆续续的把全部机器运完。工厂较小,占地越20余亩,分东厂,西厂,中厂三部分。到1880年5月全部机器运到兰州时,厂房、华洋工匠住房均已建成。又经过5个月,机器也终于安装就绪。并于当年9月16日开工生产。

织呢机器

但是,这座历经千辛万苦才终于开工的织呢局,却只存活了短短3年时间就夭折了。兰州织呢局开工后,生产经营并没有当初预想的那样,虽然本地羊毛便宜,但是却大都是粗羊毛,不适合机器生产,经营陷入困局。机器不能全部投入生产,且经常停产,产品质量也不能过关。到了1882年德国技术人员全部回国后,中国技术人员还没有完全掌握技术,这直接导致后来的锅炉破裂,动力无法解决。最终,兰州织呢局在1883年新任总督谭钟麟的命令下停办,1884年次年完全被废弃,中国第一个机器毛纺织工厂就此天亡,建设甘肃富裕百姓发展经济的美梦也就此破灭。这虽然是很多人没预料到的,但确是必然的,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厂房内景

第一、封建社会的局限性。总办以工厂为宫府,闲职多且杂,党派林立,意见也得不到统一,非业务性开支庞大,工厂被弄得乌烟瘴气。同时,工厂对其背后官僚势力的依赖度太高,背后势力离开后,其前途也就此尽了。第二、兰州所处地区的客观条件限制。首先是原料问题。甘肃所产羊毛大多是粗羊毛,而机器却只适合细羊毛。虽然羊毛便宜,但是却需要大量人工去挑拣细羊毛,而且细羊毛只占两成,这就直接导致成本陡增。其次是水源问题。织呢需水量巨大,且对水的质量要求较高,这些在兰州都不能得到满足,因此产品质量不能过关。而且由于西北地区长期战乱,人民生活质量普遍不高,对毛呢的需求也并不高,销售市场惨淡。加上交通落后,毛呢对外运输成本也非常高。当然,地处内陆的兰州,商户普遍对洋务的积极性不高。正是以上几点客 观原因限制了兰州织呢局的发展。第三,织呢局建造的盲目性。建造织呢局并没有经过通盘考量,只凭借一腔爱国心和热情就开始着手建设。没有全面考察机器,没有考虑原料、燃料供应,也没有考虑交通状况和毛呢的销路。以上这些原因,最终导致兰州织呢局的夭折。

但是,兰州织呢局的历史影响是积极的。首先,兴办兰州织呢局,将洋务运动带到偏远的西北地区,客观上也起了开化风气的作用,促进了甘肃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工业化发展,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有助于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稳固。但是,小小的织呢局,根本无法挽救气数将尽的封建王朝。30年后,辛亥革命的炮声,彻底终结了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中国,路又在何方。

1 阅读:73
鼓楼钟声

鼓楼钟声

我最喜欢的就是讲大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