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邓小平最后一次游北京,过高速收费站时,女儿对他说:拿钱

胥言看历史 2024-03-31 23:13:42

1993年10月31日,89岁高龄的小平同志在张百发和女儿毛毛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下车。

站在高架桥上,小平同志俯瞰着高楼林立的北京城,不禁含热泪: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看到这繁华的场景了。

张百发一时间也感慨万分,他对小平同志说:走吧,带你感受一下我们国家自己的高速路!

小平同志点了点头,坐在车里,途经高速收费口时,他好奇地询问工作人员,过路的费用是多少。

得知是20元时,女儿毛毛开玩笑地说:爸爸,拿钱吧。

小平同志摸了摸额头,笑道:从1929年后,我就没钱了,现在口袋空空。

大家都被小平同志的话逗笑了,毛毛笑着将钱递给工作人员说,爸爸你就放心吧,现在我们都过上好生活了。

小平同志这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他这次游览北京城又有什么深意?

我的专业是打仗

邓小平的女儿毛毛为父亲写传记时,曾问道: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

小平同志用一贯简洁明了的方式回答说:跟到走!这是一句四川方言,就是“跟着走”的意思。

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反映了邓小平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

小平同志生前曾多次强调:“我是一个军人,我真正的专业是打仗!”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总结了他一生的军事生涯。

1929年,25岁的邓小平被派往广西工作,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这次战役也成为了邓小平军事生涯的起点。

晚年跟日本首相曾根康弘聊天时,小平同志曾回答说:我这一生中最高兴的日子就是为国家打仗的时候,特别是解放战争那三年,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取得了很多胜利。

小平同志以他卓越的军事能力为解放军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9年,西柏坡会议上,毛主席对邓小平给予了极大的信任:渡江战役的指挥权就交给你了,你可不要让我失望!

小平同志临危受命,倍感压力,他率领的部队大约有百万兵力,而国民党军只有三十多万,这场战役看似我军占据优势,实则困难重重。

长江水势险峻,沿岸茂密的草丛中又有蛇虫一类的,给战役增加了种种困难。

小平同志就指挥部队在岸边勤练水上作战能力,附近的老百姓还特意为解放军筹集物资,在解放军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成功打过长江。

在邓小平70多年漫长的革命生涯中,除了十年的时间外,他一直在军队中担任领导职务,就连晚年会见外宾,他仍然是挺直腰板、步伐坚定,浑身上下透出军人的气质。

战争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但是小平同志仍然坚守在国家事业上。

再次出山

1977年的一天,叶帅接到电话:“几百个年轻人,集体冲破铁丝网,中央得赶紧拿个主意啊!”原来在深圳湾的土地上,一批年轻人正在进行“逃港行动”。

隔天叶帅就找到华主席说:现在国家形势复杂,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我建议让邓小平同志出来主持工作!

此话一出华主席也思考良久:小平同志的出山是大势所趋,中央需要他的经验和智慧啊。

这一年邓小平已经72岁高龄了,得知这一消息,他难掩激动之情,伸手比了一个“2”,说:我还能再干二十年!

邓小平复出后,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在经济技术上进行重大改革,而且在制度、组织、教育、思想上都提出了新见解,更是发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号召。

邓小平果断指出,实行改革开放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事实上,在小平同志之前,就有社会主义国家曾进行过改革的尝试,虽然也取得喜人的成就,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因此,很多同志有所顾忌,他们不仅发问,中国是否能成功?

对于这个问题,小平同志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他强调: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行不通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改革开放的破冰之旅不能停下。

于是,他做出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外交工作。

1979年,中美建交后,邓小平做出访美的决定。在此之前,中美关系陷入冰点,而对于不久前的建交,反对的声音也一直不断。

得知邓小平访美的消息后,美国政坛一片哗然,小平同志访美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随着访美的日期越来越近,国际氛围也越发紧张,就在访美前几天的一个晚上,中国驻美联络处的大门被反对者砸坏,标牌还被泼了油漆。

邓小平的警卫每天晚上都守在小平同志的房间外,生怕遇袭,然而美国之行是不可避免的。

邓小平的到来在美国掀起了一股旋风,小平同志抵达华盛顿的首次活动,竟是出席美国总统助理布热津斯基的家宴。

据说为了这次家宴,布热津斯基夫人亲自下厨,并让自己的三个儿女端菜招待。

这次非正式的“聚旧家宴”上,双方相谈甚欢。在美国的九天内,卡特陪同邓小平同志会见了各阶层人士代表,还访问了航天中心、波音公司、汽车制造厂等。

邓小平访美的第五天就匆匆赶往休斯顿的航天中心考察,美国第一艘宇宙飞船就在这里升空。

邓小平参观的很细致,里面的工作人员向邓小平详细地介绍了宇航船、登月机器等模型,他还会见了美国的宇航员,坐上模拟驾驶舱亲身体验,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

参观的三个小时间,邓小平同志不厌其烦地询问工作人员,在场的人都能感受到小平同志对航天事业的重视。

看着美国先进的技术,小平同志感慨地说:美国人民对世界的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对于你们的创新精神十分敬佩,你们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啊!

这趟美国之行,目的不仅是维护两国关系,更重要的是学习美国建设的经验,这也让邓小平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决心。

引导改革开放

“在这一片,我们可以开发这块岛,如果能发展起来,那将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小平同志在南海画下一个圈,下定了建设特区的决心,规划着他心中国家发展的蓝图。

经济特区的创办是改革进程中的大胆创新,而之前从来没有这种经验,很多同志也没有信心,在创立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邓小平坚定地说:不管能否成功,我要亲自去看看。

1984年,邓小平乘坐专列从北京出发前往广州,此时的特区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深圳的政府甚至准备了宣纸,等待邓小平同志做出建议。

而小平同志只是到处参观市容,听地方的汇报,一路上也没主动提起特区的事情。

直到视察结束,邓小平才缓缓地说:“深圳,就叫特区吧!决不能走回头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克服。”

正是这句话,让“特区办不了”的议论声基本停止了,特区为改革开放的决策“杀出了一条血路”,从此,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发生了逆转。

1991年的春节,上海市内一片祥和,小平同志跟市委书记谈话,他说:改革开放还要继续进行啊,绝对不能顾此失彼!

南方谈话发表后,国内改革开放思想继续得到解放,一扫发展障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局面。

1952年我国的生产总值为679亿,1978年便增长到了三千多亿,而改革开放后1986年,甚至突破了1万亿元!

短短二十年间,我国的发展犹如火箭一般,小平同志描绘的宏伟蓝图正逐渐变为现实。

除了促进改革开放外,小平同志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后来成功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正是小平同志的促进,与祖国分离了一个半世纪之久的香港和澳门终于回归祖国。

最后一次

1989年,小平同志正式结束了自己的任职,过上了安度晚年的退休生活。

北京是邓小平长期工作生活的地方,晚年他就居住在北京城内,就像一个普通的市民一样,平常出来走一走看一看。

1993年10月31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星期天,邓小平突发奇想要逛一下北京城。

他让自己的女儿毛毛陪同,毛毛好奇地问:您想要参观北京城,上报中央不就好了,自然有人安排妥当。

邓小平摇了摇头:我现在已经不在中央任职了,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不能劳烦别的人。你替我邀请张百发同志,我们是朋友,他肯定愿意当我的向导。

于是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和毛毛陪同小平同志参观,临行前,为了出行方便,张百发询问邓小平:需不需要开我的车?

小平同志摆了摆手:不用闹得满城皆知,就开普通的小汽车好了。

一辆不起眼的白色小汽车开来,邓小平满意地坐了进去:过去参观美国时,到处都是小汽车,非常羡慕,现在我们国家终于遍地都是了!

听了他的话张百发笑了笑:这份功劳数你最大了。

邓小平闻言严肃地说:这可是全国人民的功劳,不是我一个人的。

因为身体的原因,医生不建议他长时间在外,所以小平同志的路线很简单,只是绕市区一圈,最后登上首都的高速路看看新修建的路。

为了让小平同志看清,他们特意开的很慢,小平同志坐在车上,每看见一座高楼都会新奇地询问,这是什么楼?

陪同的张百发一一解答,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高大的建筑物和便捷的交通,小平同志不仅发出感慨:北京的变化实在太大了,我曾经来过的地方如今都不敢认了!

经过高速收费站时,张百发告诉小平同志,高速费一次交20元。

毛毛转身看向父亲,调皮地说:听到了吗,爸爸,拿钱吧!

邓小平笑了笑,带着浓重的川音说:我哪里有钱哦,口袋空空,身无分文呀!

一番话引得车里的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一天的参观结束后,邓小平同志意犹未尽,他对张百发说:国家的发展真的太好了,这算不算进入小康水平了?

张百发点了点头:当然算了,不止现在好,以后国家会更好!

之后张百发又指着北京西站的方向说,等那条铁路建成后,您坐火车就能从北京直达香港了!

香港回归问题一直是邓小平的心病,闻言他留下了向往的神情,遗憾的是,他最终也没能实现心愿。

1997年2月19日,这天的北京城下着小雪,整座城笼罩着悲凉的氛围,某座医院内,邓小平躺在病床上鼻子上插着呼吸机,妻子卓琳紧紧握着他的手,小平同志张了张嘴,似有话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没一会儿,他的手渐渐垂下去,没了呼吸。

邓小平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全国上下都陷入悲痛之中,各国报纸甚至在显著的位置发表了悼念文章。

“小平同志,一路走好!”北京的街头上到处是为他送行的人民,他们举着标语和鲜花,依依不舍地跟这位伟人告别。

而此时距离香港回归仅剩几个月时间,可惜这位老人没能亲眼见证。

就像小平同志自己说的一样,他将自己当做人民的儿子,深深地爱着祖国和人民,而人民将一生铭记他的丰功伟绩,“小平同志,一路走好!”

0 阅读:0

胥言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