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原本当时计划建国后开展首次大授衔典礼工作,也就是世人皆知的“开国大授衔”。然而,当时因为抗美援朝、外患四起等等原因,因此“开国大授衔”被暂缓推迟。
一直等到1955年之时,我国终于举行了首度“开国大授衔”仪式。据历史资料记载,当时新中国一共授衔了一千多位开国将帅。而在授衔时,亦是发生了很多“让衔”的感人故事,此事亦是深得毛主席的认可和赞赏。
不过,亦是有2为将军嫌自己的军衔太低,甚至发生了“争军衔”一事,随即引起不好影响。那么,这2位将军的最后走向和结局又会如何呢?
第一位对自己军衔颇有微词的是王必成将军,众所周知王必成乃是粟裕大将的老部下。于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粟裕将军因一些无心小事受到严厉的错误批判。
当时很多人站出来跟风批评粟裕,就连他昔日的一些老部下也出面指责他。但是,在那样风声鹤唳、险象环生的局势下,王必成等少数人却坚持为粟裕力证清白。
由此可见,王必成的性格有多么耿直不屈。除此之外,在1955年的开国大授衔时,被授开国中将衔的他认为军衔太低,毕竟他曾在“解放战争”时期立下诸多赫赫战功。
特别是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中,王必成率麾下第6纵队第一个攻上孟良崮的山头,成功击毙国军名将张灵甫,为此次大战立下头等功劳。而王必成正是因为此战而名扬天下,亦是狠狠震惊了蒋介石。
在1955年的大授衔时,他认为按照自己的革命资历和战功,不该授衔太低。于是他立即找老领导反映此事。最后经过调查,组织认为给他授予中将衔是最为合适的。原因是他在红军时期只担任副师级干部,抗战时期亦是只担任副团级干部,无法符合上将军衔。
得知原因的王必成无话可说,亦是释怀了接受了此事。晚年时的他兢兢业业,担任过军委委员、武汉军区司令等要职。于1989年3月之时,77岁的王必成老将军病逝。
第二位在开国大授衔时争军衔的是王近山将军,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王近山有一个外号叫“王疯子”。脾气耿直、火爆的他极其擅长率部打仗,曾率部打出了很多罕见、且漂亮的大胜仗。
他被誉为二野的“朱可夫”,跟陈锡联被并称为“二野两朵花”。虽然王近山擅长率兵打仗,但是一生没少挨批评。据悉,王近山每次立功后都会犯错、受批判。因此按整体情况而言,他亦是无法被授予上将。
开国大授衔时,虽然他诸多不满,但是最终亦是接受了此事。不过在他被授予中将衔后,没想到之后又犯了一件大错事。
当时他和妻子因感情破裂而提出离婚,结果其妻子一怒之下写信告到了中央。此事很快惊动毛主席,而他私生活里的个人作风问题,更是让毛主席十分震怒。
最后,王近山不但被降为大校,而且还被开除党籍,被下放到河南农村劳动改造。前途尽毁的王近山悔不当初,好在后来许世友出面关照,才让他在南京军区谋得一个副参谋长职位。1978年的5月10日时,年仅63岁的王近山在南京去世,一生经历实在令人为之唏嘘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