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泪成河——隋炀帝醉心奢靡享受,建都开河西巡,诛杀重臣

雁玉历史 2024-10-27 04:41:10
建都开河西巡

中国古代有两大挙世矚目的工程,一个是万里长城,一个是大运河。这两大工程给中国人增了不少光,而建造这两大工程的决策者却背负了千载骂名。不能说秦始皇和隋炀帝是冤枉的,尽管他们的出发点有所不同,但都是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于是民心丧尽。秦朝仅仅存在了15年,隋朝也不过存在了38年,民心向背是这两个王朝同样短命的根本原因。

营建东都

仁寿四年(604),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他是个喜欢追求奢侈豪华的皇帝,登基后第二年就下令在洛阳旧城的西边建造一座新的都城,仍由宇文恺主持规划、设计,由杨素负责监督。

自南北朝以来,南方的土地得到很大开发,经济发展很快,北方需要的大量稻米、物资都从南方调入。而隋朝的首都长安城,位于帝国的西北,路途遥远,位置偏僻,物资调运比较困难,同时也不利于对帝国东方以及南方的控制。为了加强中央对南方和东方的控制,隋炀帝才决定以洛阳为东都。

杨素和宇文恺知道隋炀帝的爱好,也想在他面前显示自己的才干,每个月征调20万人服役,而且监工严厉,使得建造速度快得惊人,偌大一个新都前后只用了十个月时间就完工了。

在营建新都的同时,隋炀帝又命令宇文恺、封德彝等人在洛阳城西建造显仁宫和西苑。显仁宫周围有十余里,所需的木材、石料都是从江南、五岭以北地区运来的,光一根柱子就得用上千人拉。当时的车轮用铁毂穿车轴的眼,因为东西太重,没走上一两里路,铁毂就磨坏了。

由于更换的铁毂太多,需要数百人携带铁毂随行,一天至多能走二三十里。路途中累死、病死、砸死的民工不计其数,遍地都能见到白骨,路上装运死人的车子络绎不绝。西苑周围有二十多里,苑内有山有湖,水中堆起蓬莱、方丈、瀛台三座仙山,山上建有亭台楼阁。

湖的北面有一条龙鳞渠,渠水曲折流入湖中,沿渠修建了16个别院,建筑得都非常华丽,每院由一个妃子主管。到了秋天,树木凋零,有人就用彩绫剪成花叶,挂满树枝。

到了冬天,又有人赶紧把池沼中的冰凿掉,用彩绸剪成莲叶荷花浮在水面上,仿佛四季如春。苑内还饲养着各种珍禽异兽,供杨广游猎、观赏。晚上,杨广经常带着几千名骑马的宫女,吹奏着乐曲,到西苑游览、夜宴。

血泪成河

隋炀帝还是一个十分好动的皇帝,喜欢到处巡游,他在位十几年,在京都待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四处游玩上了。

当年杨广率领隋军灭掉南陈后,曾在江都当了十多年的总管,南方的美丽和繁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南北路途的遥远也让他吃尽了苦头。如果能在水上开通一条道路,就会方便多了。

为了便于到南方游玩,杨广一当上皇帝,就在大业元年(605)下诏征发一百多万民工,从洛阳西苑到淮水南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开通一条运河,名叫“通济渠”。

同时又征发十多万民工,疏通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的一条邗沟(从山阳到江都)。这样,从洛阳就可以直接坐船到江南了。

开凿运河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动用大量民工,动辄几百万人,男人不够用就拉女人充数,每次被征发的民工都有一半以上的人累死或病死。由于运河连修多年,劳动力都被抓到修河工地上,田地没有人耕种,种了庄稼也无人收割。

在正史里已经很难找到当年人民如何受苦受难的具体记载了,但有一些留在野史和民间传说中的故事,应该说还是有参考价值的。隋炀帝开掘通济渠时,整个工程由尚书右丞皇甫议负责,大业元年(605)三月动工,八月就交付使用,为了抢进度,累死了几十万民工。

据说当时有个叫麻叔谋的大将,也被找来监督民工挖运河。他长了满脸的大胡子,人们都叫他“麻胡子”。此人生性歹毒,烈日下民工中暑倒地,他见了也不管是死是活,上去就是一顿皮鞭。谁要敢不听话,当即处死。

相传这个麻叔谋还喜欢用小孩的心肝做下酒菜,常常派心腹去抢老百姓家的婴儿,吓得附近的百姓都把孩子藏起来,或者送到外地去。谁家的小孩哭闹不止,大人就会吓唬他说“麻胡子来了”。后来传来传去,“麻胡子”成了“麻猴子”、“马猴子”、“大马猴子”,这就是用“马猴子”吓唬小孩的民间风俗的来历。

运河修成后,隋炀帝得知麻叔谋民愤太大,又怪他擅改河道,就找了个借口把他杀了,扔进河里祭河。

巡游江都

东都建成后,正好从东都到江都(今江苏扬州)的运河也完工了,隋炀帝迫不及待地下令去江都巡游。

为了准备这次巡游,隋炀帝早早地就派人造好了上万条大船,专供隋炀帝和皇后乘坐的大龙船高45尺,长200丈,上下四层:上层是宫殿和朝堂;中间两层有120个房间,全都装饰得金碧辉煌;下层住着宫内侍从。出发那天,皇帝的龙船在前,后边跟着宫妃、王公贵族、文武官员坐的几千条彩船,为了耀武扬威,又准备了很多卫兵和武器帐幕,足足也有几千艘小船。这些加起来有上万支船,在运河上一字排开,规模好大,船与船首尾相接,加起来竟有二十多里长。

运河两岸早就修好了柳树成荫的御道,八万多人拉着这些大船缓缓行进,还有两队骑兵夹岸护卫,场面极其壮观。到了晚上则是另一番景象,灯火通明,好似白昼,鼓乐喧天,热闹无比。

隋炀帝这支巡游的队伍规模有20万人,随行并不会携带大量的粮草,他们平常的吃喝,都要沿途的百姓提供,这些皇亲国戚,贵族都是吃山珍海味,很多的老百姓为了给皇帝“献食”,都是举全家之力,筹办东西,很多人弄得倾家荡产,而这些贵族常常吃不完,剩下很多,他们就直接在岸边掘个坑埋掉。

隋炀帝到了江都,嫌当地的宫室太过轩敞,缺乏逶迤曲折之趣,就在观音山上建了一座新楼。这座楼布局别致,精巧无比,楼上幽房密室,错杂相间,重门复户,巧合回环,人入其中很快就会目眩神迷。

隋炀帝在江都整整闹腾了半年,玩腻了也玩累了,这才沿着运河又耀武扬威地回到东都。从这以后,隋炀帝活着自我地虚荣中,几乎每年都要四方出巡。隋炀帝在位期间曾经三游江都,还有两次巡游塞北,又亲临河右,三至去了涿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还。每次出巡,都耗资巨大。

能工巧匠

大业三年(607),隋炀帝带领五十万大军北巡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当时去榆林的路很不好走,隋炀帝就下令征调了十几个郡的民工,修筑通往榆林的驰道。隋朝驰道的规格要比秦朝驰道高出许多,秦朝驰道宽50步,而隋朝驰道宽100步。这条驰道又有很长一段是在太行山上开凿出来的,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又不知死了多少民夫。

此次出巡,宇文恺随行。隋炀帝还是一个好大喜功的帝王,非常崇尚秦始皇,也想干出惊天动地的事情来。到了榆林,他让宇文恺留下来督建长城。这条长城西起榆林,东到柴河(今山西平鲁县),工程浩大,花费无数,先后两次调集了120万民夫,总算把长城修起来了,但死者过半。可是长城修成后,却被隋炀帝抛到脑后。

巡游塞外是一件苦差事,但有了能工巧匠宇文恺,隋炀帝就可以免受风餐露宿之苦。他特地为皇帝建造了一座能活动的行宫,称为“观风行殿”,下有轮轴,可以行走,还可以随时装拆,殿中可容纳数百人。

宇文恺还为隋炀帝制作了一个行城,这个行城周长2000步,行城的主体是用木板搭建的,在用布蒙上遮住,布的表面再画上彩画,同时这个行城上还搭建了观台、望楼,一一具备。沿途的胡人见了,以为这是神功,远远地跪伏叩头,不敢上马。

到了榆林后,隋炀帝准备在这里接见突厥的启民可汗等人。北方的少数民族大多住帐篷,隋炀帝就让宇文恺给他设计了一顶特大号的帐篷,借机炫耀隋朝的强大和先进。宇文恺实在聪敏,很快就把大帐篷设计了出来,里面能坐几千人。

见了这顶亘古未见的帐篷,还有那座能活动的宫殿,那些部落酋长们都觉得无比神奇,争着献出牛羊驼马几千万头。

可汗除草

隋炀帝不满足于在榆林接见启民可汗等人,他觉得这样并不过瘾,还想径直进入突厥境内,炫耀大隋的实力。

但隋炀帝又担心此举会引起启民可汗的惊恐,于是隋炀帝提前派遣武卫将军长孙晟出使突厥,去传达他的旨意。

启民可汗接到隋炀帝的诏书后,把他所属的部落酋长几十人都召集起来,来与长孙晟相见。

长孙晟看见启民可汗的牙帐中长了一些杂草,很不雅观,就想让启民可汗亲自除掉,以示对朝廷的敬重。

但是这话不好说出口,长孙晟就故意指着杂草问道:“这草一定很香吧?”

启民可汗不知道长孙晟的意思,于是凑上前来闻了闻,耿直地摇头说道:“一点儿也不香。”

长孙晟借机正色道:“古代天子巡幸诸侯的领地,当地的诸侯王都要亲自洒扫,修整御道,这样子可以显示对天子至诚崇敬之心。而现在您的牙帐内杂草丛生,我还以为是留着的香草呢!”

启民可汗这才恍然大悟,连称罪过,赶紧拔出佩刀,亲自把牙帐中的杂草除个一干二净。

启民可汗的这个举动带动了本部族的显贵和其他部族的人,他们都对隋朝皇帝的驾临高度重视起来,全体突厥人一起出动,学可汗的样子除去杂草,修建了一条长达三千里的御道,从榆林北境一直通到启民可汗的牙帐前。隋炀帝得知这是长孙晟巧言的结果,对他更加赞许。

诛杀重臣

隋炀帝率众进入突厥境内,突厥人对这位越境来访的隋朝天子表示欢迎,而杨广则表现得异常大方,一挥手就赠送给启民可汗两万匹绸缎,成为中国历史上对外捐赠最大的手笔。他还举行盛大宴会,让随行的艺人表演歌舞、杂技,以夸耀大国的文化和富有。隋炀帝如此慷国家之慨,早就引起了一批老臣的不安。

杨广此次北巡前,下诏征集艺人随行,高颎上奏反对,杨广心中不悦,但对这位功高位显的老臣也不好驳斥,只是不听而已。下朝以后,

高颎对太常丞李懿说:“北周的宇文赟因为喜爱歌舞而亡国,前车之鉴不远,怎么可以重演呢?”礼部尚书宇文弼、光禄大夫贺若弼等人也对杨广的做法表示不满。

有人把高颎的话密告给隋炀帝,隋炀帝给他安了个诽谤朝政的罪名,将这位67岁的老臣处死,他的所有儿子都被发配边疆。同时被杀的还有宇文弼、贺若弼。高颎等人被杀后,朝野上下顿时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敢直言进谏了。杨广杀高颎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杨广平定南陈时,见了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就迷上了,想纳为己有。

当时身为长史的高颎却说:“武王灭殷,杀掉妲己。今平陈国,不宜取丽华。”

于是下令把她杀了。

杨广知道后,恶狠狠地说:“我将来会报答恩公的!”他的“报答”就是要了高颎的命。

虚假繁荣

隋朝时,西域很多小国的胡人都到张掖来做买卖,吏部侍郎裴矩奉命掌管此事。裴矩知道隋炀帝喜好远游,就留意探询西域各国的山川地理和风俗人情等,撰写出了三卷本的《西域图记》,另外还制作出了西域地图,上面标明了西域所有重要的地点。

《西域图记》送到隋炀帝的手上后,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裴矩又告诉他,西域小国的商人们秘密送来很多诚恳的书信,翘首盼望成为大隋的臣属,只是由于突厥、吐谷浑的压制,他们才无法入隋朝贡。只要出兵灭掉吐谷浑、突厥,那些小国就会从属于大隋,从此戎狄、华夏融为一体。裴矩的话说得隋炀帝热血沸腾,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功绩就大大超过了秦始皇和汉武帝。于是,他一面出兵攻打突厥、吐谷浑,一面让裴矩用金钱引诱西域的商人来隋贸易,命令西域商人所经过的地方郡县要殷勤招待,走的时候还要给予很多赏赐。大业六年(610年)正月十五,隋炀帝在洛阳端门盛演百戏,迎接西域各国的酋长。端门周围600步之内的人都要穿上漂亮衣服,跳舞的人身穿女人服装,用珍贵的羽毛做佩饰,总共有三万多人。

歌声和器乐声通宵达旦,几十里以外的地方都能听得见,灯火照耀天地,如同白昼一般。就这样足足闹腾了一个月。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盛行起来的。

为了欢迎西域商人来洛阳做买卖,隋炀帝又下令装点市容,要求店铺整齐划一,帷帐盛丽,珍宝充积,人穿华服,就连卖菜的地方也要铺上用昂贵的龙须草编成的席子,街道两边的树木全都披绸挂缎,装扮得五彩缤纷。

​西域商人从酒店门口经过,酒店老板主动上前邀请,吃饭喝酒都不要钱,还撒谎说:“我朝富裕,客人吃饭向来都是不收钱的。”这种人为制造的虚假繁荣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无谓地消耗了国家财力,只是博得了胡人的几声惊叹。但时间一长,胡人就看出了破绽,他们不解地问:“中原也有好多衣不蔽体的穷人,为什么不把这些布给他们做衣服,却用来缠树呢?”

0 阅读:11

雁玉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