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整个蜀国悲痛万分,一人却仰天大笑:苍天有眼

梧桐呜 2024-05-29 20:08:15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途中,病逝于五丈原,这个消息一出,整个蜀国陷入莫大的悲痛中,后主刘禅更是披麻戴孝为诸葛亮送终。

然而就在举国悲痛的时刻,有一个人非但没有半分伤心,反而仰天大笑,直呼:苍天有眼。

那么这个人究竟为何在诸葛亮去世后大笑?刘禅最终又会怎么处理他呢?

蜀汉的没落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刘备身为汉皇后裔,与张飞、关羽两兄弟起兵,致力于兴复汉室,但势单力薄的他们屡战屡败,直到刘备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出山,刘备才开始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信息源:《浅品三国|三国简史·蜀汉》四川文化网

在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就给刘备制定了基本的发展路线和蜀汉国策,也就是占据荆州和宜州,与北方的曹操和南方的孙权形成鼎立之势,等到时机合适就可以会师北伐,剿灭曹贼,匡扶汉室。

而之后刘备也是严格按照这个方案走的,先攻取荆州后拿下宜州,并在汉中之战中战胜曹操大军,占据汉中之地,此时也是刘备势力最为膨胀的时候,距离兴复汉室的目标越来越近,可谁也没想到,自此蜀汉就开始走下坡路。

先是关羽大意失荆州,且本人也被东吴所杀,致使蜀汉只能依仗川蜀之地立足,想要北上出兵伐魏的道路越来越难,后来张飞被部下所杀,这一系列时间直接冲昏刘备头脑,他不顾众臣阻拦,执意兴兵伐吴。

这里刘备伐吴最主要的目标还是荆州地区,一是为关羽报仇,二是想要夺回荆州之地,以稳固蜀汉统治,可结果让刘备失算了,不仅没能夺回荆州,还因为夷陵的一把火,将蜀军精锐烧的片甲不留。

刘备本人也因一场大火而落下病根,自此一病不起,迅速召集众臣来到白帝城进行托孤,而这个托孤对象就是诸葛亮,毕竟其是蜀汉政权的奠基人之一,多年来忠心耿耿,其能力和才干更不用多说。

托孤完没多久,刘备就去世,刘禅继承皇位,是为刘后主。不过刘禅属于是温室长大的花朵,缺乏君主的杀伐果断,比较软弱无能,因此国家大事一直都是由诸葛亮所把控,按照《三国志》中的记载就是“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诸葛亮自然不用多说,其乃千古一相,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带兵打仗,那都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物,在他的治理下,蜀汉的国力正在慢慢恢复,而且他心中一直记着刘备匡扶汉室的愿望,始终为这一目标做着努力。

但不管怎么说,诸葛亮也只是个人,并不是神,蜀汉的没落显而易见,经过荆州之变和夷陵之变,蜀汉再难撼动曹魏根基,而宜州就那么大点地方,人口也就那么多,想要成长为同曹魏那样的庞然大物,几乎不可能。

诸葛亮北伐

公元266年,此时距离刘备病死已经过去三年之久,而曹魏也迎来政权交替之际,曹丕病死,他的儿子曹睿继位,新君登基,一般这种时候是一个国家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于是诸葛亮决定北伐大业。

此时朝堂中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支持诸葛亮北伐的,理由也很简单,如今距离夷陵之战已经过去三年,蜀汉的国力已经得到恢复,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而曹魏正是政局不稳的时候,此时伐魏是天赐良机。

信息源:《诸葛亮北伐原因与天水三国文化》天水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还有在诸葛亮治理蜀汉的这几年,他已经平息好蜀汉内部纷争,极力缓和荆州派和宜州派的关系,蜀汉上下一心,外部成功降服南中地区,其首领孟获对蜀汉尽心尽力,收获了大量资源,蜀汉实际控制领土面积也大幅度增加。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挥师北伐是必然的,是早晚都要做的事,蜀汉的成立,本质上就是汉朝的延续,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内心想的都是兴复汉室,而曹魏属于篡权者,两者的根本利益存在冲突,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因此蜀汉和曹魏只能存在一个,身为蜀汉大臣,肯定是希望蜀汉继续存活下来,吞并曹魏,完成国家大一统,如今蜀汉只占据宜州,而曹魏占据天下十三州中的九个,越往后拖,曹魏只会越强,蜀汉只会越弱。

如果蜀汉偏安一隅,就依靠着川蜀之地的天险,任由曹魏壮大,那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就是曹魏在强大到一定程度,然后吞并蜀汉,仅仅依靠天险,最多保全蜀汉几十年,只有主动出击,才有一线生机。

另一种声音就是反对的声音,而且这部分人特别多,就连刘禅最初心中也不赞同伐魏,原因也很简单。天下已经进入三分之势,蜀汉完全可以凭借与东吴的结盟,共同抵抗曹魏,双方谁也奈何不得谁。

要是蜀汉单独与曹魏开战,在国力和军力都不占优的情况下,那就是穷兵黩武,不仅无法完成兴复汉室的梦想,还会给蜀汉百姓莫大的压力,蜀汉最终只会被战争进一步拖垮,就连百姓生活也越来越困难。

而反对诸葛亮北伐的,其中就有原宜州官员李邈,他极不赞同,不过诸葛亮凭借自身在蜀汉的威望,直接拍板,然后就抓紧筹备北伐事宜。双方谁也没有错,一方是为了蜀汉的未来考虑,一方面是为了蜀汉的国力和民生考虑。

后来就是诸葛亮五次北伐,全都无功而返,常年的战争给蜀汉百姓带来了莫大的灾厄,大量青壮年从军,或是加入粮草运输,农业生产无法保障,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蜀汉的人力和财力都巨大消耗。

李邈的狂言

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途中,重病身亡于五丈原,得知这个消息后,蜀汉全国一片阵痛,百姓都自发上街祭祀诸葛亮,还请求刘禅给诸葛亮立庙,以彰显其对蜀汉做出的卓越贡献,不得不说,虽然诸葛亮连年征战,给蜀汉百姓带来负担,但百姓还都非常爱戴这位丞相。

而刘禅作为诸葛亮的义子,平常称呼都是相父,多年相处下来,父子俩之间的感情早就已经超越君臣,完全堪比亲生父子,因此刘禅万分阵痛,为诸葛亮披麻戴孝,举行哀悼仪式,以前反对诸葛亮北伐的大臣,也都万分悲痛。

信息源:《论诸葛亮之“忠”兼及相关几个问题的辨析》沂南县监察委员会

不过这其中确实有个意外,那就是李邈,当初他就是极力反对诸葛亮北伐那批臣子中的一个,得知诸葛亮的死讯,他非但没有半分悲痛,反而仰天大笑,直呼:“苍天有眼,蜀汉有救了”。并且李邈还给刘禅上书,名为《丞相亮卒上疏》。

在这份上奏中,李邈表示诸葛亮身为臣子,拥兵自重,如狼虎视物,对国家的安危是个极大的隐患,如今诸葛亮去世,不仅国家宗族可以得到保全,同时与曹魏之间的战争也可以停止,人民为此庆祝。

这话一出,蜀国上下无不为之震动,刘禅更是怒不可遏,他随即就将李邈关进监狱杀害。单且不论李邈所说是否有道理,他的这种行为就是大不敬。诸葛亮身为丞相,在死后他不进行哀悼,反而出言诋毁,这就足以给李邈判死刑。

而且李邈也看不清形势,在诸葛亮去世后,蜀国上下都为之悲痛,就连刘禅也举行三天的哀悼仪式,足以看出刘禅是真的伤心,何况对于刘禅而言,诸葛亮还是父亲的形象,此时他上书诋毁诸葛亮,不仅不会有任何效果,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这次诋毁,也不仅仅是因为诸葛亮北伐的策略,让李邈对此反对,其实在之前,两人之间还有一点小误会,李邈很有可能是因此记恨上诸葛亮,这才选择在诸葛亮死后,上书对其进行诋毁,报复他。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就带上了李邈,而第一次北伐的失败也是因为他最得意的弟子马谡丢失街亭,按照军规马谡当斩,李邈这时候就为马谡求情,动用各种历史典故,让诸葛亮饶恕马谡一命,诸葛亮认为李邈与他政见不和,便让李邈离开北伐大军,回到川蜀之地。

结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短短八个字,就是诸葛亮的一生,为蜀汉政权操碎了心,眼睁睁看着蜀汉的一步步壮大和一步步没落,为了挽救江山社稷,完成兴复汉室的宏伟愿望,他选择北伐曹魏。

而这一决定也遭到朝中众多大臣反对,最终诸葛亮不顾众人劝解,执意北伐,历经五次,还是没能成功,病逝于五丈原,这种情况蜀汉都是在为诸葛亮哀悼,唯有李邈出言诋毁,最终他也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

0 阅读:278
梧桐呜

梧桐呜

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