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至暗”到“重生”:赵露思《环球时报》分享抑郁康复历程

安尔法 2025-01-25 15:30:37

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文/老K

一月一号,我正在香港学习的时候,看到新闻说赵露思病了。

结果还是抑郁症。

说实话,之前看到新闻的时候,就感觉她不对,赵露思在12月18日曾送进医院抢救,当时她瘫坐在轮椅上。

甚至一度吃饭和走路都变得困难,一时间很多她的粉丝难以接受。

因为作为美出圈的大美女现在竟然被抑郁症折磨成这个样子,无论如何都让人心疼。

在那条长微博中,我们看到了美丽背后的心酸,过去承受无数的嘲讽、霸凌殴打、造谣的伤害。

当她成为大明星时,别人不看她的努力,反而觉得她是凭借样貌出圈;

小时候挨打,长大后被欺负,所有人都在让她有愧疚感、负罪感;

诊断为抑郁症后,都说自己太矫情;

......

很幸运的是,1月24日露思通过微博发文,宣布明日复工,将在某品牌成都活动现场与大家团聚,“就在明天,我们不见不散”。

1月22日,在《环球时报》的专访中,她首次向媒体讲述了自己与抑郁症抗争的过程。据她所说,那是一段从“至暗”走向“重生”的经历。

采访中,赵露思透露自己很早之前就有抑郁症状,由于担心自己让家人朋友粉丝失望,忽视了自己的身体,为了维持工作甚至依赖睡眠药物强行保证精力旺盛。

因为担心别人觉得自己不够努力,所以很少休息,在这种情况下症状越来越严重。甚至焦虑充斥生活周遭。

其实做了很久的心理咨询师后,我发现有几类人非常容易患上抑郁症:

第一类是讨好型。这类人以他人评价标准来作为自己行为准则,讨好型人格的人,可能小时候一直生活在被人忽视或者被严厉指责的环境里,所以就养成了这种讨好别人的习惯。其实在讨好的背后,是他们想要得到内心那个“父母”的认可。他们特别害怕被拒绝、被否定,一旦被拒绝,就会有失落的感觉,觉得自己被抛弃了,心里变得很脆弱,特别孤独,甚至还可能因此患上抑郁。第二类就是过度逞强型。其实这些人并非一开始就这样,而是可能从小被忽视和瞧不起后变成这样的。

过分逞强型的人,用强势伪装自己内心的恐惧和对人的反抗,任何时候都争强好胜,而且极要面子,一旦遭遇重大挫折,寻不到援助,便很容易崩溃。

最后一种是过度完美型。我一直觉得追求完美本来没什么问题,就像马斯克不断尝试做火箭就是孤注一掷做一件别人觉得完成不了的事情,可他不一样的是自己可以接受无数次失败。而很多抑郁症患者心比天高却命比纸薄。一旦事情没有达到预期就颓废甚至自怨自哀。

当丧失自主性和掌控能力时,就会陷入抑郁之中。过分追求完美的人,背后通常有苛刻要求、好攀比、吝于夸奖和肯定子女的父母。

而赵露思就是这样的,所以这样的性格很容易导致抑郁,好在赵露思在采访中透露,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情况有了显著好转。医生表示她的分离转换性障碍已经大幅改善。从最初的无法自理、身体感知迟缓,到如今能够正常生活,这一转变虽然艰难,却也让她倍感欣喜。

康复训练中的赵露思 图源:微博

她还建议抑郁症患者去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不要让自己被困在身体的疼痛或精神的束缚中。”

赵露思在抑郁期间投身在公益中,不断关注弱势群体,这些经历逐渐治愈了她。

她说:

“你会感到一种新鲜感,一种力量。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自救……除了用药物控制身体症状,你需要锻炼并参与社交活动。这样就不会陷于疾病的负面情绪。渐渐地,就会找到解决方案,也会感到自己在一天天地变好。”

她鼓励大家:“抑郁症并不可怕,也不是不可治愈的”。“我相信我的好转是因为积极地去了解这种疾病。一旦你了解它,你会发现它并没有那么可怕,而且有很多解决方案。” 她呼吁抑郁症患者不要自我孤立,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治疗,多参与社交活动,如公益活动,去感受外界的爱。

其实抑郁症只要接受正规的治疗,比如药物加心理咨询治愈率是超过七成的。

赵露思呼吁大家不要污名化抑郁症,因为网上很多人把抑郁症泛娱乐化,抑郁症既不是逃避责任的借口,也不应该成为人们做出不良事件的原因。

比如前段时间,我就说过一个事情,有个网红对抑郁症和心理学一概不懂却直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公然在网上表述:“抑郁症都是闲出来的”。

甚至大言不惭说:

所谓“抑郁症”,本质就是极度自私的产物!要离开抑郁症,不然会......

看看,多么不要脸,为了流量把一种疾病单纯说成了是闲的,这就好像患上抑郁症成了“十恶不赦”一般。

要知道抑郁本来已经很痛苦了,这无疑就是雪上加霜,要不是因为公民有肖像权,我真想把你放出来让大家看看。

说实话,现在幸好互联网信息丰富发达,不然这样的言论得害死多少无辜的抑郁症呢?

临床上常说,抑郁症不能拖,越拖越严重的关键在于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掌管记忆、思考以及分析的区域,叫做“前额叶”,它参与我们的认知控制、情感调控、创造性思维。

前额叶是个好东西,它越健康,人就越灵活。

不过呢,前额叶其实也挺脆弱的。一旦抑郁症来了,人就会释放出压力激素,这就是大家都特别讨厌的“皮质醇”!皮质醇干坏事可在行了,它最拿手的就是破坏前额叶上的神经元突触。突触跟突触之间的连接会变得很慢,要是严重的话,还会直接断开……

要是不及时干预,前额叶的血流信号就会减弱、萎缩,人的认知功能也开始下降,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所以抑郁症并非单纯的心理想不开,因为从脑成像也可以看出来,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的大脑也有明显不同:

赵露思说最后鼓励大家:“作为高敏感人群,你会对周围的世界更加敏感。我觉得这是天赋,也是苦难,就看你自己如何去平衡这个事情”。

抑郁症的敏感的确有其独到的优势,那些天才多数内在都是丰富的,如果没有洞察力,也不会把事情做到极致,也不会有独特的见解。

加油,抑郁症的你,努力做自己,相信不久之后一定会好起来的!

0 阅读:0
安尔法

安尔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