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所著《大学》中,开篇便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这里的“大学”不是我们现在的“高等院校”,而是针对“小学”的一种比对,小学也就是琴棋书画,待人接物、礼尚往来。但这里的“大学”却是一种超越世俗价值观的表达。
但这里有两个“明”,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和第三个“德”可以连起来当名词来理解。
我们这里如果用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来作对比就比较清晰了。
《中庸》中也提到“致中和”,其实与“明明德”、“致良知”是一个意思。
如果从字面理解就是:要弘扬我们优良的道德传统,做人要凭良心,不偏不倚。这些都没有错。
但他们都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并不是简单地套用在我们的世俗价值观上。
其实这三句,同时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向内转”的路标。
明明德:找回我们本来就“亮”的“心”。后面的“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便是水到渠成。
如果方向反了会怎样?有可能就会出现:“为了亲民而亲民,为了至善而善”。
致中和:觉察到本来就不偏不倚、不先不后、不卑不亢的“心”。
致良知:照见到自己本自具足,一点加不上去,一点也拿不下来。
其实佛家与之对应的也有三个字:“观自在”。
观什么?观察到自己是完整的“全部”。
道家呢?能想到的也许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简单来说就是“天地不仁”反而是最大的、无限的仁慈。之所以我们认为“不仁”,是站在“小我”的道德基点。
这样梳理下来,不可思议的情况出现了:《大学》、《心经》、《道德经》(帛书版德经为先)分别代表儒释道,都在开篇第一句提示了我们:以一种更大层面的意识,来看我们所谓的“人生”是怎样的。
那么不管儒释道哪一家,也许在“世俗”价值观上区别很大,但【由外而内】所指向的,却完全一致。
人间不清醒
观察到,虚假,无常,不净,苦,空,非我。离欲离相离贪,就是正观,就是自在。。观察到有,取,喜,欲求,爱,贪就非正观。事实上百分百的人观来观去就是在执我执我所。。而正观者已经不是人。
人间不清醒
实证者能用无数事实事例,来剖析出实相义理。。没有实证的人,他是无法做到的,左右言它,云里雾里,故弄玄虚,废话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