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朱镕基自曝“黑历史”:曾因出言不慎,被开除党籍20年

方圆文史 2025-01-30 14:04:51

1988年4月25日,朱镕基在上海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详细说到了自己的人生履历,其中特别提到一点,在1958年初,他曾因“出言不慎”,被开除了党籍,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他的党籍才得以恢复。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朱总理所说的“出言不慎”,究竟所说何言?

翻开朱镕基总理的简历我们可以看到,他是湖南长沙人,1928年10月出生,他从小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47年从湖南省立一中毕业后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就读。

除了学习成绩优异外,朱镕基还是一个追求进步的新青年,进入清华大学后不久,他就参加了学生运动,并参加了由我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1949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启了他的革命生涯。

朱镕基在清华完整度过了四年的时光,这四年来,他一边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一边积极参与我党领导的革命活动,并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1951年,朱镕基从清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东北工业部计划处工作,任生产计划室副主任。

当时,担任东北工业部计划处处长的是柴树藩,后为袁宝华,此二人都是老革命,而且都曾担任过国家计委副主任的职务,其中,袁宝华同志还曾担任过中国人民大学党组书记、校长职务。

不过,朱镕基并未在东北工业部计划处待太久,1952年冬,东北人民政府撤销后,他就随时任东北局委员、副秘书长马洪,东北工业部副部长安志文等同志到了国家计委工作。

初来乍到的朱镕基先是被安排到燃动局管电,不久后又被调到工业综合局任组长,负责综合处的日常工作。之后,朱镕基又被调到了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张玺身边任秘书。

张玺也是在1952年后才被调到国家计委工作的,在这之前,他正在河南任省委书记,被调到国家计委工作后,历任专职委员、副主任、党组书记。

张玺同志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后来检查出患有癌症后,朱镕基便同时兼任了国家计委机械工业计划局综合处负责人。还不到三十岁就被委以重任,足以看出组织上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然而,就在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1957年,“四大”运动开始了。

作为国家计委党组领导的秘书,朱镕基当时被同志们要求给党组提意见。见“躲”不过去,朱镕基就在局里讲了几分钟的话,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出言不慎”。

事实上,最初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朱镕基提的这些意见是很不错的,但没过多久,“风评”就变了,不但他提的意见被搁浅,就连他自己也被划成了“右派”。

1958年初,朱镕基被撤销了国家计委机械局综合处副处长职务,行政降两级,并开除党籍。

尽管受到撤职降级、开除党籍处理,但他还是继续得以留在国家计委工作,要知道,这在当时那种环境下,这样的处理无疑是非常“宽容”了。对此,朱镕基总理后来回忆说:“我想是因为国家计委的领导和同志们对我十分了解吧!”

从1958年到1969年,朱镕基一直国家计委工作,虽然不是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但也没有被下放,使他可以继续为党工作。但这只是暂时的,1970年,他还是被下放到了国家计委“五七”干校劳动,时间长达五年之久。

在农村劳动的这五年,可以说是朱镕基总理一生中较为重要的五年。在这五年里,他干了许多此前没有干过的活儿,不仅磨炼了意志,更使他对农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他日后走上领导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组织上终于纠正了朱镕基的问题,并恢复了他的党籍和职务。

当时袁宝华同志正担任着国家经委副主任的职务,在得知朱镕基的问题解决后,便要他回国家经委工作,后历任国家经委燃动局处长、综合局副局长。

朱镕基在国家经委工作了8年之久,一直做到了国家经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1987年后,朱镕基被调到上海任职,历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而之后的故事我们就都很熟悉了,文史君也就不一一赘述了。

反观朱镕基总理在“四放”期间所谓的“出言不慎”,其实准确来说应该是“直言不讳”。

在他3分钟的讲话中,提到这样一句:“国家计委应由集体商量做决策,不能由少数人或一个人说了算”。毫无疑问,这句话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在当时那样的历史背景下,这句本来毫无问题的话,却变得有问题了。

但即便因此受到了处理,朱镕基总理也从未后悔过,因为在他看来,只要是有利于党和国家的事情就要说出来,即使错误地处理了他,也从不计较。

勇于担当、光明磊落、为国为民、不计个人荣辱得失……这便是朱镕基总理一生最好的写照。

0 阅读:1
方圆文史

方圆文史

文史专栏作家,历史文学研究爱好者,历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