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毛泽东之歌》停播始末:传唱十年,张春桥却内心不安

盼烟谈历史 2023-02-22 18:24:05

中国有句古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说的是不到最后关头,一个人的最终品格很难表现出来。

提起张春桥这个名字,很多人会想到历史课本上下的结论:特殊时期"四人团队"的主犯。

在那段特殊的历史岁月里,他依仗毛主席的信任,打击了一大批比他资格更老的干部群众,连后来的国家主席华国锋都不在他眼里。

可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得志便猖狂的人物,竟然也有为了一支歌曲背负沉重思想负担,日夜不能安坐的日子,而且对方还不是毛主席这样的前辈大人物,仅仅是和自己相差一岁的同行。

《毛泽东之歌》的诞生和流传

1941年,在延安抗日的共产党根据地,毛主席作为核心领袖的地位已经确立,由此出现了不少歌颂赞美他的文艺作品,包括几十首歌曲,这之中就有张春桥写作的《毛泽东之歌》,歌词全文如下:

"密云笼罩着海洋,海燕呼唤暴风雨。你是最勇敢的一个,不管黑暗无边,夜雾茫茫,从不停息你战斗的号召,从不收起你坚强的翅膀。在南方,在北方,从中原,到边疆,你响亮的声音,鼓舞着斗争中的人民,温暖着受难者的心。

敬爱的毛泽东同志,我们光荣地生活在你的年代,学着你的榜样,跟着你的火炬,走向光明幸福的新世界。敬爱的毛泽东同志,你是胜利的旗帜,光明的象征,我们光荣地生活在你的年代,学着你的榜样,跟着你的火炬,走向光明幸福的新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第一首歌颂毛主席个人的歌曲,而且单就文字水平可论,不失为一篇不错的作品。

可是为什么偏偏要正在抗日高潮的1941年,国家名义上的领袖还是蒋介石的情况下,张春桥要起头写这么一篇歌词呢?

况且当时共产党统治区域内,集体领导和民主氛围还是比较浓厚的,无论到访延安的外国友人,还是当地普通老百姓,都能感受到共产党上下干部之间、党员群众之间平等团结的风貌,和国民党统治区的蒋介石个人独裁形成了鲜明对比。

答案可能要在张春桥个人经历上寻找。在当时中国识字率不高的情况下,张春桥中学毕业的出身属于不折不扣的"文化人"。

在前往延安之前,他曾经在上海待过几年,以文化写作为生,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时间里他也和国民党的中统特务有过接触。

不过此时的张春桥仍然属于坚持民族大义的小知识分子,他并没有留在上海追随国民党,而是在1938年来到延安,在隐瞒和国民党特务联系事实的情况下,加入了坚决抗日的共产党阵营,从事抗日宣传工作。

创作《毛泽东之歌》的时候,他正担任《晋察冀日报》的主编。当时共产党内知识分子受到苏联影响很深,而恰恰苏联的斯大林正是领袖崇拜的爱好者。

在为斯大林鼓吹宣传的众多苏联文学家当中,领头的就是文学大师高尔基,他的一篇著名的散文诗《海燕》,结尾名句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很难说张春桥是不是看到高尔基在苏联的崇高地位和优越生活,而产生了通过吹捧"领袖"来吸引目光的想法,但是这首《毛泽东之歌》无疑带动了一批歌唱毛主席作品的问世。

经过《团结就是力量》作曲者卢肃的谱曲,张春桥的《毛泽东之歌》在解放区开始传唱开来,由于群众对于毛主席发自内心的尊敬,这首歌很受当时年轻人的欢迎,甚至在一些地方开始专门教授这首歌曲。

在1941年到1951年的十年时间里,这首歌经久不衰,说明它在艺术水平上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果的。

直到建国初期,各地学校、城市里开大会,这首歌曲往往成为首选曲目,风头之盛,甚至盖过了后来上了人造卫星的《东方红》。

有消息说,当时在北京的外国留学生也喜欢上了这首开朗、舒畅、带有西方风格的颂歌。

专家批判,作者不安

《毛泽东之歌》在客观上取得的成功并没有让张春桥获得更多的好处,新中国成立之后,他随军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上海,担任《解放日报》的领导。

在抗日战争时期,尽管毛主席本人并不热衷个人崇拜,但是为了对抗蒋介石"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独裁主张,共产党方面仍然有意识地想要凸显毛主席的领袖才能,《毛泽东之歌》也没有受到共产党阵营内部知识分子的太多非议。

1950年中央广播电台举办的"评选听众最喜爱的歌曲"活动中,《毛泽东之歌》还成功登上第二名的位置,可见普及率是相当的高。

然而在建国初期,破旧立新的大背景之下,各种批判、政治运动层出不穷,文化领域作为"思想改造"的重点关注对象,自然也不能幸免。

在1951年2月1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上,出现了这么一条标题《略谈歌颂毛主席的歌曲创作》,作者是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周巍峙,同时也是志愿军军歌《打败美帝野心狼》的作者。

也就是说,作者不仅来自文化界行家里手,还是个领导。在文中,十年以来,一直为人喜爱的《毛泽东之歌》受到了点名批评。

对于共产党政权为什么不同于前朝历代封建政权、以及为什么能够从蒋介石手里夺取江山的问题上,无论是毛主席还是其他信仰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都提出来一个重要的概念:"人民"。

如果没有人民的支持,共产党绝不可能从陕北的一个角落,打败有着世界第一强国援助、又继承了中华民国法统的蒋介石;更不可能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用"小米加步枪"击败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

而建国初期开展的历次文化改造,就是要肃清旧知识分子来自于封建阶级、资产阶级中的个人主义倾向、脱离人民高高在上的形象。

1951年时,蒋介石已经败退台湾,全国基本上完成了统一,毛主席作为全国最高领袖的形象深入人心,知识分子也有了安定而自由的氛围讨论新时代的文化改革方向。

歌颂毛主席的文化作品,作为文艺领域的改造标靶,自然会受到重点关注。周巍峙这篇文章,主要是论述把领袖和人民结合在一起,必须正确认识领袖与群众的关系,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严肃批评了只见领袖、不见人民的现象。

普通群众毕竟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创作的颂扬毛主席作品大多出自自身淳朴的情感,能够选用的词语也相当有限,对这些歌曲进行文艺上的专业批判实在有点强人所难。

在列举了一些群众自己创作的歌颂毛主席作品当中普遍的"大救星"、"恩人""爹娘"等陈词滥调之后,周巍峙又举出陕北民间诗人孙万福"高楼大厦平地起,蟠龙卧虎高山顶"的例子,说明"高楼"、"平地"、"卧虎"、"高山"就属于体现领袖和人民联系的好例子。

周巍峙接下来把矛头对准了张春桥的《毛泽东之歌》,毕竟张春桥也是文化人,对于他的标准,自然要比老百姓更加严格一点。

周巍峙不仅批评《毛泽东之歌》中的海燕形象过于孤立凸显领袖,没有体现人民的伟大作用。

还从曲谱上着手,评为受到"宗教赞美诗"的影响,"曲谱平淡,感情沉郁,带有感伤的成分""从整个思想情感来看,却和现在人民的距离很远了。"

由于共产主义对宗教采取严肃的批评态度,这首曲子被牵扯上"宗教"色彩,对方以志愿军军歌作者的身份、又从多个专业角度进行评述,着实让张春桥难以回应。

张春桥低头刊登答复

此时的张春桥还在上海负责宣传工作,当上了《解放日报》的社长兼总编辑,对于前辈加领导的批评,张春桥前思后想,经过一个月后,终于选择也在《人民日报》上刊登回复。

回复内容为:

"今天读到《人民文艺》第八十七期所载周巍峙同志《略谈歌颂毛主席的歌曲创作》一文。我完全同意他对我和卢肃同志合作的《毛泽东之歌》的意见…经过整整十年,每当听到人们还在唱这支歌时,内心实在不安,它成了我的一个精神负担,并且一天比一天沉重。…"

张春桥不仅全盘接受了周巍峙的批评意见,语气虚心诚恳,还在末尾主动提出,由人民广播器材厂停止发行已经灌好的《毛泽东之歌》唱片。

人民日报的"编者按"则写道:"这个歌曲,除人民广播器材厂停止发行外,各地广播电台应即停止播送。"——无疑这个意见是受到了某位高层领导的肯定。

至此,流行一时的《毛泽东之歌》迅速从各个地域销声匿迹,张春桥总算可以卸下一个心头包袱,在上海继续摸爬滚打。

文/李清宇

0 阅读:27
盼烟谈历史

盼烟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