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
兰陵县
兰陵市上忽相逢,叙别殷勤兴倍浓。
在众多古诗词以及兰陵王等典故的加持下,兰陵成了我国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地名之一。地名的时代性导致了地名的改动贯穿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整个进程,现有县级级以上的行政区划中一直未改名的反而成了”凤毛麟角“般的存在;地名改名也是把双刃剑:改得好的地名是锦上添花,改得不好的则是雪上加霜。
如今再说到国内最失败的城市这个话题时,山东省枣庄市则成为无法避免的选项,即是说她实在不该从既有知名度又有历史底蕴的兰陵改为俗气的枣庄;这个说法在枣庄市隔壁的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之后反而让两地的关系显得有些尴尬。那事实果真如此吗,个人觉得这个观点看似有一定的道理,实际经不起严格的推敲,但也不是说枣庄和兰陵一点关系都没有;那兰陵县是否真的占用了枣庄市的兰陵之名呢?
秦朝·兰陵县
兰陵作为地名最早是在公元前319至前312年之间出现,楚国取得鄫地后,因鄫国城池在齐鲁边境,便将统治中心南移至原鲁国次室邑(今兰陵县兰陵镇):因近郊丘陵兰草繁茂、郁金芳香遂更名兰陵;另说因当时在高地筑城、周围盛开兰花(佩兰)而得名。因此兰陵的的吗被认为与担任楚怀王左徒的屈原有关,这又与楚国当时崇尚兰花有密切的联系,由于兰花在儒家思想里有王道乐土的象征,因此楚国将这里命名为兰陵,也有将之建成王道乐土之意。
公元前380年(另说261年)楚国在此设置了兰陵县,由于当时齐鲁两国并未实行县邑制度,所以兰陵县就成了今天山东省最早设置的县;值得注意的是据《资治通鉴大辞典》、《中国历史大辞典》等典籍记载当时的兰陵县的治所及中心是在如今兰陵县西南的兰陵镇而非枣庄市;今天的枣庄市大部分区域则为。
枣庄市与兰陵县区位
此后兰陵县的建制和名字经历了多次存废的更替,可谓沧桑之变。南朝刘宋时将兰陵县省入丞县,北魏时复置兰陵县,北齐又将之废除。隋开皇十六年(596)再次复置兰陵县(另说是由丞县改名)并将治所从今兰陵镇迁至枣庄市峄城区西北一里之处的峄城镇。
唐武德四年(621)改兰陵县为丞县,并在今兰陵镇(兰陵县故址)别置兰陵县,这又回到了南北朝之前兰陵县和丞县并存的局面;贞观元年(627)兰陵县再次被省入丞县,并在此后各代得以延续。
金明昌六年(1195)丞县更名为兰陵县(治今枣庄市东南旧峄县),由此标志着兰陵这个古地名在500多年之后重现;直到141年之后的元至元二年(1336)兰陵县又因被并入峄州而消失。
1943年5月由峄县、滕县、铜山、邳县析置兰陵办事处,同年8月改为兰陵县;1945年被并入峄县和赵鎛县。
1947年春从赵鎛县东部析出置苍山县(今兰陵县),为纪念1933年的苍山暴动得名;同年由临沂、峄县及江苏邳县析置(兰西办事处旧地)兰陵县(驻今兰陵镇,1949年迁治台儿庄),两年后被撤销而划入峄县(今峄城区)和苍山县(今兰陵县)。
2014年1月苍山县获批更名为兰陵县,从而意味着兰陵县这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县名在经历了”八次设立、七次撤销“的曲折经历之后得以回归。
据枣庄市官网介绍,战国时期(市境)东部为兰陵、南部为傅阳、西为齐国之舒州,北部仍为齐之滕国;由此来看枣庄市曾是古代兰陵县的一部分是事实,足以说明枣庄和兰陵这个名字的联系的历史依据。
1960年的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次年将其改为省辖市(地级市),1979年滕县(今滕州市)划入后形成了枣庄市的现有市域;也就是说在成为省辖市之前,枣庄市的辖区是分属于滕县和峄县
改名的原因大概率峄县此前已迁驻于枣庄镇,以驻地命名也是地名命名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虽然舍弃了峄州等古地名,但枣庄市的由来也并非毫无根据, 毕竟说起来枣庄的历史还要比峄州略久远,枣庄在唐宋时已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史记》“苏秦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东有淮颖、煮枣”所记载的煮枣即指此。而峄州则是在金代兴定年间置所置。
可见,如今的兰陵县和枣庄市都曾是古代兰陵县的一部分,且兰陵县的县治还有一段时间位于今枣庄市峄城区,这大概就是会有枣庄改是是由兰陵更名而来这个看法的原因;事实上枣庄从开始设市都是以枣庄为名,只能说当时没能将之定名为兰陵市是很可惜的事。但也并非整个枣庄市都是属在兰陵县境内,枣庄市的辖区从战国就分属兰陵县等不同的县份。
应该说枣庄市的局部曾是兰陵县的一部分,兰陵县的县治也曾在枣庄市境内,但兰陵县的中心和县治还在今天的兰陵县。这大概就是为何苍山县最终恢了兰陵县之名,而枣庄市虽然与兰陵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却没在设市之后及苍山县改为兰陵县之前的漫长时间改为兰陵市的原因。
不过枣庄和兰陵,这两座虽然紧邻却风格略异的城市,名字上的交错也是他们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对此你怎么看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