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总以为自己只是年纪大了,时常觉得胃里隐隐作痛,食欲下降,有时候甚至还会黑便。起初我并未在意,以为是工作和生活压力导致,直到一次健康检查,医生告诉我:“您可能是阿司匹林引起的胃出血,得赶紧停药了!”
我愣在原地,脑海里闪过的却是这些年听到的种种传闻——“阿司匹林能保护心血管”“老年人最好每天吃一片”。它确实曾给我带来过安慰,却没想到,这片小药丸竟然差点要了我的命。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身处险境却仍抱持依赖”的现象并不少见。许多人长年吃着阿司匹林,甚至不知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它,又有多少人,正面临着与我相似的困境?
一、乙酰水杨酸的“防护罩”及其风险:谁在服用这种药物?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被广泛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那些有过心梗、脑卒中病史的患者,它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然而,这把“保护伞”也存在一定的“漏雨”风险——长期服用,尤其是自行用药者,可能面临严重的不良反应。
根据2021年《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全球约有20-25%的成年人在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每日75-100mg)预防心血管疾病。但其中许多人没有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
2022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指出,对于50岁以下和70岁以上的低风险人群,预防性服用阿司匹林的益处有限,反而可能弊大于利。
二、哪些个体应当格外注意并保持警觉呢?有三种状况是必须要思考停止用药的。
1. 已经出现胃肠道不适或出血风险高的人
症状体现:胃痛频发、胃酸逆流、感到恶心、呕吐物含血、以及排出黑色粪便等现象。
一项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的系统综述显示,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人群,其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增加了58%。对于曾罹患消化道溃疡的人群而言,其面临的危险性更是成倍增长。
激励大众踊跃接纳并落实健康倡议。
如果您已经出现上述症状,或者有胃溃疡、胃出血等病史,请立即咨询医生,评估是否停药,并考虑胃保护药物联合治疗。
对于未曾罹患心血管及脑血管疾病的健康个体而言
表现特征:外在看似健康,然而长期依赖乙酰水杨酸药物来进行“预防性治疗”。
2021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健康人群,阿司匹林预防的心血管获益有限,而出血风险显著增加。
假设1000名健康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其中可能仅有1-2人避免了心血管事件,但约有4-5人出现胃肠道出血或脑出血。
身体状况良好的成年人应避免擅自服用乙酰水杨酸来预防心脏及血管疾病,是否采取药物治疗需依据医生的危险度评价来决定。
年纪超过七十岁的长者
老年人血管脆性增加,出血风险本身就较高,而阿司匹林进一步加重这一风险。
2022年一项由《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的研究指出,70岁以上无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死亡率未明显降低,但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显著增加。
对于七十岁及以上的长者,若未罹患明确标记为高度危险的心脏血管疾病,应当考虑再次审视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三、医生建议与实用指南:阿司匹林到底该怎么用?
清晰界定适用情况:避免擅自服用药物。
阿司匹林适用于哪些类型的个体?
经历过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疾病等状况的病人。
经过评估确认罹患心脏血管疾病几率偏大(例如糖尿病并发高血压、高血脂等状况)的病人群体。
哪些个体不适宜?
大量人群目前还未碰到心血管疾病的困扰。
胃肠道溃疡或出血倾向者。
长久考量费用与回报的比率局势
提倡每年实施一回周全的身体检查,涵盖血液常规检查、凝血能力检测、胃部内窥镜检查等项目,以评判药物使用可能带来的风险。
医生会根据您的病史、年龄、体重、其他用药情况等,决定是否继续服用阿司匹林。
服用药品时应牢记的关键注意事项。
切莫在空腹状态下摄取药物,以降低对胃部内壁产生的刺激性影响。
在需要之时,可采取联用质子泵阻滞剂(比如泮托拉唑等),用以维护胃部黏膜健康。
四、面对“停药恐慌”:走出误区,科学管理健康
众多人士一旦听闻“终止服药”的字眼,便会忧虑起心血管健康隐患的上升。其实,盲目停药和盲目服药一样危险。核心在于合理判断并采取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方案。
如果您已经停药,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应立即就医。
维持同医疗专家的联络,按时对身体各项健康数据进行跟踪检测。
调整生活习性,涵盖管理血压值、血糖水平、脂质含量,戒除烟瘾并限制酒精摄入,加之适度身体活动,方能切实有效地从源头上削减心血管疾病隐患。
小小的阿司匹林,让人爱恨交加。它既是锋利的刃器,也是潜藏的爆炸物。关键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如何正确使用它。对所有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的人们来说,请记住:健康的生活,从科学决策开始。别让药物成为负担,也别让恐慌阻碍了希望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