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院长呼吁取消禁摩,摩托车不是犯罪工具,是促消费的良方

都都说汽车 2024-11-06 17:29:06

八九十年代,一个家庭富不富裕就看有没有摩托车,那时候摩托车不仅是交通出行的主流工具,更是很多家庭的谋生工具。不过,进入了2000年以后,各地开始推行禁摩令,全国140个城市都禁止摩托车上路了,官方给出的理由是摩托车不安全,但是清华大学的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给出不同的看法。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就不认同当下的禁摩政策,并点名批评广州的禁摩政策,广州作为中国传统的摩邦和重要的生产基地,不但不鼓励摩托车的发展,还把摩托车定义成为犯罪工具,加以制止,全国140个城市禁限摩和13年强制报废的政策,让我国失去了1万亿的摩旅消费。

李教授认为:当下摩托车使用人群早就不是过去的街头盗匪,而是有文化,有素养的年轻人。这类群体不仅庞大,而且消费力很旺盛,但是由于当下的禁限摩政策,导致其中一大部分的人不敢购买摩托车,不敢上路骑行。

李教授强调解除摩托车的上路限制和13年强制报废的要求,有利于激活摩旅市场,促进国内消费和经济发展,当然,就李教授的观点,木瓜也有三点粗略的看法!

一、每逢节假日的必拥堵,摩旅是新方案

现在国内无论大小节假日,堵车是车主最大心结。这些年汽车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家的必备的交通工具,而汽车人均道路占地面积是摩托车的4-6倍。一个好好的节假日硬是把时间耗在路上。而放开禁摩,大家日常出游都可以依靠摩托车,这样不仅道路空间释放出来了,大家节假日也能玩得开心。

二、交通安全:重在管人,而不是管车

90%以上的交通安全事故并不是车的问题,而是驾驶人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做出冒险行为导致的。禁摩更多的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作为管理者来说,要加强驾驶人的行为规范,让摩托车驾驶人不敢违规,不想违规。

三、摩托车制造业跟汽车同等重要,也能解决大量就业

摩托车八九十年代在我国经济占用重要的地位,后来汽车行业崛起了,摩托车地位开始下降,摩托车的产业链也很长,加上电动摩托车,直接或间接参与这个行业就业人口至少有200万以上,其中包含了企业员工,经销商,配套商,媒体、还有原材料工厂等。

总结:

禁限摩作为一个历史产物,它的历史使命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国内道路资源以及驾驶人的素质早已今非昔比,解禁摩托车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提振国内消费大有裨益。各位,你对此怎么看?欢迎你的留言!撰文不易,点赞+关注,看车不迷路!“点赞”的必顺风顺水,“在看”的必身体康健,“转发”的必平安富贵!

0 阅读:0

都都说汽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