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6个一字跌停后,上市公司浙江富润同时触发了两个强制退市条件,一是连续20个交易市值不足5亿,二是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
市值退市加面值退市,浙江富润的股价定格在了0.42元,接下来,就是停牌静待证监会走摘牌手续了。
每一个退市公司都是一台“收割机”,浙江富润割了多少,已经无从计算了,严格说来,它已经跌了4年了。
2021年,浙江富润股价曾高达15元,而之后就一路单边下跌直到现在,区间跌幅超过97%,恐怕没有人安全下车。
也有媒体测算了最近连续16个跌停对股民的打击力,得出的结果是户均亏两万,难怪浙江富润的股吧里一片哀嚎。
不过,亏得惨的也仅只是股民,在已经几乎被大家遗忘的角落里,有人却赚了好几亿,或者毫不夸张地说,浙江富润的今天就是拜他们所赐。
2024年4月,浙江富润被证监会行政处罚,处罚原因是2020-2022年财务造假,而造假的主角就是“赚了好几亿的他们”。
浙江富润的崩盘也就是从他们造假开始的。
不过,要讲清楚他们的故事,还得从浙江富润的前世说起。
1982年,浙江诸暨收到了一批来自香港同胞捐赠的针织设备,虽然是二手的,但都是欧洲产的好东西,地方领导看得爱不释手。
为了把这堆好东西用起来,县工业局勒紧裤腰带拨出了10万元巨款,办起了诸暨国营针织厂,这就是如今浙江富润最早的前身。
虽然是国企,但由于管理层锐意改革、经营得力,很快发展成了当地的纺织龙头之一,还被列为浙江全省国企改革的典型。
不过,与针织厂同时代的其它国有企业却大多都不行了,于是,针织厂就担当起了救死扶伤的重任,开始兼并其它濒临破产的厂子。
很神奇,一连兼并了20多家地方企业,行业还各不相同,但都救活了,针织厂也就变成了一家围绕纺织为中心,兼营商贸、化工、医药等的多元化企业。
业务多了,再叫针织厂就不合适了,于是更名富润集团,1994年,又把纺织等相对赚钱的业务单独打包设立了浙江富润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现在的浙江富润。
设立浙江富润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市,彼时IPO名额是按指标分配的,浙江富润作为全省典型,拿指标自然不在话下。
1997年,浙江富润作为上交所第70家公司成功登陆A股,还同时戴上了“浙江诸暨第一家上市公司”、“A股第一家纺织上市公司”两个帽子。
上市之后的浙江富润营收倒也逐年稳定增长,不过,一直都是增收不增利。
比如1997年IPO时的营收约8000万,净利润约1600万,到了2006年,营收已突破5亿,但利润却只有800多万。
为了改善业绩,浙江富润2008年开始拓展钢管加工业务,并很快成为公司第二主业,2010年营收就突破了10亿。
不过,仍然是增收不增利,这让国资控股股东开始思考企业机制的问题,于是,浙江富润启动了国企改制。
国企改制就是国有改民营,浙江富润作为上市国企,当然就要公开征集受让对象,不过,评选条件相当苛刻。
2011年,征集结果出炉,只有一家公司合格并报名参与,就是富润集团的管理层出资组建的公司,也就是说,浙江富润相当于是以MBO的形式完成了改制。
然而,国企变成民企之后还是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好像还不如之前了,2014年起,浙江富润不但营收下滑,还开始出现亏损。
这一亏,股东们慌了,大家一商量就开出了并购的药方。
当时正值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爆发的时候,精准营销成为一大热点,于是,经营了30多年传统业务的浙江富润选中了数字营销。
2017年,浙江富润以12亿的高价收购了一家叫泰一指尚的网络广告公司,之所以说高价,因为被收购标的净资产才3亿,溢价率300%。
这一买,浙江富润的账上立刻多了8个亿的商誉。
当然,从账面上来看,收购的数字营销业务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营收从2016年的8亿飙升到2019年的31亿,利润也从猛增到了4.8亿。
浙江富润很欣喜,以为买到了宝,就陆续把传统业务纺织、印染、钢管加工等全部剥离出了上市公司。
谁知,一切都只是表面上的繁荣,增加的营收里,相当一部分都是应收账款,根本就没拿到现钱。
然后2020年随着数字营销的热度褪去,眼看连表面的繁荣都没办法维持了,财务造假的动作也就开始了。
不过,即使造假也不没能掩盖住数字营销业务的颓势。
浙江富润营收进一步大幅下滑,而之前挂在账上的应收账款也由于收不回而计提成了信用损失,于是浙江富润开始巨亏。
2020-2023年,浙江富润累计亏损了21亿,其中,计提的应收账款损失就高达11亿,计提的商誉损失达8亿,而真正的业务亏损其实只有两亿。
正是因为亏得太离谱,浙江富润引起了监管机构的注意,而证监会一查,财务造假也就被揭露了出来,而“赚了好几亿的他们”也就跟着现形了。
造假的主谋正是被收购的网络广告公司泰一指尚的两个大股东,二人一手策划、组织了连续3年的虚假业务,累计虚增营收7个多亿。
也正是在造假期间,二人疯狂减持,把当初出售股权获得的股份差不多都变现了,粗略计算赚了至少4亿。
造假情节很恶劣,不过,按照游戏规则,二人得到的惩罚只能是罚款500万,每人250万,也就洒洒水。
而浙江富润则因造假搞臭了名声,谁还敢跟你合作业务,于是,数字营销业务一落千丈,而原来的传统业务又早就被剥离了,失去了经营能力,股民哪还敢信你呢。
于是,都没等2024年的年报出炉,股民就先把浙江富润抬出去了。
记得2021年的时候,浙江富润正面临利润亏损、股价下跌,媒体记者上门采访,时任董事长对记者说了这样一句话:
“上市公司不能只讲利润收入,只关心股价市值,也要讲责任和情怀。”
如今,浙江富润真的没有利润和股价市值了,至于责任和情怀,可能如今被关在浙江富润里面的一万多股民才有发言权。
C.D Key
必须让他们全部吐出来,不吐出来就抄家抄族!!!
无观彼岸 回复 04-16 09:13
假如那个套现4亿的人是你,,,
pog33
造假不犯法。
凌辉
骗局
houzaimen
怪不得年年不分红。
快乐大力哥
我买的东方通也开始了[笑着哭]
快乐大力哥 回复 04-16 11:34
创业板两天不见了40%[笑着哭]
天芽无角
还好,刚跌破1元的时候就🈹了,亏了一半
实是求是评论员
公关费花1.6亿怎么只字不提?[得瑟]
四十九
敲碎高管和最终受益人控股股东的脑壳,撒点盐插根吸管。[呲牙笑]
买还是卖5
所以赶紧造假套现卖公司,自己成了亿万富翁。抢股民的钱。最后反正是罚酒一杯。无所谓
博今
这种处理方式该管理机构赔的,别扯什么基本面,不好不真的基本面都是监管机构责任,作假靠投资者?那用得着你
JOJO
上市的目的就是给自己腰包装满,给自己开高工资或者套现。不知道为什么会有散户支持他们呢,赌徒太多
苍松
圈得钱了,套现了就行。至于公司会发展成啥样,就交给市场,
温暖人间
比贩毒赚钱容易多了,是一个好方法。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