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病逝,上海市委建议丧事从简,贺家反对:她是中央直管干部

风城春史呀 2024-12-11 09:31:52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84年,贺子珍同志走完了坎坷不平的一生,而她逝世之后,她的后事怎么办,骨灰放在哪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于是,上海市委组织部的同志找到了贺家人商量,按照上海市委的意思是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等,但贺家对其中一项安排表示反对,说道:“她是中央直管干部”。

在贺家的坚持下,上海市委只好上报中央请示,那中央又是如何决定的?哪一项安排遭到了贺家的反对?

长征途中受伤

1947年,贺子珍带着子女回到了十年的中国,但因身体原因长时间住在哥哥贺敏学上海家中,后来陈毅元帅主政上海,便将其接到了自己在上海的住所休养。

贺子珍的病根还要从1934年4月的长征路上说起,当时红军准备从黔西南向敌人兵力空虚的云南行军,途中突然遭到了国民党飞机的机枪扫射和轰炸。

此时,贺子珍和其他同志急忙照顾老同志和伤病员防空,等敌军一轮袭击过去,贺子珍抬头发现离她不远处,有个担架暴露到敌军的视野中,担架上受伤的钟赤兵。

紧接着,敌机第二轮轰炸袭来,尽管十分危险,贺子珍还是不顾个人安危,朝担架冲了过去,扑在了钟赤兵的身边,等密集的轰炸结束,钟赤兵得救了,但贺子珍却倒在了血泊之中。

经过医生的检查,发现她身上有17处弹片,通过一系列手术将其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了,但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只能取出一部分弹片,但深层的弹片无法取出。

刚苏醒过来的贺子珍,用轻不能再轻的声音询问钟赤兵受伤没有,还不让其他同志将她受伤的消息告知毛主席,而毛主席得知在之后,看着虚弱的贺子珍,不免流下了眼泪。

就这样,贺子珍带着伤痛走完了长征路,但身体里弹片的折磨让她痛苦不堪,这也是她1938年离开延安前往苏联的原因之一。

但是医生发现嵌入她头部,背部的弹片已经被头骨,肌肉包围,长在一起了,已经没有办法取出了,再加上贺子珍在苏联经历过的种种不幸,他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一直不太好。

葬礼规格

回国之后,毛主席也十分关心贺子珍的身体,多次写信询问病情,但由于她的身体一直太大的起色,组织便安排她到上海休养,当时上海的医疗条件最好。

历史的年轮转到了1959年,7月的一天,在庐山开会的毛主席听完曾志所说贺子珍的情况后,动情的说了一句:“我也想见见她,毕竟是十年的夫妻。”

就这样,毛主席和贺子珍秘密见了一面,此时他们已经22年没有见过一面了,而贺子珍刚见到毛主席的一刻,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时间有些恍惚,不知道该说什么,一直在哭。

短短的90分钟见面,二人都感慨良多,谁也没有想到,这次会面之后二人再也没有见过面了,这一别竟然成为了永远,但这次之后,贺子珍对庐山特别眷恋,之后三次她都曾上山休养。

后来,组织还为在上海,江西休养的贺子珍安排了专门的医护人员,本以为会有所好转,但1976年伟大领袖和导师的毛主席与世长辞,贺子珍又遭到了重大打击。

贺子珍得知之后,心情极度低落,一连两天都没有睡好觉,两天之后,情绪稍微平稳了一些,但搬了一把藤椅,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关于毛主席的新闻,而且一看就是一天。

1979年,贺子珍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还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可没想到,平日里在其他地方从未流泪的贺子珍,刚到中南海毛主席卧室直接大哭起来,或许睹物思人,紧绷的情绪再也控制不住。

自此以后,她就在北京住了下来,也趁此机会治病,但住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北京吃东西不习惯,她执意回上海,组织也不好挽留,安排专机送她回上海。

1984年,与病魔斗争五年的贺子珍,病情极急剧恶化,此时的她呼吸急促,十分虚弱,而得知贺子珍病重的女儿李敏一家,还有哥哥贺敏学一家急忙赶了过来。

贺子珍溘然长逝几天后,上海市委的同志来找李敏,贺敏学及其家属商量后事安排,他们认为葬礼规格从简,也不开追悼会,同时她的骨灰放在龙华烈士陵园。

对于丧事从简每个人都没有异议,但贺家认为贺子珍是中央直管干部,上海只是代管,而且她唯一的女儿在北京,将其骨灰放在龙华烈士陵园并不合适。

几番交谈下来,上海市委感到事关重大,不敢擅自做主,只好请示中央,而邓公得知之后立马做了批示,中央领导人都要去送花圈,而且骨灰要放到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

贺子珍的一生既有慷慨激昂的战斗岁月,但更多的独自难熬的悲苦日子,她为中国革命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也流尽了身上最后一滴血,同样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阶段陪伴了毛主席十年。

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世纪》杂志,贺小平/口述 沈飞德/采访 杨之立/整理,姑姑贺子珍的沉寂岁月

0 阅读:17

风城春史呀

简介: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