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伟大的活佛:率领汉蒙满联军,痛击穆斯林叛军,收复国土

此刻尽是空虚 2025-02-20 14:17:18

【前言】

他,身为出家人,亦是武僧;他,热爱和平,更英勇无畏。国土遭沦陷,他决然放下经卷,为国家挺身而出;蛮兵来侵扰,他毫不考虑自身安危,奋勇当先冲在前。他,便是活佛棍噶札勒,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英雄。

【一、少年无知,离家修道成活佛】

1835 年,在甘肃的一个偏远小村子里,有个叫棍噶札勒的男娃诞生了。这男娃性格活泼得很,整天调皮捣蛋,把他爹娘折腾得够呛。有一回放牛的时候,他闹着玩儿,拿矛不小心把一头牛给弄伤了,这一下,他心里猛地涌起一阵害怕。他担心会被爹娘惩罚,当天晚上就悄悄地跑了,从此过上了四处漂泊的日子。

在漂泊的途中,棍噶札勒碰到了一位高僧,高僧那淡然自若的气质把他牢牢吸引住了。棍噶札勒提出想要跟着高僧修行,高僧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他拜高僧为师,专心钻研佛法,天天进行坐禅修炼。虽说他年纪不大,可对佛法却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也因此得到了高僧的夸赞。

1847 年,一位高僧领着棍噶札勒踏上了蒙古的土地。在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棍噶札勒体会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清明与安宁。由此,他下定了深入钻研佛法的决心,回到原来的地方专心修行。没过多久,他就在当地声名远扬,被人们敬称为“活佛”。

【二、屡弘法新疆,遭逢穆斯林教徒叛乱】

1848 年,年仅 17 岁的棍噶札勒跟着另一位高僧赶赴新疆宣扬佛法。在新疆的那段时光,令他刻骨铭心。这儿地域宽广,天气炎热,民众质朴。来自天南地北的各个民族汇聚于此,相处融洽。然而,正当棍噶札勒感慨这世间的宁静美好之际,潜藏的危机已在暗中积聚,一场残酷的狂风暴雨即将席卷这片炽热的土地……

起义竟然变了味儿,成了动不动就残杀同胞的血腥屠杀!这可把还在新疆传教的棍噶札勒惊到了,心里也特别难受。他隐约觉得,这场由异教徒挑起的叛乱,肯定会给新疆的安定带来威胁。

您猜怎么着,1864 年的时候,叛乱居然扩散到了新疆的塔尔巴哈台地区。这地方离清廷挺远的,援军想快速抵达那是难上加难,所以这儿就成了叛乱中损失最为惨重的地儿。穆斯林教徒把城池给占了,还弄出个哲德沙尔汗国,掌管着新疆。这时候的新疆,也就只有巴里坤、塔城这些地方还在清军的掌控之中。被困在塔城的好几万清军和平民,那可是陷入了绝境,眼瞅着就要遭受灭顶之灾了。

【三、白袍金甲,犹如观音显灵】

这会儿,守城的清军里有个将领想到了正在新疆传播佛法的活佛棍噶札勒。他们觉得这位极具威望的活佛或许能帮塔城的军民们搏得一线生机。就这样,赶忙派人把塔城当下的艰难处境转达给棍噶札勒。

棍噶札勒听闻这一噩耗后,悲痛之情涌上心头。这片土地是他的第二故乡,塔城的军民如同他的亲人一般。眼瞅着祖国的领土被他人侵占,同胞们深陷水深火热之中,此时此刻,活佛的慈悲之心和过人胆识彻底展现了出来。

当晚,31 岁的棍噶札勒果断地放下手中的经卷,把信众弟子召集起来,组建了一支作战队伍。他派人去传话请求支援,没过多长时间,就集结了两千多名骑兵和三千多名步兵。这支战斗力超强的汉蒙满联军,将由棍噶札勒亲自带领,即刻出发去援救塔城!

这会儿,那围攻塔城的叛乱军把城池围了个严严实实,可因为长时间攻不下来,士气有些低落。这帮人没啥事儿干,就凑一块儿扯闲篇儿呢,一点儿防备都没有。恰恰在这个当口,身着白袍金甲的棍噶札勒领着大部队冲过来了。他就跟观音菩萨现身似的,神态淡定,昂首骑在马上,他身后跟着两千多的骑兵以及三千多的死士。

【四、大破叛军,解救塔城城内军民】

棍噶札勒亲自领着联军赶来救援的消息一出,如同一束强光,瞬间照亮了城中军民几近熄灭的希望之火。而此时的叛乱军呢,还毫无察觉,依旧肆意妄为。棍噶札勒瞅准时机,猛地大喊一声:“冲啊!”,联军随即发起了凌厉的攻击。

瞧那身着白袍金甲的棍噶札勒一马当先,奋勇冲向敌阵。他两眼瞪得溜圆,神情似虎般威猛,手中金色禅杖一次次猛劈向叛军。在他身后,两千骑兵恰似疾风骤雨般奔腾而至,步兵也是威风凛凛。而叛乱军都没来得及反应,就已然被前后夹击了。

没过多会儿,叛乱军就被打得惨败,损失惨重,人员死伤众多。剩下的那些也被联军一路追击,赶出了好几十里地,根本没有反击的能力了。就在这时,城门大大地敞开,城里所有的将士都冲了出来。他们和前来解除困境的联军紧紧相拥,激动得热泪盈眶,那场面真是让人感动至极。

这场大胜仗,使得 31 岁的棍噶札勒名声大噪。在新疆,汉族、满族、蒙古族的普通百姓都把他视作救世主,将他当作守护之神来敬仰。他原本只是一个在边陲没什么名气的活佛,这下子一下子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大英雄。

【五、英雄无用武之地,惋惜一生】

解了塔城之围,这一大功让清廷留意到了这位横空出世的英雄人物。朝廷颁旨对棍噶札勒予以嘉奖,特地准许他暂且留在新疆。接着,他持续带领联军跟叛乱的残余势力交锋,陆续收复了不少失地。有一回,沙俄派遣军官到新疆试探,企图摸清情况。棍噶札勒看穿了他们的诡计,把这些人的武装给解除了,还将他们软禁起来。这事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轰动,被称为“承化寺事件”。

那时候,清廷正在和沙俄就边境的事儿进行谈判,所以对棍噶札勒的举动很是顾虑。他们害怕惹恼了沙俄,从而对谈判的进展产生不好的影响。最后,他们只是走个形式,处分了棍噶札勒和几个官员,并且把棍噶札勒从新疆调走,让他在西藏的一个偏僻寺院里待着,不许随便走动。

此后,虽说英法联军频繁侵扰西藏和新疆,可清廷却再也没有起用棍噶札勒。他的余生被安排在了西北角落里的一座冷清庙宇中,最终在那里度过晚年,与世长辞。这位民族大英雄,到头来竟毫无施展才能的机会,着实令人惋惜啊!

【结语】

他,乃是身着白袍金甲的武僧棍噶札勒。其一生都在英勇地抗击敌人,试图解除国家的危难,然而人生之路充满坎坷,终究未能再度实现护国救民的宏伟事业。他虽受千万人敬仰,却依然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他虽享有赫赫盛名,却难以充分施展国术之威。此乃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传奇事迹。

0 阅读:3
此刻尽是空虚

此刻尽是空虚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