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百团大战的彭老总,为何会因此役受责?

拐蚂拐 2024-07-12 04:57:21

百团大战,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八路军于华北对日寇发起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战役。

自1940年8月下旬,至1941年1月末,八路军前后投入105个团逾20万兵力,鏖战日军逾20万、伪军15万余,对敌人给予了有力打击。

然而,历史课本没有告诉我们,作为百团大战的总指挥,彭老总却多次因为这一场著名的战役,遭到了责难与批评。

延安整风时,因为百团大战,彭老总被批评过。

七大召开之前的华北工作座谈会,很多人又就百团大战的事情,对彭老总作出了批评。

到了后来的特殊时期,又有人将百团大战拿出来说事,用于攻击彭老总,称这是政治上的阶级投降主义,是军事上乱来的冒险主义。

这一场著名的抗日战役,为何频频被批?

这其中,又有哪些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

为什么是彭老总

按常理说,百团大战是八路军打的,如果要对功过进行赏罚,那首先要找的,就应该是八路军的总司令,然后才是副总司令、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等人。

那么,为何在我们的印象中,百团大战几乎就是与彭老总直接划等号呢?

因为在开战前夕,朱老总刚刚奉命前往洛阳与卫立煌进行会晤,以解决国共之间的合作问题与纠纷问题。

而八路军的总参谋长是叶剑英元帅,但他一直都在重庆,辅助周恩来总理处理外交上的繁杂事务。

总政治部主任原先是任弼时,但他在延安另有工作,为了方便对外宣传,后来就以王稼祥兼任该职。

因此,八路军总部负起前线军事指挥重责的,其实就是彭老总与副参谋长左权。

百团大战是彭老总定的计划,也是他下达的进攻命令,因而百团大战的得与失,自然就可算是他的功与过了。

而在筹备发起这场大战的时候,彭老总也确实犯了一个原则上的错误——上报了作战计划,但没有等到回复,就直接开打了。

在作战程序上的这道硬伤,就使得彭老总授人以柄,他在后来的回忆录中,也自己提到了这个事情,他说自己这个做法确实是不对的。

当然,如果只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彭老总就要频频遭批,那倒也不至于,也不合理。

那么,百团大战的背后,又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事?

这就该从百团大战发起的时机、动机说起了。

日寇的野心

侵略的本质,是什么?

说白了,侵华日寇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抢中国的钱、抢中国的粮、抢中国的物资、抢中国的资源。

为了更快达成目的,1939年3月份的时候,日寇的师团级以上都接到了最高命令,要他们想办法自营自给。

如此一来,鬼子们为了加快掠夺,就不断地对华北进行大规模的“扫荡”,不断增修铁路与公路,企图步步为营,割裂蚕食各个抗日根据地。

为什么?

因为在鬼子眼中,华北被他们视为“承担培养与补给战斗力任务”与“供给国家所需战略资源”的战略要地。

到了1941年,日本更是制定了《华北资源三十年国土开发计划》,意图进一步掠夺我们在华北的铁矿、煤矿等重要资源,要将我们的华北打造成他们的工业基地。

而在军事方面,日本也将华北视为最重要的战争基地。

为什么?

因为鬼子的野心很大,他们想先打下华北,然后以此为根基在中国大陆建立“南北准备态势”,北可攻苏联,南可打美英,说直白点就是想在华北“以战养战”。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迁,也使得日寇的这个野心愈加膨胀,侵略步伐迈得愈加迅速。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之后,美英在欧洲的压力骤升,为了加大自身的战争筹码,美英与德意都在拉拢日本。

想要拉拢日本,就要想办法满足日本的利益诉求。

日本的最大利益诉求,显而易见,就是要掠夺我们。

因此,日本眼看美英德意都要巴结自己,自然也就狮子大张口,要求他们断绝掉对中国的军事援助。

而在当时,我们共有三条主要的接收外援物资的通道,分别是法国控制的中越边境、英国控制的滇缅公路、苏联控制的西北。

1940年6月,当德军攻入法国的时候,日本趁机也向法国施压,要求法国关闭中越边境的运输路线,法国连投降都怕来不及,哪还敢与日本争?直接就封锁了中越边境线。

与此同时,日本又向英国施压,并于香港九龙边界屯兵,威胁英国“必须尊重日本”。

得,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还真乖乖就范了,于1940年7月中旬与日本达成协议,将滇缅公路给封锁了,封锁时长为三个月。

很明显,日本与英国或许都觉得,收拾我们中国只需要三个月就够了。

与这些外交手段同时进行的,是日寇对我们进行的强大侵略攻势。

1940年6月中旬,就在德军打进巴黎的同一天,日寇进占了我们的宜昌。

为什么要占领宜昌?是因为日本觉得,此地向来都被称作“三峡门户”、“川鄂咽喉”,并且距离重庆只有不到500公里,一旦在此建立据点,就可直接剑指蒋介石的大本营,意图以此施压,逼降蒋介石。

为了更进一步逼迫蒋介石,日寇在占领宜昌之后,不断对重庆进行轰炸,且是有针对性地轰炸蒋介石的官邸等重要建筑。

在这一刻,抗战的前景似乎显得格外灰暗,国民政府内普遍沮丧,很多人都感觉到,似乎已经撑不下去了。

面对世界格局的巨变,面对宜昌的失守,面对越来越多投降倾向的冒头,毛主席与朱老总都分别发表了讲话,毛主席在《中央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中明确指出:“中国的一部分动摇分子,在这种增加了压力与增加了的困难之下,必然更加动摇起来,走上对敌投降的道路。”

所以,在这样的时机下,八路军应该要做点什么,也必须要去做点什么,以提振国人的抗日信心。

故而,在1940年7月22日,彭老总在战役预备令中提到:“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投降危险也更加严重,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破坏敌人进攻西北的计划...争取时局好转,这是目前严重的政治任务。”

所以,这就是要发起百团大战的时机与背景。

当然,从事后来看,这其中其实也有一些情报误判,因为八路军曾截获密电,说是有一路日寇即将进攻西安,意图切断延安与华北之间的联系,所以彭老总才会说到“破坏敌人进攻西北的计划”这一句。

鬼子要攻西安,这确实是它们的原定计划之一,但在看到欧洲战场的形势之后,鬼子又改了主意,转而将主力持续向南输送。

因而,彭老总后来在回忆起百团大战的时候,也曾说过自己的决策下得太着急了,战役发动的时间还是过早了一些,应该等到敌人的兵力更加分散些了再动手,那这场战役的效果将会更大,我们的伤亡也不会造成那么多。

大战的动机

最大的动机其实就是打鬼子,但显然,这个说法太笼统了。

说得细一点,大战的最主要动机,其实就是为了破坏正太铁路交通线。

所谓“百团大战”,是以这场战役的兵力规模而命名,其实这场战役最开始的名字,是叫做“正太路破袭战”。

正太路,指的是正太铁路,所谓“正”,是指清朝时期的正定府,这是位于河北中部的一处地名,所谓“太”,指的就是太原,鬼子占领了这条铁路之后,将其改称“石太铁路”,即河北石家庄至山西太原的铁路命脉。

这条铁路,就如一把尖刀,直直横中插入太行山脉,将我们两个主要的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与晋察冀)硬生生从中切开,严重阻碍了我们的敌后行动。

正太铁路被鬼子占了之后,就成了他们的补给线,他们可以源源不断地经此为深入山西腹地的鬼子运送物资,我军的各个将帅们,早就想着要把它给破坏掉了。

破袭正太铁路的构想,最早于1940年春的时候就已提及,所有的将帅们都很支持这个做法,毕竟破坏交通线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日常拿手的事情。

只不过这一次要搞破袭,彭老总的动作是要比往常大得多的,因为他最初的打算,就是要动用二十多个团的兵力进行作战,搞一次大破坏。

1940年8月8日,彭老总再次下达战役行动命令,决定由八路军总部指挥,于8月20日统一发起进攻。

而这,就是百团大战发起的动机,就是要搞正太铁路。

而原先预计的20多个团,怎么打着打着就打成了上百个团呢?

杨尚昆后来在回忆起百团大战的时候,曾这么说过:“各地吃尽鬼子‘囚笼政策’的苦头,都想打破鬼子的封锁,争相踊跃参战,事后一统计,参战的单位就超过了一百个团。”

当然,这里边是把一些地方部队都给算上了,因为八路军彼时的战力构成,大抵就是由主力兵团、地方武装、民兵游击等构成,并且这个“团”的标准也是大小不一,有些大团人多,有些小团其实只有数百人。

但不管怎么说,百团大战的第一个阶段,即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我们主要以交通破袭为主,便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因而当需要报道宣发的时候,左权等将领们觉得对于如此大规模的战役来讲,“破袭战”这样的叫法不太好听,最终就商讨了一个“百团大战”的名号。

大战的持续

在第一个阶段,百团大战取得巨大胜利,这对于全国军民来讲,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极大地振奋了所有人的抗战信心。

所以我们才会说,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因为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在抗战情绪极为低迷的时刻,在国民政府有了和谈幻想的时刻,是八路军稳定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决心。

由此,战役转入了第二个阶段,时间为1940年9月10日至1940年10月5日,八路军对交通线两侧的日军据点展开了攻势。

而百团大战所造成的我军主要伤亡,也是出现在这个阶段,因为这战役越打越有些控不住,战争形势与毛主席所规划的“敌后战场以游击战为主”的战略路线背驰了,这已经是奔着正规战与攻坚战性质去了。

如今看来不堪一击的碉堡与据点,彼时却是挡在八路军面前的一只只凶猛的拦路恶虎,八路军出现了很大的伤亡。

因此,这就是很多人批评彭老总的另外一个原因,林彪在后来就曾因这个问题向彭老总骤起发难,称彭老总老是想着要去“打大战”,不想与毛主席好好合作。

八路军这次超前规模的出击,也引起了鬼子的极度重视,他们紧急从华东、华中集结重兵,沿着正太铁路的两端出发,对沿途的八路军与游击队等我军武装进行“大扫荡”。

与此同时,被打急了眼的鬼子们怒火攻心,在“大扫荡”的同时,又施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使得许多老百姓丧命于他们手中,八路军总部对此紧急下达了反“扫荡”的作战计划。

而这,就是百团大战的第三个阶段,即1940年10月6日至1941年1月24日。

由于百团大战的战役规模与战斗时间,都远远超出根据地的补给能力,使得我军消耗过大,战役后期已成疲态,无法再对鬼子实施有力的打击,进而使得根据地遭到了严重的摧残与破坏,很多根据地的生存空间被鬼子进一步压缩,陷入了重重困难。

因此,这也成为了很多人批评彭老总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他们认为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提早暴露了实力,引起了鬼子的极度重视与疯狂报复,使得根据地陷入困难局面,因而对彭老总生出诸多不满。

过早暴露实力,这是不可否认的,但如果说怕被鬼子报复就不打了,那这个逻辑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难道我们不去打鬼子,鬼子就会放过我们么?不存在的。

另一方面,过早暴露实力同样也引起了国民政府的重视,虽说国民政府早在1940年初就有了一些针对新四军的阴谋计划,但谁都难说得清楚,蒋介石在这场战役之后不久就对新四军痛下杀手,这其中是否也有百团大战的一些因素掺杂其中。

得与失,怎可偏

或许正如彭老总的政治生涯一样浮浮沉沉,人们对于百团大战的评价也是高高低低,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百团大战的评价问题,就显得格外复杂。

但或许,它不应该那么复杂,在缕清了百团大战的背景与动机与经过之后,每个人心中都对这场战役有了自己的见解,看法或许不同,但功过是非其实没那么难判定。

功是功过是过,胜利是辉煌的,问题也是存在的,这并不冲突,两方面都不应该被遗忘,也不应该只看到其中一面。

彭老总确实是犯了错误,在将作战计划上报之后,没有等到回电,就直接下令开战了,而且战役规模由上报的20多个团,发展至105个团投入战斗,这里边的出入还是很大的。

彭老总自己也说过,战役发起的时间还是过早了,如果再熬上几个月再发动,或许效果会更好一些,但历史没有如果,一个人再怎么用兵如神,也终究无法预判到所有的事情。

但这场战役是有必要的,针对正太铁路的破袭战,不仅是基于八路军在敌后生存的需要,也是要打破鬼子“以战养战”策略的必要手段。

这场战役也是有成效的,在内外大环境的影响下,国内出现了一股投降妥协的倾向,中国极度渴望需要一场胜利,来振奋全国军民的抗战决心,百团大战做到了。

所以对于百团大战,杨尚昆曾在回忆录里如此说道:“后来有些人批评百团大战,说它暴露了我们的力量,使敌人集中兵力来对付八路军,减少了对国民党军队的压力,这也是事实。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百团大战。”

这才是实事求是,百团大战的辉煌胜利不容质疑,但问题也确实是存在的,两方面都不应该被遗忘,不应该只看到其中的一面。

至于那些说百团大战引起敌人疯狂报复,因而使得根据地困难重重,这逻辑是站不住脚的,怕被鬼子报复,难道就不打了?

只能说,鬼子一直都想对我们斩尽杀绝,百团大战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

当然,鬼子终究是鬼子,亿万华夏先烈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这片热土,鬼子是站不住的,哪只脚踩进来,哪只脚就得被打断。

1 阅读:128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09

用户18xxx09

5
2024-07-31 10:20

致敬彭总,像极了普通人民大众,但正是人民大众,使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

拐蚂拐

拐蚂拐

后来,渐渐地没有了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