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颂·烈文》
先秦·佚名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烈:武功。一说“光明”。
文:文德。
辟(bì)公:指助祭诸侯。
锡(cì):赐。
兹:此。
祉(zhǐ):福。
惠:爱。一说“顺”。
无疆:无穷。
保:守住。
封:大。
靡(mí):累,罪恶。一说“封”指专利敛财,“靡”指奢侈。
崇:立。一说“尊重”。
戎:大。
继序:继承祖业。序,通“叙”,业
皇:光大。
竞:强。一说“争”。
维:于。
训:服从。一说“效”。
不(pī):通“丕”,大。
百辟(bì):众诸侯。
刑:通“型”,效法,模范。
於(wū)乎:叹词。
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有功有德众诸侯,天赐你们莫大福。给我恩惠也无量,子孙长保此福祥。莫在你国铸大错,一心尊崇周君王。
感念你们立大功,继续立功又弘扬。国强莫过有贤才,四方才会来归降。先祖伟大在美德,诸君应当为榜样。先王典范永不忘!

《诗经·周颂·烈文》是一首赞美诸侯和群臣同心同德、共享福禄的诗歌。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开篇“烈文辟公,锡兹祉福”,直接点明诸侯们有功受赏,赐福与他们。接下来“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强调诸侯们不要在自己的邦国胡作非为,要尊崇周王。“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是对诸侯功绩的铭记,并希望他们能继续发扬。“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指出人才的重要性,希望四方诸侯能以他们为榜样。“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彰显德行的重要性,诸侯们应以此为准则。最后“於乎,前王不忘”,表达对先王的怀念与追思,强调先王的功绩和美德不应被遗忘。
在艺术手法上,全诗语言简洁而有力,通过反复强调的手法,如“无封靡于尔邦”“无竞维人”等,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同时,诗歌以歌颂诸侯功绩和德行为主,既有对过去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期望,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总的来说,《诗经·周颂·烈文》体现了周朝统治者对于诸侯的重视与期望,以及对于德行和功绩的推崇,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这是周成王即位后祭祀祖先时戒勉助祭诸侯的诗,成王劝诫公卿诸侯不要忘记前辈君王的功绩德行,向文、武二王学习,要修德用贤,以永保福禄。全诗一章,共十三句,可分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赞扬诸侯;后九句为第二层,训戒诸侯。前四句的赞扬使后九句的训戒变得让诸侯乐于接受,后四句以训戒正君臣名分,表明诸侯已建的功业只不过是效忠周王室的一个开端。此诗构思巧妙,逻辑严密,行文简洁,含义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