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颂·丝衣》整理

斐然飞 2025-04-07 11:56:37

《诗经·周颂·丝衣》

先秦·佚名

丝衣其紑,载弁俅俅。

自堂徂基,自羊徂牛。

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丝衣:神尸所穿的丝质白色的祭服。

紑(fóu):洁白鲜明貌。

载:借为“戴”。

弁(biàn):古代贵族戴的鹿皮帽子。

俅(qiú)俅:形容冠饰美丽的样子。一说恭顺貌。

堂:庙堂,或以为即明堂。

徂(cú ):往,到。

基:通“畿(jī)”,门内、门限。

鼐(nài):大鼎。

鼒(zī):小鼎。

兕(sì)觥(gōng):犀牛角做的盛酒器。

觩(qiú):形容兕觥弯曲的样子。

旨酒:美酒。

思:语助词,无义。

柔:指酒味柔和。

吴:大声说话,喧哗。

敖:通“傲”,傲慢。

胡考:即寿考,长寿之意。

休:美誉,一说指福禄。

丝绸祭服白又净,戴冠样式第一流。

从庙堂里到门内,祭牲用羊又用牛。

大鼎小鼎食物满,兕角酒杯弯一头,美酒香醇味和柔。

不喧哗也不傲慢,保佑大家都长寿。

《诗经·周颂·丝衣》是一首祭祀的乐歌。

这首诗首先在服饰描写上独具特色,“丝衣其紑,载弁俅俅”,细致地描绘了祭祀者所穿的丝质衣服和戴的帽子,展现出庄重华贵的形象。

在语言方面,简洁而富有节奏感,如“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节奏明快,富有韵律之美。

其主题围绕祭祀活动展开,通过对祭祀场景、祭品、祭祀者服饰等方面的描述,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福佑的虔诚之情。

诗中所传达的祭祀文化,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宗教信仰和祖先崇拜的重视,是研究古代宗教礼仪和社会风俗的重要资料。

总的来说,《诗经·周颂·丝衣》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诗经》中的经典之作。

2025年4月6日 农历乙巳蛇年三月初九 星期日 阴

完成“学习强国”等十项任务。

早晨,完成“每日幸运签”、“春日领花束”、“春日踏青去”、“文学创作大会”、“分享相册里最美的花”头条活动。晚上,完成一篇美篇和一篇头条文章,美篇和头条文章是每篇《诗经》整理。

#春日踏青去#我领到了春日踏青攻略:苍山十九披云雪,洱海千帆载月归。

文学创作大会#上联:兰馨桂馥家庭美,下联:竹翠松青岁月甜。

#文学创作大会#:岁月悠悠体健安,寿松傲立岁华欢,福泽深厚身常泰,喜伴良辰梦亦甜。

#文学创作大会#:在时光的角落,酒瓶兰静静伫立。它那独特的茎干如酒瓶般圆润,撑起一片翠绿的生机。细长的叶片似绿色的丝带,随风轻舞。它用坚韧诠释生命之美,让每一个注视它的人,心生温暖与希望。

#分享相册里最美的花#蕉芋,似绿野间的精灵,宽大叶片如翠玉折扇,轻摇着夏日的浪漫。它的花朵似烛火,点亮了乡村的宁静角落。根茎饱满,藏着岁月的馈赠,在时光里书写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0 阅读:0
斐然飞

斐然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