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私熏腊肉”:真为改善空气质量,还是暗渡陈仓,另有所谋?

青锋看天下 2023-11-23 23:22:04

青锋

四川巴中市通江县、南江县等“城区禁止私自熏制腊制品,熏制腊肉、腊肠等需送到指定的集中熏制点”的通报发布,引发舆论关注后,通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很快作出回应,表示“设置腊制品集中熏制点”,是“为改善提升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消除安全隐患,本着既减轻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又满足生活实际需要”外,承认引发人们热议和高度关注的“原通告中‘熏制限于在该公司购买的肉制品’的表述反映出”他们“把关不严、工作存在失误”。

通江县这种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及时对人们质疑作出回应的行为,体现了对百姓认真负责的态度,值得称赞。

但有一点必须提出质疑,那就是其中一集中熏制点的公司明确仅熏制“限于在该公司购买的肉制品”,是否真是通江县回应中所说的“把关不严”,还是这一集中点的有关人员无意中泄露了集中熏制的目的?也即借“设置腊制品集中熏制点”“夹带私货”,或者更直白地说,“设置腊制品集中熏制点”就是为某个企业服务,让个别企业变相从老百姓身上“揩油”?

通江县综合执法局的回应承认,“腊制品熏制是川东北地区长期以来的民俗,每到冬腊时节,熏制腊肉成为民众固定的习惯”,同时也指出,“利用焚烧新鲜柏树枝桠产生的烟雾熏制腊肉成为熏制的主要方式,产生的烟尘严重影响环境空气质量”。青锋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对此,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当地空气质量无可厚非。

但是,出台任何措施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也应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尤其是不能侵害老百姓的根本利益。要一切本着有利于老百姓,全心全意为了老百姓开展工作。

青锋认为,设置腊制品集中熏制点这个办法是一个好点子,但如极目新闻报道披露的“集中熏制要收取加工费或材料费”,事先是否征求过百姓意见,是否做过市场调查,尤其是事先有没有考虑过此举是否增加了群众的负担?通江县的回应中没有体现,这里不好做过多评论。

不过,极目新闻报道披露的“有人质疑,公司要求熏制限于在该公司购买的肉制品”确是不争的事实。

尽管“通江县壁粥街道办一熏制点企业负责人对记者称,该公司不卖肉,会在城区设点收肉,再拉到工厂熏制,如果是单位有熏制需求,双方需要签订协议”,但极目新闻报道称其为巴山牧业的熏制点明确,熏制“限于在该公司购买的肉制品”,且“加工费每斤3.5元,包装费另算”,确实存在。且通江县在回应中也公开予以承认。因而,有网友质疑有“公司要求熏制限于在该公司购买的肉制品”“是在打卖肉广告”,并非没有道理。

青锋认为,“为改善提升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设置腊制品集中熏制点”是好事,但好事要办好,尤其是面对群众的质疑时,要实事求是,据实精准地回应老百姓反映的问题,而不是一句“把关不严、工作存在失误”敷衍了事。要确实查证,是否有关单位或者有关人员在推出“设置腊制品集中熏制点”措施时,存在有意为某些企业“开小灶”的念头,并做针对性的回应。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这句话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要真正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

1 阅读:445
青锋看天下

青锋看天下

独家言论,就在“青锋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