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局势

三亩三 2024-11-15 08:22:57

为了应对中美贸易战,按照过去的经验,我们一般会采取对等的反制措施。而提高美国农产品进口关税则是主要的反制目标之一,特别是大豆和玉米。

一、中美农产品贸易关系

二、豆粕基本情况

中美农产品贸易关系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的数据,美国每年平均出口的农产品总价值在1600亿美元左右,大豆和玉米是出口排名前两位的农产品,二者占总出口份额的1/4左右。在美国的农产品出口中,我国是美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以2022年为例,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价值达到了364亿美元,占美国总出口额的23%,其中大豆和玉米的进口额就分别达到了164、48亿美元。另外,其他农产品进口还包括大豆和玉米的附加产品,如牛肉、猪肉、家禽和乳制品等。

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我们不仅仅是老美的贸易伙伴,更是他们农业的生命线。打蛇打七寸,大豆和玉米自然就成为中国反制的首选项之一。2018年,在特朗普上一任时期,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开始对我们的钢品、铝等产品大幅上调进口关税,并引发第一轮贸易战。作为回应,我们也对许多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这其中就包括农产品。结果就是美国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大幅减少。

从2018年夏季开始到2020年初,美国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暴跌,损失超过了250亿美元,其中大豆首当其冲。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价值从2017年的122亿美元急剧下降到2018年的仅31亿美元,这直接导致了2019年美国大豆的种植面积减少了15%。2020年1月15日,两国握手言和,并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定,其中协定的一部分内容是美国取消关税制裁,并将对价值12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收的关税从15%降至7.5%。作为回报,中国承诺在未来两年将额外购买价值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和服务,这其中就包含大约8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

在此期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大幅增加,其中从美国的大豆进口量由2019年的1694万吨分别增加至2020年的2589万吨、2021年的3230万吨、2022年的2953万吨。玉米方面,受库存影响,我国从2020年开始大幅进口玉米,当年美玉米的进口量就达到了434万吨,而到了2021年,从美国的玉米进口量迅速增加至1983万吨,2022年同样也高达1480万吨。当然,2018年的贸易战也引发了中国对美国供应可靠性的担忧,这也激励中国投资替代供应链,特别是2022年俄乌危机以后,中国加速了多元化进口战略的布局,扩大了从同为金砖国家的巴西、俄罗斯等国的粮食进口,这从2023年的粮食进口就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去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玉米从上一年度的2953万吨、1487万吨分别下降至2417万吨、714万吨。美国在中国市场下降的市场份额大多为巴西替代。

豆粕基本情况

11月8日,全国主要油厂进口大豆商业库存616万吨,周环比上升4万吨,月环比下降121万吨,同比上升161万吨,较过去三年均值高224万吨。主要油厂豆粕库存82万吨,周环比下降17万吨,月环比下降21万吨,同比上升8万吨,较过去三年均值高31万吨。

11月9日美国农业部公布11月农产品供需报告,美豆新作单产、产量、期末库存相较10月供需报告的预测值均有所下调。具体来看,美国2023/2024年度大豆单产预估为51.70蒲式耳(10月预估为53.10蒲式耳),收割面积为8630万英亩(持平于10月预估),产量预估为44.61亿蒲式耳或1.2142亿吨(10月预估为45.82亿蒲式耳或1.2470亿吨),大豆年末库存预估为4.70亿蒲式耳或1280万吨(10月预估为5.50亿蒲式耳或1497万吨)。

整体来看,预计11月中下旬国内豆粕价格稳中有涨。一是美国农业部下调新季美豆产量,利多美国大豆价格,近期将提振国内豆粕价格。二是11-12月船期大豆买船少于三季度,预计后续进口大豆到港量将下降,随着油厂开机率回落,豆粕库存将继续下降。

十年期货投资经验,专业从事大宗期货商品基本面研究,连续三年做到稳定盈利。想要了解更多投资资讯、具体品种分析,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三杉资本。

0 阅读:0
三亩三

三亩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