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初,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在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举行重要会谈之后,做出了一个令国际社会为之震动的宣告——巴拿马决定不再与中国续签“一带一路”倡议,甚至还将深入研究提前退出的可能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8b3d4b9ae55eae36da140b0e4858a04.jpg)
报道截图
与此同时,巴拿马方面还明确表示,将积极寻求与美国展开一系列新的投资合作项目,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这一突如其来的重大转变,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在拉丁美洲地区的稳步推进而言,无疑是遭遇了一道极为棘手的阻碍。
巴拿马,作为拉丁美洲地区首个与中国携手签订“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协议的国家,自合作开展以来,双方基于该协议在诸多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按照既定的合作框架,这份协议每三年便会自动续签一次,原本下一次续签的时间被安排在2026年。然而,如今巴拿马的这一最新决策,极有可能让其成为拉丁美洲地区首个退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追根溯源,巴拿马此番无奈之举的背后,是美国毫无掩饰的极限施压策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7c02c03b71b9f37bf3861fb9ea273eb.jpg)
特朗普与鲁比奥
自特朗普再次执政以来,美国政府便频繁地对巴拿马发难,毫无事实依据地指责巴拿马允许中国运营巴拿马运河,肆意炮制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将中国描绘成破坏地区稳定与安全的“假想敌”。而此次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访问巴拿马期间,这种无端指责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鲁比奥公然宣称,中国正在对巴拿马运河施加不当的“影响和控制”,美国对于这种所谓的状况绝对无法接受。
更有甚者,鲁比奥还毫不隐晦地对巴拿马进行威胁,表示如果巴拿马不及时改变当前与中国的合作态势,美国将采取“必要措施”,以捍卫其自身在巴拿马运河的所谓“权利”。这种充满火药味的威胁,翻译过来其实就是直白的战争警告:倘若巴拿马继续维持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美国极有可能会动用军事力量对巴拿马发动攻击。
回顾历史,1989年12月,美国就曾悍然出兵巴拿马,甚至将时任巴拿马总统诺列加抓捕,这样的惨痛历史教训让现任巴拿马总统穆利诺不敢轻易冒险去揣测美国人的真实意图,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只能选择暂时妥协服软。
近期,特朗普政府对于“收回巴拿马运河”这一话题的炒作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特朗普本人频频在公开场合提及此事,强调美国必须重新掌控巴拿马运河,甚至毫不避讳地表示不排除动用武力夺回这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航道的可能性。在2025年1月20日的就职演讲中,特朗普再次信誓旦旦地宣称要“收回”巴拿马运河,与此同时,还毫无根据地造谣称“中国正在运营运河”,试图通过这种虚假言论误导国际舆论。而特朗普的一众支持者们也纷纷在各种场合积极为相关议题造势,全力配合特朗普政府的战略意图。
根据路透社在1月27日的报道,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主席路易斯·索拉计划向美国国会提交一份极具针对性的证词,其中明确声称美国“必须遏制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影响力”。随后,美国国会参议院商务委员会专门为此举行了关于巴拿马运河的听证会。在听证会上,索拉进一步宣称,美国需要立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积极应对中国“在巴拿马和整个美洲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他还特别强调,绝不能让中国公司在巴拿马以及美洲地区的各类项目合同投标中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必须加大对本国企业在巴拿马和整个美洲地区开展业务的支持力度。美国参议院商务委员会主席特德·克鲁兹也紧跟索拉的论调,附和着污蔑巴拿马将本国关键基础设施的控制权轻易地拱手让给了中国,全然不顾事实真相。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924bd13306bf0595f65668366104034.jpg)
巴拿马总统
面对美国政客们的无端指责与恶意抹黑,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并非没有做出过反抗。早在去年12月26日,穆利诺就曾公开作出有力反驳,明确表示中国“绝对没有干预与运河有关的任何事宜”,并再次着重强调巴拿马坚决不会将运河控制权拱手让给美国,坚定地捍卫本国的主权与尊严。在特朗普宣誓就职的当天,穆利诺更是在社交媒体上郑重发表声明,“代表巴拿马共和国和全体巴拿马人民,完全拒绝特朗普在其就职演讲中关于巴拿马和巴拿马运河的不实言论”。
然而,尽管巴拿马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但在美国持续不断的极限施压之下,巴拿马政府最终还是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妥协。当地时间2025年1月20日,巴拿马政府开始对运营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的香港公司和记港口展开全面审计工作。英国《金融时报》在相关报道中认为,巴拿马的这一举动极有可能是为了迎合特朗普政府的相关言论,试图以此缓解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
事实上,中国在巴拿马运河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中,始终坚定不移地秉持着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回溯历史,早在1880年,当法国公司首次尝试建设巴拿马运河时,就有大量中国工人积极参与其中,为运河的建设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与努力。后来美国接手该项目,中国工人依然在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千上万的中国工人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巴拿马运河完工之后,许多中国工人选择在巴拿马定居生活,他们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凭借自身的勤劳与智慧,为巴拿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表达对华人贡献的认可与赞扬,巴拿马政府在2004年正式宣布,将每年的3月30日设立为“华人日”。
此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中方从未参与巴拿马运河的实际管理运营工作,始终坚守不插手运河事务的原则,一贯坚定地尊重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权,充分承认运河作为永久中立的国际通行水道的重要地位。
美国之所以对中国与巴拿马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如此大动干戈,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多重原因。从经济层面来看,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实施以来,参与各方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资合作、绿色低碳发展等多个关键领域展开了深入且务实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持续稳步提高,在2024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更是成功突破了1万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位居榜首。巴拿马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经济意义。
巴拿马运河作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黄金水道,承担着全球约5%的贸易运输量。借助巴拿马加入“一带一路”的契机,中国能够以更低的运输成本、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式通过运河,将货物运往美洲东西海岸以及世界其他地区,这不仅能够显著提高物流运输效率,还能进一步拓展中国在美洲乃至全球的市场份额。
从地缘政治层面分析,拉丁美洲与南美洲地区长期以来一直被美国视为自己的“后院”,美国一直试图在该地区维持其绝对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美国不愿意看到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在这片区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担心这会对其在该地区长期以来的“领导地位”构成严重冲击。因此,美国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包括极限施压等方式,逼迫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倡议,从而达到遏制中国在拉丁美洲地区影响力不断上升的目的。
尽管巴拿马的这一决定给“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与挑战,但这并不能阻挡“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向前发展的坚定步伐。“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旨在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其始终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积极响应。尽管美国试图通过极限施压等不正当手段来破坏“一带一路”倡议,但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与发展机遇,愿意与中国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沟通与合作,积极主动地共同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同时,国际社会也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深刻认清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及其背后的真实意图,共同努力维护公平、公正、开放的国际合作环境。相信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带一路”倡议必将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为卓越的贡献,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