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灭亡后,王子携王后逃亡大漠,1400年后繁衍出汉人的“劲敌”

翟峰梦琪说事阿 2025-02-21 08:58:55

大家应该都晓得商汤灭掉夏桀的那段历史故事。那么,商汤一直以来都被视作一位仁君,可他到底有没有真的把夏朝的皇族全都斩尽杀绝呢?要知道,夏朝那可是大禹亲手建立起来的王朝呢。就算夏桀犯下的罪行实在是不可饶恕,可怎么着也得给大禹留下点血脉传承下去吧,毕竟大禹对于夏朝而言意义非凡。

事实上,在鸣条之战结束以后,商汤确实未曾对夏桀的后人展开追杀行动。那这就不禁让人好奇了,夏桀的后人究竟去了哪里呢?他们会不会是沦为平民了?

大禹建国

大禹成功治理了天下九州的洪水,要知道,在当时,洪水泛滥成灾,给天下百姓带来了极大的苦难呢。而大禹挺身而出,不辞辛劳,历经诸多艰难险阻,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措施,最终成功将洪水制服。正因为如此,天下的百姓们那可都是对大禹极为敬重和感激,纷纷对他进行歌颂赞扬,就没有不夸赞他功绩的呢。

在那个时候,挑选皇帝可不是按照“子继父业”这种常见的模式来进行的哦。当时所采用的是禅让制呢,就是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把帝王之位让给有贤能的人。

在古代,皇位的传承往往有着一定的标准和依据。一般来说呢,谁要是功劳特别大,所积累的功德又很多,那他就更有资格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啦。就好比大禹,在当时,洪水泛滥成灾,给百姓们带来了极大的苦难。可大禹呢,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坚韧的毅力以及卓越的领导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治理洪水的艰巨任务当中。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最终成功地治理好了洪水,让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也正因如此,在那个时候,大禹当上下一任皇帝基本上就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事情啦,就好像这事儿已经是板上钉钉,没什么可争议的了呢。

在古时候,像尧舜那样的帝王呢,他们所统治的范围其实只是一小片区域哦。而到了大禹那个时候就不一样啦,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他的足迹遍布了九州万方呢。要知道,九州万方那范围可广啦,几乎涵盖了中原大地的好多地方。就因为大禹不辞辛劳地去治理洪水,解决了大家面临的大难题,所以中原大地上的老百姓们都对他特别地敬仰呢,都把他当作了不起的大英雄。

大禹以他所在部落的名号,成功建立起了一个规模极为庞大的部落联盟,这便是众人所熟知的夏朝啦。在当时,夏朝有着极高的威望,九州大地之上的各个地方的人们,纷纷前来向大禹进献贡品,表示臣服呢。

大禹建立了夏朝,不过在他自己看来,觉得并没有做出什么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大事呢。他心里可能想着,不就是国土面积相较于之前扩大了一些嘛,好像也没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可不管他自己怎么想,事实上呢,夏朝确实是在他的手中建立起来了。

在大禹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打算把皇位通过禅让的方式传给另外一位有才能的人。可这事儿呢,大禹的儿子心里头可就老大不乐意啦,毕竟在他看来,这皇位或许自己也是有想法的呢。

这事儿究其根源,得怪到大禹头上呢。为啥这么说呢?在大禹之前,其他人都没产生把整个天下和自己所在的部落联系到一块儿的这种想法。所以呢,以往每当老皇帝退位的时候,新皇帝和老皇帝的那些后人之间,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矛盾争端啦,就是因为之前没有那种把天下和部落紧密关联起来的情况。

不过夏朝的情况就有所不同啦。你想啊,要是大禹依照以往禅让的方式,把皇位让给了其他人,那大禹的儿子可就面临一个难题了。难道就让他从此当个普普通通的人吗?这对他而言,似乎确实不太公平呢。

在那个时期,大禹完成了诸多功绩之后,其子启采取了一系列较为强硬的手段,硬是从原本有可能继承大禹之位的伯益那里,将皇位给夺了过来,从而成为了大禹的继承人呢。就从这时候开始,以往实行的禅让制便彻底成为了过去式,而世袭制呢,则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启了新的传承模式啦。

世袭制存在着一个优点,那便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由于对皇位展开争夺而引发的种种争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不存在世袭制这种传承方式的话,那么每到要确定新一任皇位归属的时候,各方势力恐怕就会为了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展开激烈的角逐,而这种角逐大概率就会演变成战争。毕竟皇位所代表的权力、财富等各种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各方都想将其据为己有。可一旦爆发战争,那造成的破坏可就太大了,无数的生命会消逝,社会经济也会遭受重创,从整体来看,真的是非常不划算的一件事。所以说,世袭制在减少皇位争夺争端这方面,还是有着它的作用的。

不过呢,世袭制其实是存在缺陷的。怎么个缺陷法呢?就是按照这种制度来继承皇位的人,很有可能既没有什么才能,品德方面也不行,压根就不具备做皇帝的资格呢。就拿夏桀来说吧,他就是一个品德很糟糕的人。

夏桀之乱

夏桀实际上是颇具才干的。你想啊,要是他没什么本事,怎么敢一次次地出兵去打仗呢?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他每次出兵打仗居然还都能够取得胜利。从这方面来看,就足以说明他在军事等方面还是有着一定能力和才干的呢。

夏桀在打仗方面其实有着不错的表现,然而呢,他却一味地穷兵黩武。这可就苦了夏朝的老百姓啦,让百姓们遭受了诸多的苦难。再说说夏桀出兵去攻伐这件事,他可不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利益去做的,完全是出于自己的一己私欲呢。就比如说吧,他极为宠爱的妃子妺喜,就是通过打仗缴获而来的。

在那个时候,夏桀率领着军队去攻打有施氏部落呢。要知道,有施氏部落的实力和夏桀相比可差得远啦,根本就没办法与之抗衡。面对夏桀强大的攻势,有施氏部落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把部落里的牲畜以及族中的女子都交了出来,以此来向夏桀表示屈服。而在这些被交出去的女子当中,就有一位名叫妺喜的,她可是被大家称作第一美女呢。

话说夏桀在将妺喜带回皇宫之后,就完全沉浸其中了,整天都在后宫里流连忘返呢,把大把的时间都耗费在了后宫之中。

在夏朝的时候,夏桀作为君主,他的手下有两位大臣,一位名叫终古,另一位是关龙逢。其中,终古担任的是夏桀的太史令这一职务。那时候,终古注意到夏桀表现得极为懒惰,这种情况让他十分担忧。于是,终古就多次去提醒夏桀,苦口婆心地劝告他,一定要把国家社稷的事情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上,毕竟国家的兴衰存亡可都系于此呢。然而,令人无奈的是,夏桀对于终古的这些劝告,压根就听不进去,完全没把终古的话当回事儿。

夏桀在位之时,为了能有一位贤能之人来辅佐自己,终古便承担起了在全国范围内寻觅有能耐之人的重任。经过一番努力找寻,还真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伊尹呢。

话说伊尹,他来到了夏桀所在的皇宫之中。伊尹一心想着能为国家的治理出份力,于是就向夏桀大力推荐以仁治国的方略,在他看来,这仁政若是施行开来,那对整个国家、对百姓可都是大有益处的。可谁能想到呢,夏桀对伊尹所说的这些话压根就不放在心上,完全当作没听见一样,就那么无视了。伊尹满心的热忱一下子就被浇灭了,又气又无奈,最后干脆直接转身就走了,离开了这让他失望的皇宫。

没想到的是,夏桀听完伊尹所说的那些话以后,心里头满是不服气的情绪。于是呢,他又让人把伊尹给叫了回来,接着十分嚣张地宣称:“我和百姓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太阳和月亮的关系那样。要是没了太阳的话,那月亮可也就没法存在啦,得跟着一块儿消失咯。”

在那之后,伊尹被商汤给请回了自家这边。而终古呢,也选择去投奔商汤啦。这两人,把相关的事情讲给了好多人听呢,这传播范围可广了,就连夏国的那些老百姓,也都知道了这件事儿。

在夏国,当百姓们知晓夏桀竟然说出那样离谱的话后,心里的火气腾地一下就冒了起来,那真是气到了极点。他们情绪激动地指着高悬在天上的太阳发起了誓,态度无比坚决地表示,哪怕夏桀就如同这天空中耀眼的太阳一般,可即便如此,他们也绝不退缩,甘愿和这所谓的“太阳”一同走向毁灭,哪怕是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呢。

商汤注意到夏朝的子民对夏桀的憎恨程度居然达到了相当高的地步,在他看来,这无疑意味着合适的时机已经来临了。于是,商汤精心撰写了一篇专门用于征讨夏桀的檄文,通过这篇檄文来表明反抗夏朝统治的立场以及罗列夏桀的诸多罪状等。在檄文完成之后,商汤便果断地发起了一场旨在反抗夏朝统治的战争,由此正式拉开了与夏朝对抗的大幕。

在历史上曾发生过这样的情况,自从有施氏献出了妺喜从而得以幸免于难这件事之后,就如同开启了一个效仿的先例一般,其他的各个部落纷纷照着做了起来,纷纷向相关方送来了众多的美女。

话说当时,岷山氏给夏桀送来了一对双胞胎美女呢,一个叫做琬,另一个叫做琰。这俩美女一来,可不得了,很快就把夏桀的注意力全都给吸引过去了。就因为这样,原本深受夏桀宠爱的妺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办法见到夏桀了。

在那样一个特定的时机下,伊尹想出了一些办法,最终成功见到了妺喜。伊尹此次前来是带有重要目的的,他希望妺喜能够充当内应的角色,以便在后续商汤举兵讨伐、消灭夏朝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而妺喜呢,在听完伊尹的请求之后,丝毫没有犹豫,很干脆地就答应了下来。

夏氏出逃

在鸣条之战结束之后,夏朝的局势可以说是一落千丈,已经呈现出大势已去的态势了。这个时候呢,伊尹出面了,他向妺喜发出了邀请,希望妺喜能够和他一起去投奔商汤。然而呢,妺喜并没有接受伊尹的这份邀请,而是选择了拒绝。

话说夏桀,当他察觉到自己所率领的军队差不多都被消灭光了的时候,那心里可慌了神儿啦。于是,他赶忙就想着要带着自己的妃子赶紧逃走,好躲开这危险的局面。可等他急匆匆地赶到后宫一看呐,好家伙,这后宫里竟然一个人都没有啦,空荡荡的,就只剩下他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别提多狼狈了。

就在夏桀打算挥剑自刎的那个关键时刻,妺喜赶忙上前拦住了他。要知道,当时的情形那可是十分危急的,夏桀自觉大势已去,满心绝望之下才想要自我了断。可没想到,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妺喜竟然没有离他而去,依然坚定地守在他身边。夏桀一看到妺喜如此不离不弃,顿时激动得眼眶泛红,热泪止不住地就流了下来。这对于身处绝境的夏桀来说,无疑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温暖的光亮,心中的感动那是难以言表的。而接下来呢,局势已经无法挽回了,夏桀和妺喜最终一同沦为了商汤的俘虏,他们的命运也就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裹挟进了这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

商汤在处理夏桀的事情上,考虑到妺喜的因素,并没有直接将夏桀处死哦。而是做出了把夏桀发配到一个较为偏僻的地方的决定,这个地方就是南巢。而妺喜呢,也选择跟着夏桀一同前往南巢去了呢。

在那个时候,夏桀已经没有了外在的威胁啦。可奇怪的是,夏桀的儿子居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而且呢,夏桀后宫之中那众多的妃子,都是各个部落进献过来的美女,也全都不知去向了。这情况可真让人疑惑不已,他们究竟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事实上,她们无一例外,全都跟着夏桀的儿子淳维一同往北方逃窜而去了。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她们在特定的形势下,选择了追随淳维前往北方,从而开启了后续未知的行程与发展。

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叫淳维的人,他带着自己父亲的那些妃子们一路向北而去,就此开启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时光悠悠流转,一晃就过去了一千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淳维与那些妃子们不断繁衍后代,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发展,他们的后人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相当庞大的游牧民族呢。而这个民族,后来就被人们称作“匈奴”啦。

据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记载,匈奴这个民族,他们的先祖乃是夏后氏的后代呢,其中有一个人叫做淳维哦。

对于汉人而言,这简直就如同天方夜谭一般,完全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超乎想象的事情呢。

在经历了周朝统治的中原地区,像这样的事情那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哦。要知道,中原地区有着一套完整且被大家所遵循的伦理规范,人们做事都是有相应准则的呢。可匈奴那边就不一样啦,他们可没有这些严格的伦理约束哦。想想看,他们这种情况,不恰恰和当年淳维的行事做派是相符的嘛。

0 阅读:12
翟峰梦琪说事阿

翟峰梦琪说事阿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