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宋太宗继位之初,仍沿袭宋太祖晚年的对辽政策,与北方强邻保持友好往来,每年互遣使节庆贺新年与双方天子的诞辰。

977年(太平兴国二年)初,宋太宗还在此前沿边贸易基础上,正式在镇州、易州、雄州、霸州、沧州设置榷场,派朝官和宦官共同管理对契丹的贸易活动。
1、宋辽白马岭之战979年(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二月七日,宋太宗宣告亲征太原,命宰相沈伦为东京留守,宣徽北院使王仁瞻为大内都部署,晋王府“旧人”、枢密承旨陈从信为大内副都部署;皇弟齐王赵廷美、皇侄武功郡王赵德昭、皇长子赵德崇以及宰相以下官员多人从征。
十五日,宋太宗统军离开东京,向北取道河北进向太原。
北汉主很快获知消息,急忙遣使向辽乞援。辽廷可能以为宋军此次北伐还与此前数次围攻太原之战一样,有始无终,铩羽而归,故并未作出激烈反应,仅于十八日派遣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耶律敌烈(辽太宗之子)为监军,统领援军自燕京去太原,并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毫领本部将士为后军接应,枢密副使抹只为督军一同前往。
从辽廷所遣援军的规模、领军将帅等情况上可以看出,辽帝显然还是低估了此次宋太宗灭北汉的决心以及宋军军力。
三月十六日,辽军援兵按计划进至白马岭(今山西盂县北)附近,前有大涧阻隔,对岸宋军郭进部已严阵以待。

辽军主将耶律沙打算等后军到来后再发起攻击,但自恃贵显的冀王敌烈与耶律抹只却根本未将宋军放在眼里,主张即刻攻击为好,耶律沙苦劝不听。
敌烈等将领率先锋兵马横渡涧水,耶律沙也只得挥军跟进。待辽军半渡之际,宋将郭进率领精兵猛烈出击,战斗异常激烈,辽军不支而溃,冀王敌烈及其儿子哇哥、耶律沙之子德里、突吕不部节度使都敏、黄皮室详稳唐筈等五员战将阵亡,士卒死伤无数。
耶律沙与耶律抹只也被困阵中,幸亏耶律斜轸率后军及时杀到,用万张强弓齐射迫退宋军,二人才得幸免。
白马岭之战是辽军在与宋军作战中第一次大惨败。
2、北汉的投降此后北汉不断向辽告急,但新遭大败的辽军无力于短时间内再出援兵,由此宋军完全控制了战局。
宋军打援获胜,乘势全线进攻,连克隆州(今山西祁县东)、孟县(今属山西)、宪州(今山西静乐)、石州(今山西离石)、岚州(今山西岚县北)等地,北汉还能控制的州县所剩无几。
宋太宗见宋军形势大好,便于四月十四日离开镇州西进,一路上与从臣吟诗唱和,意气风发,于二十二日来到太原城下。次日,宋太宗至军前视察,慰劳将士,并下手诏招降北汉主,遭到拒绝。
五月初,宋太宗接连至城下督战,宋军越攻越急,北汉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感到守城无望,不少人开始自谋退路。
北汉将领还是源源不断地相机出城投降,太原城已无法再坚守了。
势穷无援的北汉主见大势已去,在老臣马峰的劝说下,于五日晚遣人向宋人投降。

六日晨,北汉主刘继元率百官出城,面见宋天子请罪。宋太宗依惯例对归降的北汉君臣赦罪封赏,以刘继元为右卫上将军,封彭城郡公。
至此,前后历经四次的宋军平北汉之战终于修得正果。
北汉被灭,标志着藩镇混战、政局动荡的五代十国历史全部结束。这一结局也是辽、宋力量对比变化的必然结果。
3、胜利之师的余威荡平北汉,宋太宗十分得意,创作了《平晋赋》和《平晋诗》,命侍臣唱和。
宋朝原本没有准备与契丹大规模作战,只将重点放到攻取太原城上,但现在北汉已灭,意气高扬的宋太宗就欲调转兵锋,挟攻克太原之余威,一举收复幽云失地,建立起功盖乃兄的不世殊勋。
979年(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六月初,宋太宗命枢密使曹彬调发各地屯兵,又遣使督察京东(今山东及河南东北部、江苏一部)、河北诸州军储尽速发赴北面行营。
十三日,宋太宗亲督大军自镇北上征辽。
虽然离开太原时留下部分军马驻守,但宋太宗在镇州又调发各地屯兵至北面行营,所以伐辽之宋军兵马当不少于围攻太原时,也应有十余万人。
当宋太宗率军出发时,扈从六军有未能即时抵达集结地点的,宋太宗甚怒,欲皆军法处置,为马步军都军头赵延溥所劝阻。
十九日,宋太宗进入辽境,至金台顿(亦称金台驿,在今河北清苑东)。

宋军在当地招募向导百人。是日,宋太宗命先锋、日骑东西班指挥使孔守正等将领率兵直奔岐沟关。
岐沟关位于今河北涿州西南拒马河北,辽朝于此置东易州。当夜,孔守正领精兵越过鹿角,直抵城墙下,宣称大军将至,劝说辽东易州刺史刘禹归降。
因宋军此次北伐,实出辽朝意料,所以毫无战争准备的辽前线守将只得纷纷开门迎降。
刘禹即在孔守正劝说放下吊桥,大开城门,让宋军入城。二十日晨,宋太宗率卫士来到岐沟关外,孔守正即赴行营报告。
宋太宗留兵千人守岐沟关,命孔守正率军进击涿州(今属河北)。孔守正与东西班都指挥使傅潜率前锋至涿州城东沙河一线,正遇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统军使萧讨古、乙室王撒合仓促率所部前来阻击。
孔守正与傅潜分率御前东、西班列两阵迎战,辽军不支而溃,宋军乘胜追杀20余里,生擒辽军羽林兵500余人。
次日,宋太宗经过战场,“见积尸及所遗器仗,嘉叹之”,可证此役辽军损失颇为惨重。
当日,宋太宗进至涿州,辽涿州刺史刘原德降宋。
4、合围燕京二十二日,宋太宗至盐沟顿(今北京良乡附近)。
二十三日天刚亮,宋太宗也抵达燕京城南,驻跸于宝光寺。
宋太宗自十九日进入辽境,至此仅过四天即进抵燕京城下,可谓兵行迅疾。
而准备不足的燕京城内辽军此刻陷入混乱态势,辽南京留守韩匡嗣正好不在城内,由其子韩德让代理父职守城,日夜守御以待增援。

被宋军紧追不舍的辽军耶律奚底、萧讨古诸部万余人不敢入城,一路退屯于燕京城北。宋太宗部署宋军围城,并亲督诸军攻击城北辽军,悍将马仁瑀率禁军精兵当先突击,辽军于损失千余人后,不支而溃,耶律奚底、萧讨古等不敢复战,率余军退屯清河(在今北京清河镇一带)以北。
又宋军先锋将孔守文与李继隆也在城外湖翟河南大败契丹军数千人。
在白马岭作战惨败的辽军知燕京告急,便急速东来救援,作为后军的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部首先抵达燕京城外,正见耶律奚底部败退,处境危殆,便让本部军兵打着耶律奚底等败军之青色旗,佯退至得胜口(今北京昌平西北),以引诱紧追不舍的宋军追兵。
当宋军乘胜来追,耶律斜轸率兵转出宋军阵后,击败宋军。但鉴于宋军兵锋正锐,耶律斜轸也不敢进兵交战,遂引军驻守得胜口,遥为燕京城声援。
不久,耶律沙诸部亦先后赶来增援,与耶律奚底、萧讨古诸部合兵一处。
宋军虽在得胜口小败,但却将驻屯于燕京城北的辽军逐走,从而成功合围燕京城。
5、失败的祸根二十五日,宋太宗分遣诸将四面攻城,同时,宋太宗诏令右龙武将军赵延进督工建造石炮等攻城器械,限于半月内完成,结果仅八天就大功告成,大得天子的激赏。
史称攻击燕京城南面的宋偓领兵万余。因宋军攻城重点在城西、城北,故在西、北两面的兵马要多些,由此估计四面攻城的宋军当有六、七万,加上驻扎城东南隅的预备队和在西、北方向警戒辽军的部队约二、三万,而扈从宋太宗的禁卫部队当亦有二万余人。
二十六日,宋太宗前往城北,督诸军全面攻城。
宋军自三十三日进围燕京城,至二十六日始攻城,在此三天间,宋军在肃清外围、调遣兵马、准备攻城器械的同时,亦不断遣人入燕京城劝降。而宋太宗亲至城北督战,当亦有监察、阻击辽援军的意图。三十日,宋太宗坐步辇(一种古代人抬的轻便轿子)再次来到燕京城下,督诸军攻城。

史载宋太宗北征燕京,实出辽廷意外,故能乘敌无备而进展迅速。当时辽景宗正避暑游猎在外,闻讯赶紧回“牙帐”商议对策。
由于宋军连灭南方诸割据政权与北汉,辽军又新遭白马岭惨败,故辽廷上下颇有人主张避开宋军锋芒,放弃燕京城,以兵防守燕山上的松亭关、古北口等关隘。
但燕京实为辽国南部重镇,辽朝一旦失去,则云州(今山西大同)一带亦必将弃守,由此整个燕云地区就将不复属辽,故辽对燕京,势在必守。
辽朝掌管皇族事务的惕隐耶律休哥坚请发兵十万救援燕京,不成功,再“退处未晚”,获得了辽景宗、萧皇后的首肯。
契丹人虽亦民亦兵,但平日散处游牧,仓促间聚集十万兵马实非易事,加上辽廷对能否击败宋军仍心存忧虑,需调拨兵马守卫燕京以北之关隘,以防宋军得燕京后长驱直入,而且白马岭等处战败损失严重,所以只是将原由北院大王耶律奚底指挥的五院军五千精骑调拔给耶律休哥,由他率领南援。
宋军在宋太宗亲自督战下,不惜伤亡,连日攻城,炮石纷飞,挖地道穿越城垣,深夜登城偷袭,连屯驻城东南角“以备非常”的曹翰部亦投入了攻城作战。
七月初,耶律休哥所部五千骑兵沿着燕京城西的西山山麓南下,但也不敢直接攻击宋军,只是命令辽军士卒白昼每人手持两面战旗,夜里每骑高举两把火炬,以虚张声势,疑惑宋军。
最致命的是,这支辽军已自小路穿插到围攻燕京城的宋军主力背后,宋军却未能侦察到,所以也未对身后方向的防御给予应有关注,从而种下祸根。
为何没能侦察到?
这要从宋太宗在加强集权方面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就是禁止藩镇回图贩易说起。
这项措施,从表面看,是削夺藩镇权力的办法,有利于国家统一。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则不然。到太宗初年时,各镇节度使,除西、北两方面以外,基本没有多大权力。
所谓太祖未能止绝,进行回图贩易的,主要是边境诸将,这是太祖给予边境守将的一种特权,以利于诸将尽力守边。

太宗禁止回图贩易,其矛头所向,主要是边境诸将。
这对于守御边防的诸将是一次打击,也是一种限制其权力的措施。其结果,就是天平兴国四年的北伐一直到太宗中期,契丹南下,边将作战不力,与此是有一定关系的。
因为无财力自置斥候,远探消息,又无财力重赏土卒,使其尽力而战,边防诸军的防御能力,便大大削弱了。
6、高梁河之战七月四日,宋太宗第三次来到城下督战。六日,宋太宗第四次亲临燕京城西北隅,严督诸将尽死攻城,战斗十分激烈。当夜,宋太宗忽然下令班师。
结合宋、辽双方史书所载,大体可知高梁河一战的经过。

即七月六日,辽军耶律沙等部自清河北驻地南下增援燕京城,于高梁河(在今北京西直门外)一带与宋军相遇,正在燕京城西北隅督战的宋太宗便指挥宋军精锐逆击来援的辽军。
辽军初战不利,不支而退。正当宋军欲追击之时,辽军耶律斜轸部自横斜里陡然杀到,已包抄至宋军之南的耶律休哥部也突然出现在宋军战阵之后,两支辽军分左右翼夹击宋军。
对于耶律休哥所率辽军的作战路线,《契丹国志》云其“并西山,薄幽陵”,又“选精骑三万,夜从他道,自宋军南席卷而北”。
又从高梁河、西山与燕京城等地的相对地理位置分析,辽军应自西南方向杀至宋军背后,分左右翼夹击,而此前已败退的耶律沙部又乘机返身冲杀,正在追杀耶律沙部的宋军不虞有此,仓猝迎战,损失甚大。
宋太宗急调攻城部队来迎战。从双方所处相对位置考虑,投入高梁河作战的宋军当属城西、北方向上的攻城部队。
在宋军急攻之下,守城辽军正力拙难支,危在瞬间,忽见宋军匆忙撤围,便知援军赶到,于是擂鼓呐喊助阵,并大开城门,出军侧击宋阵。于是宋、辽精锐正面碰撞,浴血大战。
宋太宗在激战中大腿上被射中两箭,身受重伤,被护送回行营疗伤。辽军虽先败后胜,但伤亡也不小,而辽军主将耶律休哥也在激战中身受“三创”。混战至夜幕将临,见宋军已退,辽军也鸣金收兵。
高梁河一战宋军虽然失利,但其损失并不算太大,只是让军心不安的是皇上身受重伤。
7、致命的大逃亡《默记》记载:
“太宗自燕京城下军遗,北虏追之,仅得脱。凡行在服御宝器尽为所夺,从人宫嫔尽陷没。股上中两箭,岁岁必发,其弃天下竟以箭疮发作。”

史称宋太宗晚年也曾与臣下言说:
“朕往岁既克太原,观兵幽蓟,方年少气锐,至桑干河,绝流而过,不由桥梁。往则奋锐居先,还乃勒兵殿后。”
由此推知在高梁河一战中,宋太宗乃是亲率禁卫迎击辽军,故于激战中身受箭伤。
七月六日夜,宋太宗抛下宋军将士,率亲卫数人悄然南遁。
结合多种史料,可知当夜因作战失利,加上天子身负重伤,故军心浮动,流言四起,又逢夜深大风,军中虚惊,疑为敌军来袭,一时大为混乱嚣杂。
而宋太宗不辨真伪,匆忙中与亲信数人连夜南遁,留下扈从宿卫官御龙弓箭直都虞候高琼在御帐中,让乐人演奏“引龙真乐”,以免军中将士知晓天子已遁,引起混乱,被辽军乘隙得利。
但军中将士在虚惊之余又不知天子所踪,从而引发“军变”。即当时宋营中将士怀疑天子已伤重而亡,故有动议拥立武功郡王赵德昭,随即因得悉宋太宗的下落而作罢。
又宋太宗回开封后曾因“失律”之事处罚石守信、刘遇、史珪三将,推知发生“军变”的即是这三人的部下。
七日,辽军出兵再战,因天子南遁而无心恋战的宋军将士竞相溃逃。
辽将耶律休哥等挥军追歼30余里,斩首万余级,缴获兵仗、器甲、粮饷、货币不可胜计。宋太宗御用的服装宝器,随从服侍自己的宫女,以及攻灭北汉时所夺得的北汉皇帝之妃嫔等,也都落入辽人之手。
但亦有数支宋军并未溃散,而是突围转战而南,使宋军在大败之余,仍保存有相当实力。

当时获知宋天子去向的耶律休哥急率部下展开追击。
八日,宋太宗南逃至涿州。宋太宗因重伤之余连夜逃命,伤势更显沉重,无法再骑马,而宋军主力集聚在燕京城下,涿州等地留守兵员不多,故得知辽军追近,不敢逗留,急忙“变服”换乘驴车,从小路南奔。而耶律休哥也因身受重伤,无法骑马,只能乘轻车追击,速度大受影响,追至涿州时,宋太宗已南去远了。
九日,宋太宗逃至金台驿。
史载,当时高琼率本部士卒自燕京城下突围,转战来到行营,而六班卫士却不知所踪,宋太宗欲加诛戮。
高琼劝谏说:
“陛下晨夕兼行,令不密下,此乃主将之罪也。今卫士皆以材勇选,从征攻下太原,有功未赏,却欲尽诛之,其可乎?”
暗示天子此刻大败之余,如处置不当,容易激起兵变。
由上可知,此番所谓向南溃奔者,当为“卫驾远征”的六班禁卫,可能因未及时至行营护卫,惧获罪而越过金台驿南溃。
宋太宗继续南逃,于十一日抵达定州,得知辽军已收兵北回,方停下稍作喘息。十三日,诸路宋将汇集定州。
宋太宗知道此次北征失败,影响甚大,契丹兵马定会南侵报复,遂调兵遣将防守北线州军,以收拾残局:
命殿前都虞候崔翰及定武节度使孟玄喆等留屯定州,彰德节度使李汉琼屯守镇州,河阳节度使崔彦进等屯护关南(今河北高阳东),允许其有“便宜行事”之特权。
是日,宋太宗离定州南下,二十八日回至京城开封。

对于高梁河之败的原因,从当时宋、辽战场态势上看,在于对辽军迂回夹击战术疏于防范,而从宋、辽大战的进程上看,宋军由胜转败的最直接且关键之原因,当是宋军主帅宋太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并因而离军夜遁,使宋军将士群龙无首,在辽军追杀下纷纷溃逃,而损失惨重。
高梁河作战失败,不但丢失了宋军北伐之初的大好形势,经多年精心生聚教阅而日以精强的宋军主力精兵也遭到重击,丢弃了大量器物、粮饷等,更为严重的是宋太宗身受箭伤,此后年年复发,最终因箭伤恶化而驾崩,从而成为北宋君臣心底之大痛。
因此缘故,辽人对此战胜利之意义十分重视,功臣韩德让拜辽兴军节度使,耶律学古遥授保静军节度使,其他战将也各厚赏有差。
从一定意义上说,高梁河之捷成为辽景宗“中兴”的重要标志,宋、辽南北对峙的局面由此大体奠定。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吾叡
赵宋尽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