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撤退台湾后,60万赴台老兵是怎样消亡的?如今怎么样了

慧言说个史 2024-07-31 21:06:45

2016年,台湾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

一个名为洪素珠的台湾女子在公园不断辱骂一位老荣民,称:你们为什么要我们台湾人照顾,滚回去吧!

事件一经报道,致使早已消失在媒体多年的“荣民”,再次出现在众人的眼中。

据悉,当年与蒋介石一同败退台湾的人员高达200万人,其中包含60万大陆籍的老兵,台湾将这些老兵统称为“荣民”。

那么,这60万老兵是如何消亡的呢?他们如今又怎么样了?

1、蒋介石败退台湾

众所周知,在蒋介石执政时期,国民党内部任人唯亲,从上到下透露着一股腐败的风气。

尤其是那些掌权者,为了一己私利,无不坏事做尽,这也使得国民党慢慢失去了民心。

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解放战争后期的国民党军。

这一时期,国民党军是越打越少,尤其是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的统治区域几乎都没多少人愿意当兵了。

但为了扩充兵源,国民党军甚至使用了抓壮丁的方式,将适合参军的男子全部抓起来,强行编入到军队之中。

这也是蒋介石败退到台湾,仍能拉起一支人数约六十万大军的原因所在。

可抓捕壮丁容易,收服人心就难了!

这支大军几乎都是大陆人,又遭到蒋介石逼迫,这才去往了台湾,如果无法安抚他们的情绪,将极有可能引发兵变。

因此蒋介石作出承诺,一定会带领他们重返大陆。

可这却是蒋介石用来收服人心的手段,即便心有不满,但受现实所迫,他们也只能选择接受。

大量的外来人口,给台湾本土的人口结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要知道台湾彼时的总人口才堪堪不过六百多万。

他们的到来,抢走了原本属于台湾本土居民的工作与资源,再加上双方矛盾不断,这导致台湾本土居民始终对这些“外来者”长期抱有偏见。

更严重的是,蒋介石在1950年颁布了新的征兵法案,大力号召台湾本土居民参军,来逐步替换这六十万拥有大陆籍的老兵。

所以,如何安置这些老兵,就成为蒋介石接下来工作中的重点。

2、解决“荣民”生活问题

于是,经蒋经国牵头,想到了这个几个办法。

他们将每位大陆籍的退伍老兵颁发“荣誉国民”的称号,在生活方面可享有一定的优待,这也是“荣民”称呼的由来。

这一举措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他们心中的怨气,但是工作,思想等方面的问题仍没有解决。为此,蒋经国在1954年成立了“退辅会”。

这一机构就是解决荣民工作及生活方面的问题。

1956年,蒋经国建设了“荣民总医院”,专门解决荣民的医疗问题。

可是,台湾毕竟人口有限,仅荣民的数量就高达六十万,无论蒋经国怎样设法解决这些问题,绝大部分荣民的日常生活仍无法保障。

于是,蒋经国又想到了“以工代赈”,计划建设一条贯穿台湾的中横公路。

据悉这项工程前后共历时近四年的时间,解决了数万荣民的工作问题,但因为台湾是地震多发地区,施工地区地形陡峭,共造成三百多名荣敏牺牲。

当地政府为了感谢荣民所做的贡献,特地为他们修建了一所祠堂。

不仅如此,台湾政府还在着手解决荣民们的养老问题,前后共修建了两所公寓。

按照相关规定,荣民只要年满61岁,都可以向这两所公寓发去申请,经相关人员审查符合规定后,就可以搬进去生活。

但这两所养老公寓毕竟承载能力有限,其他荣民选择去往了“眷村”居住。

眷村,最初是那些大陆籍老兵的居住地。

起初,荣民认为在台湾生活不了多长时间,只是简陋地搭建了生活房屋,可当他们认清现实,又不得不重新返回这里继续生活。

随着时间的流逝,外加政府的帮助,一个又一个的眷村逐渐发展了起来,进而变成了集镇。

尽管两者同为生活场所,但眷村与两所养老机构有着明显的不同。

虽说这里仍会受到国民党特务的盯梢,却没有台湾本土居民的排挤行为,反而大家有着几乎相同的经历,彼此互帮互助,颇有一股属于“家庭”的氛围。

而且,正因为他们亲身经历了何为动荡不安的生活,所以更为重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从这里走出了许多优秀的学子。

虽然是解决了生活上的问题,那么思乡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3、荣民现状

毕竟有诗句形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其实早在1980年,大陆就逐步放宽了与台湾之间的交流,可最后却因种种原因,都没有得到落实。

这导致荣民不得不将寄往家乡的信件改寄到香港、澳门等地,再设法托人带回家乡。

可即便如此,绝大部分的信件最后也无法抵达家乡。

因为随着中国不断地发展,昔日的许多地区改名的改名,搬迁的搬迁,都与曾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幸运的是,在众多荣民的不懈努力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末期,台湾终于放宽了与大陆之间的交流,然而就在此时,荣民对家乡的怀念也抵达了临界点。

所以当可以返回大陆探亲的消息传出,立刻就有无数的荣民去往“外省人返乡促进会”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据说在报名那几日,因为人数众多,还引发了许多流血冲突事件,可见荣民的思想情绪。

不久后,台湾政府也印制了一批返乡登记表,共有十万份,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被荣民抢夺一空。

但是,政府并没有放开所有限制,致使众多荣民的“回家路”,依旧困难重重。

根据相关规定,只有直系亲属生活在大陆的荣民,才有回家的资格,并且政府还不提供任何金钱上的帮助。这一规定顿时让许多荣民犯了难。

好在台湾政府从1990年开始,给众多荣民发放了数目不一的补偿款,金额几千至几万不等,荣民这才有了返回故乡的金钱。

不过人生在世,谁都躲不过生老病死的循环,许多荣民死后的遗愿,就是将自己的骨灰迁入故乡,就比如说昔日的台湾老兵高秉涵律师,他就完成了许多荣民的遗愿。

据他介绍,在和台湾老兵交谈的问题中,他听到最多的话语就是:在我死后,请您将我的骨灰送往故乡。

而高秉涵也都遵循他们的遗愿,前前后后共将一百多位荣民的骨灰,送往了故乡。

他们都是众多荣民中的幸运儿,而荣民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怎么样的呢?

因为台湾本土居民排外的心理,许多荣民根本无法找到生命中的另一半。

这就导致了他们无法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以及身后事,不得不在台湾凄惨度过自己的晚年。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六十万的荣民中,因经济、健康等问题,使他们绝大部分人不得不定居在台湾,其中仅有四五千人圆了自己的回家梦。

可即便最后回到了家乡,等待他们的也不都尽是喜悦,父母亡故、妻子带着孩子改嫁的案例比比皆是,只是他们不得不回到台湾,这个令自己痛苦的地方。

总的来说,国民党是造成这一切悲剧的罪魁祸首,若不是他们擅自发动内战,这六十万荣民绝不会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参考资料:

1、中国台湾网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老荣民心酸处境引发关注》

2、京彩台湾 《荣民:从部队到工程队》

0 阅读:131

慧言说个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