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GDP砸向非洲,修条“赔钱”铁路!最后让我们重返联合国?

积远观看世界 2025-01-12 05:02:34

如果告诉你,当年中国在自己还吃不饱饭的时候,拿出了相当于5%全年GDP的巨款,远渡重洋到非洲,帮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修了一条全长1860公里的铁路,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

这条铁路,不仅被西方嘲笑是“赔钱工程”,也确实一度因为亏损被质疑值不值得。

但就是这条“赔钱”铁路,直接帮我们赢得了非洲国家的支持,最终让中国重返联合国。

上世纪60年代,那时候的中国和非洲,都是被西方列强欺负过的国家。

尤其是非洲,刚从殖民压迫中独立出来,国家发展却被各种问题掐住了脖子。

以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为例,坦桑尼亚虽然有资源,但缺乏港口通道,经济进出口几乎靠天吃饭;而赞比亚则拥有丰富的铜矿,却受制于当时南非和罗得西亚控制的运输网络。

两国的经济命脉,几乎被握在那些白人手中。

想要挺直腰杆,就必须发展自己,强大自己,但是现实情况是,独立后的非洲国家,急需一条从内陆到港口的铁路,毕竟“要想富先修路”。

坦赞两国都明白修铁路的重要性,也开始寻求国际援助。

当他们把目光投向西方时,得到的却是带着苛刻条件的“陷阱式援助”。

西方国家愿意帮他们修铁路,但附加条件是铁路控制权归西方公司,运输的资源必须优先服务西方市场。

这对刚摆脱殖民统治的非洲国家来说,无异于把经济的喉咙送到别人手里。他们拒绝了这些条件,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

但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接下这个活并不容易。

60年代的中国,还在为解决温饱问题发愁,经济基础薄弱,外汇储备更是少得可怜。然而中国仍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援助。

我们深知,当年的非洲就像过去的中国,饱受压迫却无力反抗。

作为同样遭受过西方列强掠夺的国家,中国不愿看到非洲重蹈覆辙。

于是,1967年,中国和坦赞两国正式签署铁路建设协议。西方国家对此冷嘲热讽,断言中国既没技术,也没经济实力完成这条铁路。

但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把“不可能”变成现实。

这条铁路要穿越东非的沼泽、原始森林、高山峡谷,全线条件极为恶劣,施工队一到现场就被蚊虫叮得满身是包。

旱季干得让人狂躁,雨季又变成一片泥泞的沼泽地。

最夸张的是工地附近的野生动物,鳄鱼、大象、毒蛇成群出没,甚至直接威胁施工队的生命安全。

为了防止蚊虫叮咬,工人们天天往身上喷驱虫水,但即便如此,瘟疫和高温还是时刻威胁着他们的身体健康。

面对这些困难,中国工人没有退缩。

最艰难的502公里山地段,被外国专家断言五年内无法完成,但中国施工队只用了14个月就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中非工人在工地上用语言、肢体、表情组成了“坦赞铁路语”,这种奇特的沟通方式不仅解决了技术难题,也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铁路沿线的非洲村民发现,中国工人不仅埋头修铁路,还会保护他们免受野生动物的攻击。

中国工人甚至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分享自己的食物。很多非洲人对这些远道而来的中国人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五年后,这条全长1860公里的铁路全线贯通,把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港与赞比亚的铜矿区紧密连接在一起。

它直接打破了西方对赞比亚铜矿出口的封锁,也为坦桑尼亚打开了通向大海的经济大门。

这条铁路还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原本无人问津的村庄逐渐成为区域经济中心。

更重要的是,铁路的建成让非洲国家第一次见识到中国基建的实力和真诚的支持。许多非洲国家开始主动向中国靠拢,寻求合作。

然而,这条铁路确实是一笔赔钱买卖。

从账面上看,铁路运营一直困难重重,当时因为没啥经验,对铁路的维护和检修都不到位,铁路逐渐开始出现老化的现象。

时间长了,铁路的运营能力下降,盈利更少了。

这也让不少人质疑,这条铁路到底值不值得?

其实真正明白中国战略的人都知道,铁路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账面盈利而建的。

坦赞铁路最大的价值,体现在它对外交的影响上。

1971年,联合国通过决议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当时,26个非洲国家投下了支持票,这正是非洲朋友对中国善意的回报和认可。毛主席后来评价这件事时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

铁路建成后,中非关系迈入了新阶段。坦赞铁路成为非洲大陆上的“中国名片”,让更多国家开始信任中国的基建实力。

后来,中国在非洲参与了更多基础设施建设,从水坝到港口,从电力到农业。中非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了铁路本身。

但随着时间推移,坦赞铁路的作用逐渐减弱。

两国经济模式发生变化,铜矿开始本地加工,铁路的货运需求下降。此外,由于管理不善和维护不足,铁路设施老化严重,有些路段甚至停运。

但好消息是,近年来中国与坦赞两国达成协议,计划对铁路进行现代化升级,引入更多先进技术和资金支持。这条曾经连接友谊的“自由之路”,有望焕发新的生机。

从坦赞铁路的故事中,我们能看到中国与非洲的友谊,也能感受到中国在困难时期展现的格局与责任。

这条铁路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历史已经证明,当年的选择是值得的,而未来,它还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参考资料:

面对非洲朋友的疑问,邓小平坚定地指出:如果否定毛主席,那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 河北共产党员 2024-12-06

坦赞铁路,如何见证中非患难与共的珍贵友谊? 北京日报 2024-07-15

外媒关注中国“激活”坦赞铁路 环球网 2024-09-06

0 阅读:0
积远观看世界

积远观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