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十大将中,张云逸大将是非常特殊的一位。
笔者一直认为,张大将与粟大将都是元帅的强劲竞争者,粟大将就不多说了,张大将厉害之处在于,他的起点非常非常高,高到十大元帅都没人能与之匹敌。
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不仅错失了元帅军衔,在十位大将中也仅名列第七,前面分别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问题?笔者爬梳史料,认为关键点在于1945年华东局向中央上报的一封电报。
一、辉煌的起点
55年大授衔,评定元帅、大将以及关键的几位上将,其中最重要的参考标准就是资历。
为什么说张云逸独特,甚至讲别无二致呢?
他的资历中有一条,参加了辛亥革命!
张云逸生于1892年,在十大元帅、十大将中仅小于朱德(1886年),比刘伯承大几个月。当然,年龄越大并不意味着资历越高。张云逸的年龄却都用到了刀刃上。
他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参加广州起义,1911年参加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在广州担任革命军炸弹队队长,参加攻打两广总督府的战斗。
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步,他老人家就参加了。
这个起点之高,实不用多言。
大革命北伐,张云逸是第四军二十五师参谋长,那时叶挺是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叶挺升为副师长。列举此二人的职务想说明什么呢?
国民党军早期体制略近于日军,参谋长相当于军事主官的幕僚长,地位略低于团长,到解放战争时代,随着部队体制进化,国共两军的参谋长地位才渐渐提上来,大致与下级部队主官齐平。
也就是说,张云逸那时的地位仅仅略次于叶挺。众所周知,叶挺若非早死,新中国成立后成是铁打的元帅。
1929年,张云逸和邓小平一同领导发动了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
百色起义的地位,仅次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也是开创一方革命局面的重要起义。红七军亦是独立开辟、为红一方面军贡献骨干力量的重要部队,虽说比不上伟人亲自缔造的红一军团,但与彭总开辟的红五军,贺老总开辟的红二军、旷继勋的红六军等等,都是红军的主要源流。
历来从一到百易,从零到一难。
张云逸的开创之功,在党内军内都是人所共睹、其高至哉的。
井冈山时代,张云逸相继担任红七军长、红一方面军副参谋长,长征结束后,中央发现了他过人的组织才能,提升其为中革军委副总参谋长,协助叶剑英工作。
全面抗战爆发后,张云逸奔波于广西和东南,后来就地加入新四军序列,成为新四军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皖南事变后相继担任第二师师长、副军长。
新四军战斗历程,不像八路军那么辉煌和集中,打仗多是小规模战斗,集中一个支队(师)的力量,像平型关战斗、神头岭伏击战之类,非常少见,这是南北敌我形势差别导致的,并非新四军不能打。
这个时期更多考验的是耐心和策略,张云逸从事的也都是怎样应对摩擦、怎样开辟根据地的工作,所以名头不如北方的老战友们响亮。
但明白人总归能看到的。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调整充实中原局的委员,张云逸排在刘少奇、陈毅之后,位居第三,这就是中央对张云逸的定位:新四军中仅次陈毅,余皆下僚也。
二、一封电报
这意味着什么呢?
新四军系统中粟裕、黄克诚,相对张云逸来说都是小字辈。
同位相比,新四军副军长,略等于八路军三大主力师的副师长,也就是说和徐向前是一个辈份的。
以此推之,386旅旅长陈赓的位次,至少在抗战结束前,也要矮张云逸一头。
开国十位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六位都在张云逸之前,粟、黄、陈三位都可以明确地说,是反超了张云逸的。
道理在哪呢?
这就要说起文首提到的那封电报。
此电报是华东局于1945年12月21日,向中央上报的。
电报内容是明确华东局领导分工,其中陈毅担任山东军司令员,兼山东野战军司令员,小饶和黎玉分任军区和野战军政委,张云逸担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陈士榘担任军区参谋长,宋时轮担任山东野战军参谋长,舒同和唐亮分任军区和野战军的政治部主任。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人事安排。
弄清楚这个电报的真正意图,才能搞清楚为什么此报决定了后来张云逸的军衔。
这件事有一个大背景:挺进东北。
那年9月,罗荣桓受命率山东八路军主力挺进东北,中央命令新四军全军北移,接管山东。
新四军军部由此和山东军区合并,从此开启中了华东野战军也限第三野战军的历史。
中央施展了两个大手笔,一是组建中共中央华东局,统一领导山东和苏皖(重点是江苏)的工作。二是推动山东、江苏两地部队的合并。
其中,山东军区就是大手笔中的一个。军区的级别略高于野战军,原则上山东野战军要受山东军区的领导,但野战军担负的任务非常重要,所以野战军司令员份量很重,中央让陈毅一肩挑了。
但比较尴尬的是,张云逸过去一直是陈毅的副手,这次却与陈毅脱离开了,专任军区副司令员,而不任野战军副司令员。
这意味着什么呢?
能力定型。
1945年出现的野战军,在那时是新生事物,是专司打仗的。而在此之前,由于抗战形势以军事导向为主,军政首长基本一体,体现不出太大差异,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各级将领才能的差异。
抗战胜利后,随着解放区的扩大,根据地建设的工作量日益增多,再实行军政一元化领导已不适应形势,必须有专门从事后方工作的,也必须有专事作战的。
野战军应运而生。
华东局没有推荐张云逸兼任山东野战军副司令员,潜台词就是张云逸不是很适合这个岗位,或者说,他去当副司令的意义不大。
当然这并不是否定张老,而是另有深意。
山东军区肩负着后方征兵练兵、筹集粮秣、生产弹药以及其他诸项事务,同样需要一位军事经验丰富的老将坐镇,张云逸过于30多年的经历早已证明,他在组织领导、协调各方关系以及团结同志方面,有着过人的才能。
同时,陈毅虽然任兼军区和野战军司令员,实际上战争频繁,他根本无力分管两个系统,更多的精力都压在指挥作战上。
所以,华东局的实际意图,是让张云逸总抓军区工作。
这不免有人说了,那干嘛直接来个痛快的,让张云逸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呢?
这自然不合适,张老固然资历深厚,但陈毅丝毫不弱于他,井冈山早期三大佬岂是说着玩的,南方三年游击战领导人又岂是易与之辈?
有陈毅在,张云逸就不可能当军区司令。
所以,中央复电华东局,痛快地答应华东建议,就让张云逸当军区副司令员。这实际上等于认同了华东局对张云逸的能力定型,适合后方,而非作战。
新中国成立后,对诸元帅、大将的评语中,粟裕大将的评语中有一句非常独特的: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
这是他位列大将之首、乃至竞争元帅的核心资格。
套用到张云逸身上,这个定位,实际上决定了他后来的天花板不会太高。
任何时代,只要有新事物产生,总会有一批人从中受益,也会有一批人受到挑战甚至淘汰。
不得不说,纵观我军各个历史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野战军的经历,对后来新中国大授衔的影响,远远超出之前几个时期,许多优秀将领,都是在这一时期后来居上,对老一辈将领实现超越的。
张云逸与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等,都属于被超越者。
以张老的见识阅历,未必不知道中央此一任命的深意。
伟人也不会察觉不到此一任命,会对张云逸带来什么影响。
但各方都没有多说。
风清云淡,只怀公事。革命所需,唯余服从。
三、虚怀若谷不争名利
张云逸性格中最突出的一点,即是高风亮节,不慕荣利。
百色起义后,他率红七军千里奔波,来到中央苏区。先是整军加入红一方面军,再是因病让出军长之职,让副手李明瑞当军长,自己当参谋长。
老人家能上能下,能屈能伸,丝毫不以与李明瑞上下互换为忤,心甘情愿接受组织的安排。
陈毅称赞张云逸“大海容人之量,高山仰止之德”,伟人称赞“模范的共产党员”,那不是泛泛过誉之词。
张云逸自那之后,老老实实按中央和华东局划定的道道干,专心从事后方工作。
后方工作多而且杂,张云逸经验非常老道,非常善于抓住核心工作。军区工作,以练兵、征粮、出夫为主,这都是涉及面非常大,也非常吃重的工作。
为何如此说?兵粮夫,都是从农民中来,你要来一个,一家子人就少一个壮劳力。要来一万人,一个县的劳动力就减弱至少三分之一。再来十万人,基本一个县就垮了。
后方生产和前方作战都要人要粮,怎么统筹、怎么前后兼顾?小饶同志基本把这个担子放到张云逸肩上了。
三年解放战争中,华东局在山东组织了700万人参加了支前工作,贡献了8.5亿斤粮食,其中单是淮海战役期间,就贡献了2.3亿斤。
淮海战役中,张云逸领导下的华东支前委员会,还创造了一种高效的支前办法。
之前在山东历次作战,民工随军支援已成定制,每次作战都有大批量民工随队抬担架救伤员,以及运送粮弹。
但由于民工大多是战前临时从各地征来,在频繁而且高强度的转移中,缺乏组织纪律性的民工队伍,往往成为国民党军袭击屠杀的对象,1947年夏鲁西南作战中,华野十纵北渡黄河时,受损失最大的就是随军民夫,被邱清泉第五军一口气杀了好几千。
淮海战役规模之大、强度之高为我军作战之空前,随军民工数量也比之前多了很多。张云逸应前方之请,对民夫队伍进行了军事化重组。
他直接将民夫分配到纵队一级单位。规定,每个纵队掌握担架500副/3000人(一副配6人),挑子500副/500人(一人一挑),民工3500人,加100名民工干部,共3600人,组成一个民工团。
为防打起仗来某个纵队民工消耗过大,张云逸又给野战军卫生部配备1000副/6000人的担架队。
又设置了保底的民工支前力量,地方支前机关掌握担架7500副,挑子9000副,小车13000辆。
层层保障,周密细致,绝不断线……
陈官庄之围,我军动不动猪肉炖白菜,动不动蒸热腾腾的白面大馒头,从哪来的?史书上记录的这些冰冷的数字,就是当年冒着热气的饭菜的来源。
山东人民为支前付出的血汗青史永志!张云逸的功劳同样永垂不朽!
这种军事化的支前模式,单靠小饶同志是领导不出来,只能靠张老这种有着丰富军事经验的专家。
平心而论,张云逸真的不适合野战指挥吗?如果把他放在华野,与陈毅粟裕一同指挥,想必也不差。
别人或许看不出来,但伟人一定能。历来能做从零到一、从无到有工作的,都是智识过人、意志过人、上限过人的杰出之士。
1945年12月,伟人之所以看破不说破,顺从华东的建议,一者是黄花塘会议后小饶和诗帅有那么一点点疙瘩没有捋清楚,两人需要有一个缓冲带,二者是后方确实需要有一个能把控全局的军事领导。
这个人,非德望过人的张云逸莫属。但让他去,就意味着打断他的军事生涯。张云逸也是明白的。
老人家领悟中央意图,以极高的政治操守服从组织安排,实际就是做出了事业上的牺牲。
1955年大授衔,张云逸得授大将之衔,排名靠后,他也从未有过任何抱怨。我们作一假设,以他独一无二的革命资历,极高的起点,真的不能竞争一下元帅吗?至少在笔者看来,如果在解放战争中加上一笔——事实上他曾经有这样的机会,争元帅是没有问题的。
伟人特批张云逸享受元帅级别的待遇,足以证明他在党内军内的超然地位。
张老之功,青山可鉴;
云逸之德,日月昭之。
一一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