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时期,内江地区新建的铁路行业相关的单位主要有五家,分别是位于资阳的内燃机车厂、成铁资阳配件厂,位于隆昌的工务器材厂,位于资中的铁道部资中通信工厂、位于简阳的养马河桥梁厂。前四家当时隶属于铁道部、养马河桥梁厂当时隶属于铁道兵,随着八十年铁道兵集体转业,才转至铁道部管理。上世纪末,随着铁道部政企分开的深入推进,几家企业都相继被剥离铁道部,养马河桥梁厂随着名称和隶属关系的改变,查了许多资料才找到。

历史沿革
1969年,铁道兵修建襄渝铁路,需要大量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和轨枕,于是在成渝铁路养马河站附近建成占地39万平方米的混凝土成品厂,属铁道兵后勤部领导。

1970年2月,铁道兵决定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64工程筹建处。
1978年9月,工程建成后被授代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六二〇工厂”。
1984年1月1日,铁道兵奉中央军委、国务院命令集体转业,铁道兵并入铁道部,铁道兵桥梁厂改称铁道部工程指挥部养马河混凝土成品厂。
1990年10月,更名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养马河桥梁厂。

2001年8月,更名为中铁养马河桥梁厂。
2002 年1月,以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养马河桥梁厂为基础,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下属企业与之整合重组为中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7月,养马河桥梁厂为中铁路桥集团养马河工程分公司。

2004年3月,中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与其他铁路建筑企业整合重组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养马河桥梁厂更名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养马河工程有限公司,尽管后来还有几次更名、改建,但一直隶属于中铁二十三局。
部分产品及应用
养马河桥梁厂于1978年建成。其产品除供应襄渝铁路外,还为成昆、青藏、六石、大秦、南同蒲等铁路重点工程和部分地方铁路、专用线提供需要。该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与铁二院、西南交大共同研制生产的门型无碴无枕梁曾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和国家科技成果奖。

八九十年代,该厂生产的桥梁曾应用于包头至神木铁路、神木至朔州铁路和宝鸡至中卫铁路、内昆铁路安边(水富)至梅花山段等。

1999年,养马河桥梁厂中标的重庆轻轨 PC 梁(预应力混凝土梁)轨道,为单座跨式轻轨,采用单根高架预制混凝土梁。这种既是梁,又是轨;既承重,又导航;既有直线梁,又有曲线梁,还有复合型梁的制造技术,是国内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三大关键技术之一。2000年4月,养马河桥梁厂研制开发的重庆轻轨预应力混凝土梁,获得梁体、模板、工法3项国家专利。
2000年,养马河桥梁厂中标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工程。养马河桥梁厂较系统地掌握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的轨道核心技术,获得磁悬浮导轨梁模板、磁悬浮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制造磁悬浮列车轨道梁制造、磁悬浮轨道梁运梁车实用新型材料等在内的 20 项国家专利。其制造的轨道梁达到并部分超过德国磁悬浮系统技术标准,初步掌握磁悬浮系统和各子系统集成能力。

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和重庆轻轨 PC 梁轨道工程两个项目的成功,使地处四川简阳市养马河镇的铁路桥梁厂在中国轨道交通建筑业一举成名。

养马河桥梁厂与431厂一样,虽然如今仍在继续发展,但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也早已和内江没有关系了,不同的是,资阳独立成地级市,而简阳则成为了成都的代管县级市。
图文整理自:《四川省志》《简阳县志》,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官网,养马发布、成铁微家园、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等微信公众号。(来源:三线建设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