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以为,对待孩子的教育,家里人一定要分工明确,做好配合。
其中有一套非常经典的育儿经,无数家长都在照做,那就是在家里必须要有一个人唱红脸一个人唱白脸,唱红脸的目的是要让孩子有一个怕的人。
隔壁家有个女孩,今年5岁多,在妈妈面前乖巧、懂事又独立,只要妈妈一吭声,不管她当时有多委屈都强忍着不发作。
有一次,在楼道里等电梯,遇到女孩吵着要答应爸爸给她买东西,爸爸敷衍着顾左右而言他,哪知女孩脾气很大,愤怒地冲着爸爸大吼。
好巧不巧,妈妈正从外面赶回来,她听到女儿的声音,大喇叭似的河东狮吼起来:
“XX,你想干什么?是不是皮紧了,要拿衣架给你松一松?”
女儿马上闭嘴,低着头默默地站到一边去了。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在你的家里也发生过?父母俩人一个负责唱红脸一个负责唱白脸,好像只有这样,才能管得住孩子。
在爸爸而前,女儿是软肋,通常负责宠溺的工作,妈妈是唱红脸关公的那一个;而在儿子面前,妈妈通常是慈母,爸爸自然就变成了严父。
特别是“虎妈教育”盛行的那些年里,妈妈强悍得无所不能,对孩子的教育几乎全方位覆盖,而父亲慢慢退出了孩子的成长圈,变成了缺席的那一位。
事实上,“在家里,一定要有个孩子怕的人”观念,已经误导了无数父母。父亲缺席,母亲全方位,才是孩子叛逆的主要根源。
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就能明白,父母不一致的家庭教育错得有多离谱。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孩子懂得“钻空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时候,身教远比言传对孩子造成的影响要深远。
我们都知道,在孩子辨别能力不够的情况下,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他们一看就会。
而家里唱红脸的家长言行举止、动作表情等,都会深深印在孩子的脑海里。
让他们慢慢习惯了在强者面前俯首称臣,而到了弱者面前就会表现出家中唱红脸家长那一套耀武扬威起来,以彰显自己的强大和威严。
在不少校园霸凌事件中,那个霸凌别人的孩子,通常在父母眼里是个乖乖孩子,而在同学面前是个小恶霸。
因为在父母教育观念不一致的环境中,孩子已经懂得了钻空子,在强者面前伏小,而到了弱者面前就成了家里那个唱红脸的家长。
家长平时如何对TA的,全部都在TA的心中种下了一粒粒种子,只要时机成熟,就照本宣科地模仿出来,表现在弱小者身上。
孩子易变成“双重性格”的人
我们都知道,如果家里有一个孩子怕的人,那么就必定存在一个不怕丢的人。
家里有唱红脸的有唱白脸的,从小就懂得察言观色的孩子慢慢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经验:
在唱红脸的家长面前,表现得乖巧、听话、懂事,而在唱白脸的家长面前却肆意撒泼、得寸进尺。
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孩子慢慢学会了熟练应对各种性格的人。与同学、朋友相处,也会很自然地运用起这一套能力。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成一个“双重性格”的人,一方面胆小怕事,另一方面骄纵蛮横,长大后很难和别人建立起真正的关系。
我们常常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只不过是父母身上的缩影。
负责唱红脸的那个家长,通常是控制型性格,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通过要经过家长鉴定并传达指令。
他们却没有搞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是经同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属于父母。孩子需要平等、尊重和理解。
虽然他们的经历还很少,他们的知识情感也还在发育当中,身为家长应该做好孩子的陪伴者、引领者、领路人,给孩子指好方向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总结、成长。
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允许孩子犯错,只要在能承受后果的前提下,让孩子在犯错中成长,是家长的必修课。
而不是一味地去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有少走弯路,甚至在孩子犯错后喋喋不休地指责、训斥。
父母要想给孩子树立“威严”的形象,不是靠强行立规矩,逼迫孩子服从,来确立的。
如果这样子树权威,不仅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反而是家长恃强凌弱、以大欺小的表现,表面上获得孩子的“顺从”,实际上却在孩子内心更种下仇恨和怨毒的种子。
等到孩子渐渐长大,自身力量足够强大后,就会以叛逆的方式表现出来。
为什么不少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痛苦得生无可恋?其实就是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强烈起来,不再听从家长的指挥,敢于挑战家长的威严,让家长的控制欲慢慢失控。
记得教育专家孙云晓说过:“教育的有效性依赖于教育的一致性。教育的不统一,往往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想要正确有效地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而不是以威严压迫孩子。
家长只需要做到,在孩子犯错误之后,学会给孩子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就行。响鼓不用重锤,对待孩子,家长只要做到温和而坚定,比一定严厉、吓唬、体罚都有效。
其次,父母给孩子的教育必须保持一致性。家长之间谁对谁错不重要,教育观念不一致也不重要,但在教育孩子的行动上必须保持一致。
父母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变成一个真实,表里如一的人,而不是一个“钻空子”或“双重性格”的人。
艾默生说:“孩子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陪伴和榜样示范。”
所以说,父母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正确的做法是以身作则,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刻意改变孩子成为父母希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