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很多地区都会有农历岁首祭拜土地神的习俗,譬如江西萍乡,会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参拜土地公。台湾省嘉义县,会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举办盛大的祭祀土地公活动。
这些祭拜土地神(土地公)的活动,因各地习俗不同,在细节上会有一些差异,但仪式活动却精彩纷呈。
那结合史书文献与民间故事,我们所熟知的土地公,有没有一个固定的形象,或者说这一神祇最早源于哪个朝代?
大多数普通人对于土地神的印象,莫过于《西游记》里身材矮小,却精神矍铄的“老公公”。
每当唐僧师徒遇到来历不明的妖怪,齐天大圣孙悟空就会召唤土地公前来问话。包括天仙配里的土地公,还成就了董永与七仙女的姻缘。
一些民间故事里还传说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庙,预示着这个孩子不一般,将来必定有所成就。
这些民间故事包括神鬼传说,代表了土地公与寻常百姓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但小说毕竟是小说,要论其土地公的信仰与历史起源,其实还要追溯上古时期。
土地公又被称之为“土地神”、“社神”,华夏民族对于土地公的信仰源于对土地的崇拜。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民众能像中国人一样,如此眷恋热爱且崇拜脚下的这片土地。
上古时期的先民对于土地的崇拜,只是单纯地敬佩,没有太多其他观念。
久而久之,当古人把生养万物的土地联系到与女性生育功能时便出现了“地母崇拜”,这是最早的“土地人格化”。
直到周朝,土地公的观念才真正产生,并逐渐发展出形式多样的祭祀仪式。
后来随着成百上千年的发展,到了东晋时期,土地公已经演变成负责管理土地的小神。干宝所著的《搜神记》有一则故事:广陵人蒋子文因追贼而死,孙权将其追封为土地神。
到了明代以后,土地神朝着世俗化方向不断发展。老百姓不但给他配了一位“土地婆”,并赋予他许多人性。
那土地公究竟来自哪个朝代?神格背后有没有一个具体形象?如今民间有两种说法传得最广。
其一,土地公本名张福德,出生于周武王时期,长大后在朝廷中担任总税官。为官清廉正直,为人孝顺聪颖,做了许多好事。
张福德一直活到102岁才去世,死后三天,容貌居然一点都没有变化。
有一穷苦人家之前受过他的恩德,出于缅怀追思,这户人家用了四块大石头围成一个石屋祭祀张福德。
不久,这一贫户突然发了一笔财,周围百姓都认为这是张福德死后成神庇护,于是大家合资建了一座雕梁画栋的庙宇,并塑金身膜拜,对其尊称“福德正神”。福德正神,便是土地神。
其二,汉光武帝刘秀起兵抗击王莽时,有一次遇上危险,慌不择路逃到一深山老林,得到一位老农的救助。几年过去,刘秀恢复汉室江山,他四处寻找自己的救命恩人。
后来得知那位老农早已经被王莽的士兵杀害,刘秀悲痛万分,随后下旨修建一座土地庙永久纪念。
这两则民间故事流传了上千年,大概就是如今人们所熟知的土地公其真实身份的原型和来历。
只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形象和具体神格已经发生了诸多改变。
土地公因其神格不高,且多为老百姓信仰,使得土地庙大多造型简陋。有的土地庙甚至建筑于树下或道路两旁,最为简陋的以两块石头为墙壁。
虽然土地庙简陋,但老百姓们却丝毫没有不尊敬土地公。在老北京城各个街区都建有土地庙进行供奉。比如南城的都土地庙、琉璃厂的土地祠、海淀区老虎洞的土地庙等等。
而且根据历史记载,封建时期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要定期举行仪式来祭祀土地公。
北京安定门外的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祀土地公的地方,史书记载,每逢农历夏至或岁首之时,当朝皇帝都要亲自去地坛祭拜土地公,祈求国泰民安。
上行下效,皇家带头隆重地祭拜土地公,这一仪式也很快流传至民间。因各地习俗不同,多个地方祭拜土地公的细节和时间上也略有不同。
比如台湾省的嘉义县,每年祭祀土地公的时间是农历二月初二。据说每年的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的生日,到了这一天,当地百姓要举行祭地仪式,还要摆社戏。
在台湾,还有“田头田尾土地公”的谚语。不论城镇、乡村、深山老林,处处都有土地庙的踪迹。
台湾的土地公兼有财神的能力,商家们会在农历每月初二和十六祭拜土地公。
这也就是为什么,马英九会在近期向台湾民众提问“土地公是我们中国哪一个朝代的人”的缘由。
大陆的江西萍乡一带在每年正月初一也会举行祭拜土地公的庆祝活动。
萍乡人会在这一天的黄昏举行盛大的庆贺活动,以一人假装成土地公,装扮上胡须。接着锣鼓喧腾、爆竹齐声,人们自发来到祭祀场所,恭恭敬敬地祭拜土地公。
因为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土地公作为土地之神,能护佑一方安宁、福泽百姓。
中国老百姓天生对土地有一种眷恋和崇拜之情,因此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都会对土地公礼敬有加。
到了当代社会,随着各地文化习俗和社会转型以及诸多历史文化的转变,土地公和土地庙正在以一种新兴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这也证明古往今来,华夏民族对生养万物的土地一直都怀有感恩之心。所以在每年正月初一或初二这么隆重的日子,举办祭祀土地公的活动。
参考文献:
[1]袁玉良.土地公[J].宝藏,2020(07):67.
[2]覃星.浅说五峰土地庙神灵信仰[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2(S1):26-27.DOI:10.13393/j.cnki.1672-6219.2020.S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