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城隍庙,这个明代遗存的城隍庙六百年香火旺盛

诗意评旅游 2025-03-20 07:32:36

揭阳城隍庙,位于广东揭阳市老城,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数百年来虽屡有修建,今仍保留的原建筑物有山门、大门、大殿、养生池、石拱桥、夫人厅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

城隍庙大门,面阔三间,屋面为硬山顶。正门额阴刻“城隍庙”三个大字,配“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匾联。

屋顶上的装饰为“嵌瓷”,是潮汕地区的传统建筑装饰工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嵌瓷,即瓷片拼贴,兼具绘画的色泽感和雕塑的立体感,长年日晒雨淋、海风侵袭而不会褪色。

左右侧门门额,刻有“你来了么?”、“也有今日!”横匾。

大门为穿斗式构架,进深二间。

潮汕彩绘壁画,先用白描勾勒,再以靛青红紫诸色彩为图案,使建筑物五彩缤纷、神韵灵动。

城隍庙每月逢初一、十五,是拜祭的日子,也是庙里最热闹的时候。我们恰逢二月初一(阳历2月28日)赶上了热闹,庙里人头攒动、香火旺盛。

大殿两侧是钟楼、鼓楼,后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

大殿前有很多楹联,其中前联颇有玩味:

为善不昌祖宗必有余殃,殃尽则昌;为恶不灭,祖宗必有余德,德尽则灭。

意思是某人虽然常做善事、多修福报,却多灾多难、潦倒一生,是因为祖上所造的恶业还没有消完,等恶业消完了,下半辈子或子女后代一定会昌盛。反之亦然。

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大殿梁架的前柱采用木石结构,上半截为木、下半截为石,上柔下刚。东西端的两个梁架,采用刚度较强的穿斗排架结构。据说几百年间抵御了多次地震,安然无恙。

栋梁雕刻十分精美,兼有明代建筑风格和潮汕地区传统艺术特色,是揭阳市古建筑历史遗存的精华。

大殿,供奉城隍爷“伯府大人”。城隍,又称城隍爷,地方守护神。

明初,朱元璋号令大兴土木建城隍庙,他说:“朕设京师城隍,统各府州县之神,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卑幽明举不能幸免。”又说:“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用现代人的视角来看,是新兴王朝维稳的重要举措。

无论你是信神还是信佛,只要安分守己就好。如果想阶层跨越,可以有科考机会,不要有造反的念头。

后庭养生池,位于大殿与夫人厅之间。

养生池围以石栏,池中有两株苍劲的水杉。池中有石拱桥横跨,通向夫人厅,石拱桥也是明代遗存。

夫人厅,位于养生池后面,祀奉城隍夫人。

夫人厅的梁架结构与大殿相似,厅廊石柱为宽四瓣形。梁架上的浮雕精美,刀法明快简朴,为明代所刻。人物彩绘应为清代重修时所绘。

题小诗一首《揭阳城隍庙》:

明代浮雕清绘绚,凤凰双舞落花檐。

余殃未尽说前世,还许今生结善缘。

0 阅读:2
诗意评旅游

诗意评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