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关清朝水军名将施琅的影视剧层出不穷,其中以《施琅大将军》最具有代表性。
在这部影视剧作品中,施琅被塑造成为国家统一做出突出贡献的大英雄,其英勇与忠诚也得到了集中体现。
但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施琅的形象和影视剧中塑造的结果却完全不同,很多人都将他看作和洪承畴等人一样的贰臣。
那么施琅为何没有出现在《贰臣传》中,他的功过又该如何评价呢?
施琅不入《贰臣传》的原因在乾隆年间,为了体现清政府对忠君思想的重视,皇帝命人编修了一部《贰臣传》。
其中收录了为清王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前明官员,意在提醒后人不要背弃臣节,连洪承畴这样的重臣也都不能例外。
但施琅作为南明隆武帝和郑成功的旧将,却没有被收入《贰臣传》,这也成为了之后历史学者热议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两点原因。
首先是施琅在隆武帝和郑成功麾下供职的经历,被清廷刻意抹去了。
在清政府的官方资料中,对施琅早年经历的记录只有一句“明总兵郑芝龙部下左冲锋”,之后其作为郑志龙的部下一同降清就显得合情合理。
虽然历史上的真相并非如此,施琅实际上是在郑志龙之后独自降清的,但在春秋笔法的掩饰下这些细节就被忽视了。
此外在《泉州府志》等地方性资料中,记录“唐王建伪号福州,以为左冲锋”的字样。
在这里清廷没有承认福州隆武政权的合法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施琅自然也就算不得明朝臣子,其也不能和洪承畴一样被列入《贰臣传》了。
事实上这种记录在清廷史料中并不罕见,刘国轩,冯锡范等人都被记录为伪武平侯和伪忠诚伯。
这说明了清政府对于隆武政权的一贯态度,他们对隆武政权尚且如此,对郑成功更是不予承认。
因此施琅在官方口径中更像是弃暗投明的贼将,并不是典型的贰臣。
而清廷之所以会对施琅的投降经历如此粉饰,主要是因为其确实为清廷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让施琅获得了康熙帝的高度评价,乾隆也不好让祖父钦点的猛将在面子上难堪。
施琅的功绩施琅为清廷做出的最大贡献无疑是收复台湾。
在清朝建立之初,清廷虽然控制了大陆地区,并在康熙初年平定了三藩之乱,基本稳定住了局势,但由于满族士兵不擅长水战,导致他们无法抵挡郑成功对东南沿海的攻击。
为了防止郑成功从近海获得补给,清政府不得不将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大举内迁,并制定了十分严格的海禁政策。
这对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也让清朝的海上贸易往来趋于断绝。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康熙在平定了三藩之乱后便将矛头指向了郑成功。
但此前清政府针对澎湖列岛发动的数次进攻都无功而返,施琅也曾经在老对手刘国轩身上吃过败仗,这让康熙缺乏足够的信心。
在审视了清廷群臣之后,康熙还启用了施琅作为收复台湾的主将,这次康熙还派出了主战派官员姚启圣为施琅提供后勤支持。
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清政府终于打造出了一支有着不俗战斗力的水军,有了收复澎湖列岛和台湾的能力。
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水军由铜山出发,趁着风力东渡台湾海峡直逼驻守澎湖列岛的刘国轩。
在经过了激烈的战斗后,施琅成功击败了这位老对手,这让清军得以紧紧扼住了台湾岛的咽喉,留守台湾的郑克塽知道大势已去,只好选择投降了清廷。
在施琅投靠清廷的时候,郑成功为了威慑下属杀死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这让他和郑氏政权结下了血海深仇。
但在郑克塽投降后,施琅不但没有大开杀戒,甚至还主动去到郑成功的庙中祭拜,表达了对郑成功收复台湾功绩的肯定。
他这种大公无私的处理方法促进了台湾政局的稳定,康熙也对施琅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
在台湾收复之后,清朝的版图得以继续扩大,更关键的是清朝的东南沿海地区终于有了发展的稳定条件,并为适当放开海禁提供了基础。
因此康熙对于施琅的功绩非常认可,将其作为清代武将的标杆,这样的人自然不会被列入《贰臣传》。
施琅对台湾政坛的影响收复台湾之后,清廷官员对于台湾的处理方法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分歧。
部分官员认为台湾孤悬海外,百姓尚未完全开化,没有开府管理的必要。
但施琅则认为台湾对大陆地区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对于台湾的管理也能够杜绝海盗的滋生,便上表希望康熙能够将台湾纳入清政府的正式统治范围。
在施琅和其他官员的努力下,康熙最终批准了施琅的方案,并派遣施琅前往台湾进行治理。
他的这一举措促进了台湾和闽粤地区的文化交流,并在台湾建设起了完善的政治体系,这对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施琅在台湾执政时也将大片农田归入自己名下,然后将其租赁给佃户们耕种,这些“施侯租田园”的面积,甚至达到了台湾已开垦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
这种中饱私囊的做法对台湾的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也是我们需要看到的。
而且为了杜绝海盗问题的出现,施琅还制定了一个特别的政策,即大陆来台人员不得携带家眷,这样他们就不能在台湾站住脚跟,自然就没有做海盗的基础。
在这种政策的影响下,几年后台湾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这对于台湾的发展也产生了负面作用,好在其继任者及时纠正了政策,才避免了问题的扩大。
写在最后从历史发展的层面来看,施琅收复台湾并力主将其纳入清政府统治范围的做法显然是有着积极历史意义的,这一举动明确了台湾与中国的关系,更增进了两岸的文化交流。
近年来针对施琅的口诛笔伐一般停留在狭义的民族主义视野中,尤其是民国时期人们对于施琅反叛汉人,投靠满人的做法深恶痛绝。
但如今的多民族视域下,这样的理念也是落后和片面的。
尤其在如今的两岸形势下,否认施琅更有可能造成舆论的负面影响,这也是需要注意的。
参考资料: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制造施琅:媒介记忆视角下历史人物的形象变迁》,施凉凉著作,2016年6月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