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王张老疙瘩,一手建立的东北军,最后的结局如何?

圣恒看历史 2023-02-25 05:19:01

东北军最后的结局,让人唏嘘而赞叹,赞叹的是他们的将领有二十多个人都成为了共和国的将领。

1955年9月27日,共和国拉开了陆海空三军大授衔的序幕。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林彪、罗荣桓、徐向前被授予共和国元帅,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被授予共和国大将。原东北军出身的将领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人有25人,他们是吕正操、万毅、解方、陈锐霆、贾陶、沙克、封永顺、赵东寰、于权伸、赵承金、高存信、李觉、徐明、宋学飞、金振钟、张志毅、杨有山、张加洛、罗文、纪亭榭、管松涛、郭维城、王振乾、江潮、张学思,其中吕正操被授予上将、万毅被授予中将。

东北王为什么叫张老疙瘩?

张老疙瘩就是东北王,东北王就是张作霖。张作霖排行老三,大哥张作泰、二哥作孚,可以称之为张三。但他本姓李,叫他李三也不错,也许您会说,还有张作相呢?张作霖是不是可以称之为李四呢?当然不能,原因有二:第一、张作相比张作霖小六岁;第二、张作相跟张作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别看他们都是"作"字辈的,但两人一个是辽西的(张作相),一个是辽南的(张作霖),也根本不存在是什么"失散多年的兄弟"的可能性,两人任何血缘关系。一代枭雄,"麻辣哥靶子"口头禅不离嘴的东北王张作霖为什么叫张老疙瘩呢?绰号叫张老霸王岂不能更恰如其分呢?张老疙瘩并不是张作霖的绰号,而是他的乳名,乳名叫张老疙瘩的原因,笔者认为只有两个。

第一、贱名好养,乡下都有给孩子取贱名的习惯。

第二、张有财太爱大胖小子时期的张作霖了。张作霖作为张有财的幼子,会得到父兄母姐更多的爱,他们会把他当成宝贝疙瘩,给他取老疙瘩的乳名,也是很好理解的。

东北军的前身——奉军!

题主提到"东北王张老疙瘩一手建立的东北军",这种说法很值得的商榷。从简单的逻辑上来看,张老疙瘩是东北王,他手下的军队自然也就是东北军。可您仔细一琢磨就不对了,张作霖是奉系军阀,奉系军阀属于北洋军阀之一。东北王张作霖在袁世凯称帝时,还特地穿了"中华帝国"的朝服呢!之所以称张作霖是奉系军阀,是因为张作霖是奉天人,所谓奉系也就是奉天系,自然张作霖就是就是奉天军了,奉天军简称奉军。应该说,就是喊张作霖奉王也是不错的,只不过了张作霖后期地盘扩大的整个东三省。称呼东北王也是恰如其分的,当然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称奉军为东北军也不错,但张作霖的时代的东北军其正式称呼就是奉军。冯德麟介绍张作霖入伙,张作霖不敌土匪金寿山,落荒而逃时,在八角台与张景惠结为八拜之交。张景惠立即让贤于老弟张作霖,两人"劫持"盛京将军伊拉里·增祺的夫人,从而顺利被招安。

不久,张作霖与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相义结金兰,共谋大事。1912年,他投靠了袁世凯,成为了27师的师长。张作霖越做越大,将复辟失败的冯德麟之军(28师)吞并,并组建29师。并截留了英国向北洋军阀中的直系军阀的借款,他用这些借款从日本购置武器,增编了一师五旅。截止到1927年的北伐时期,张作霖的奉军非常强悍,是全国唯一一支拥有海陆空的军队,辖有7方面军团和海军3个舰队、空军5个航空队,总兵力达到30多万,就这还是两年前郭松龄起兵反叛后呢。更厉害的是,张作霖在20年代都拥有了一艘航空母舰,其实力几乎可以碾压任何军阀,也只是这个原因,在1928年张作霖实现了"入主中原"的壮志,成为了北洋政府的最后一任政府。奉军全盛时,仅仅陆军都有二十个师,一个旅。

东北军陷入群龙无首的内讧之中

张学良1928年的生日那天,是张学良最痛苦的日子,从此再也不过生日了,那一天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杂乱无章"!吴俊升死了,张作霖也死了。张学良迅速接班,可他又迅速地改旗易帜,接受老蒋的领导,张学良加入老蒋的阵营正是避免成为张作霖第二。奉军从此也就改名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

日本炸死了张作霖,对张学良来说那是杀父之仇。可日本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向东北发动侵略时,张学良却下不抵抗命令,撤回关内。张学良保存了实力,但也落下了千古骂名。您想啊,小六子20万海陆空精兵,被1万多日军撵出东北,这能不挨骂嘛!张学良撤回关内后,老蒋让他跟红军作对。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发起了"西安事变",迫使老蒋抗日。在多方运作、协调下,他们将老蒋放虎归山,很快他们就遭到老蒋的残忍报复。张学良的东北军从此陷入了内讧之中。

释放蒋介石后,张学良还特地送他回去,张似乎知道蒋说他的事。离开东北军前,张学良已经做了安排,让杨虎城和于学忠两人共同负责东北军。

"万一发生事故切请诸兄听从虎臣、孝侯(指杨虎城、于学忠)指挥"。

然而,东北军的实际指挥者却是67军军长党员王以哲,可王以哲很快就被杀害了。1937年1月31日,王以哲邀请周恩来、杨虎城、于学忠、何柱国(57军军长)"三方会谈"召开营救少帅会议,决定通过智取。王以哲、于学忠、何柱国他们都是东北军的元老派,老成持重,可他们的营救策略遭到了东北军和十七军(杨虎城)少壮派的强烈反对,少壮派为什么知道这个消息呢?因为"三方会谈"时,少壮派应德田、何镜华屋外旁听呢!这里不排除东北军少壮派应德田、苗剑秋、孙鸣九、白凤翔、董英斌等人连同17军少壮派王劲哉、许权中、孔从洲、任云章、李振西、宋文梅(宋若璟),利用强硬营救张学良为名而夺权。这里多说一句,正是西安事变活捉老蒋的人正是孙鸣九。2月2日,他们裹挟东北军少壮派军官,以开宴会吃水饺为名,将王以哲、蒋斌(交通处长)、宋学礼(交通副处长)、徐方(参谋处长)等人残忍杀害,因为何柱国躲进杨虎城公馆才幸免于难。少壮派的暴行,遭到了元老派的反击,造成了东北军的分化和内讧。105师师长刘多荃是王以哲铁哥们,他带兵回到西安,整肃少壮派,为兄弟报仇。当然,东北军后院起火,也跟老蒋派人鼓动,也有一定关系,最好的证明就是东北军已经有军官或明或暗向老蒋输诚了,最典型的就是檀自新、沈克等人公开投降老蒋。

东北军各军的结局

没了张学良的东北军,除直接投降老蒋外,其他军队也逐渐被迫被老蒋收编。老蒋整训、缩编了他们,他们互不统属,分调各地对他们并不放心,整编不是目的,目的是以抗日的名义尽可能地消耗东北军,他们总是派在最危险的前线。东北军被老蒋整编成了六个军,分别是49军、51军、53军、57军、67军、骑兵第2军。他们对日本是刻骨铭心的仇恨,老帅因为日本而死,东北因为日本而丢,少帅也间接因为日本而被软禁,他们打仗不要命。想当初,东北军被迫执行不抵抗命令时,遭到了全国同胞尤其是东北父老乡亲的谴责,他们需要证明,更渴望补偿,一切都表现在了抗日上。

刘多荃

49军在淞沪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王铁汉的105师626团团长顾忠全殉职;刘多荃的109师更惨,四个团长死了三个,营长只剩三分之一。后来王铁汉担任49军军长,参与内战,在辽沈战役中全军覆没。

于学忠

51军的军长是于学忠,他在战争中,无往而不胜。不说他淮河战役中,他以2.5万的兵力顶住了4万日本的进攻。也不说他血战台儿庄,单单是他以疲惫之师,打殿后之战时就非常精彩。为了掩护大部队,他的部队被日军糖葫芦式的包围分割,但他硬像竹签一样冲出了包围圈,完成任务,全身而退。随后在51军和57军对日军打游击,长达五年,损失严重。内战时期,51军被整编为51师。1947年1月,51师师长周毓英向华东野战军投降。

常恩多

57军的军长是缪徵流,最初在南通、启东、海门、如皋、靖江驻防,在抗日中全力杀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尤其是111师师长常恩多及其333旅旅长万毅,在抗日战争中更是可圈可点。在台儿庄战役中,333旅驰援山东临沂的庞炳勋部,打得更是惨烈伤亡一千多人,日军伤亡超过2000多人,他们打的可不是一般的日军而是日军精锐坂垣师团。当57军跟着于学忠打游击时,缪徵流跟日军眉来眼去,遭到了常恩多和万毅锄奸行动。缪徵流仓皇而逃,常恩多和万毅以111师加入八路军,在途中常恩多不幸牺牲。后来又成为"东北挺进纵队"的组成部分,解放后又成为了万岁军——38军的组成部分。

万福麟

53军军长万福麟,驻守永定河及大清河一带,曾在豫北、豫东对日作战,还参加了武汉会战。此后,万福麟高升,周福成调任。1943年,为远征军第20集团的组织部分,远赴缅甸作战。在辽沈战役中,周福成率部投诚。您知道吗?开国上将吕正操就来自53军,他是53军116师346旅691团的团长,华北战役后,与53军失去了联系,加入了八路军序列,开创了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在游击战中,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蘑菇战、顶牛战等独特打法。

吴克仁

67军军长吴克仁,从1937年8月赶赴河北抗日,浴血奋战,以少胜多,还打退了日军卷土重来的报仇。10月,吴克仁又奔赴淞沪战场,与43军郭汝栋部一起掩护大部队撤退。11月9日,吴克仁不幸中弹牺牲,成为了抗战后第一位血染疆场的中将军长。老蒋的宣传机构却说什么吴将军叛乱,投敌,然后取消67军的番号,缩编成108师,划归25军王敬久部。在淮海战役中,被华野4纵、13纵打光。

骑兵第2军

何柱国

骑兵第2军为军长就是前边所说的何柱国,下辖3个师:3、4、6。何柱国直辖3师,增援大同,归属于第18集团军(八路军),其总司令为朱德。而4师因为缺马,骑兵只好改为步兵24师。6师远赶赴绥远,驰援马占山将军,并归马将军节制。何柱国升任第15集团军总司令后,骑3师师长徐良升任军长,并合并了6师,组成了新3师。抗战胜利后,第2绥靖区主任王耀武把骑2军改成96军,新3师改为暂编第15师。

这就是东北王张老疙瘩一手建立的东北军的最后结局。

0 阅读:2

圣恒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