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简称“奇穴”,是指十四经穴(即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穴位)以外,临床逐渐发现有奇效的穴位;或者是一个穴名有几个刺激点而无从归经的穴位。这些穴位无归经,但有固定位置和专用穴名,对某些病症有特效,并具有局部作用。
历代中医文献都有许多关于奇穴的记载,如唐代有《千金要方》,明代有《针灸大成》。每一个经外奇穴,都是一座有待挖掘的宝库!
1.太阳穴——头痛必点太阳穴
取穴:由眉梢到耳朵之间大约1/3的地方,用手触摸最凹陷处就是太阳穴。
调理: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
作用: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
2.肘尖穴——痈疽疔疮按肘尖
取穴:位于肘后部,屈肘时尺骨鹰嘴的尖端。
调理:目肿痛、目翳、痈疽、疔疮、肠痈、瘰疬。
作用:清热解毒。
3.八风穴——牙痛胃痛点八风
取穴:位于足背侧,第一至第五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每侧4穴,左右两侧共8个穴位。
调理:咳嗽、哮喘、肺结核、牙痛、胃痛。
作用:舒筋活络,清热解毒。
4.鱼腰穴——近视刮刮鱼腰穴
取穴:位于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调理:目赤肿痛、眼睑下垂、近视、急性结膜炎。
作用:镇惊安神,疏风通络。
5.百劳穴——咳嗽哮喘百劳止
取穴:在项部,大椎穴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
调理:咳嗽、哮喘、肺结核。
作用:滋补肺阴,舒筋活络。
6.球后穴——调理眼部症状有妙招
取穴:位于面部,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
调理: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早期白内障、近视。
作用:清热明目。
7.胆囊穴——胆道症状找胆囊
取穴:在小腿外侧上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胆经阳陵泉穴直下1~2寸。
调理:胆囊炎、胆绞痛、胆道蛔虫症、腰腿痛、下肢痿痹、胸胁痛、慢性胃炎、口眼斜。
作用:利胆通络。
8.十宣穴——十指连心治昏迷
取穴:位于十个手指尖端的正中,左右手共10个穴。
调理:中风、中暑、昏迷。
作用:活血、化瘀、消滞、解痉。
9.外明穴——屈光不正外明正
取穴:位于眼外眦角上三分,眶上缘内方。
调理:屈光不正、角膜白斑、视神经萎缩。
作用:清热明目。
10.耳尖穴——清热祛风耳尖穴
取穴:在耳廓的上方,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调理: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角膜炎。
作用:清热祛风、解痉止痛。
如果你有什么与疾病防治或健康养生相关的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后台私信哦。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