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年轻化,打工人回家过年,也要守好心脏防线

悠雅说健康 2025-01-26 21:04:31

过年团聚、走亲访友,少不了的就是美酒佳肴,但过度饮酒或暴饮暴食后,有些人会感到心慌、心悸、头晕或呼吸急促,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警惕,你可能患上了“假日心脏综合征”。“假日心脏综合征”指在节假日期间,劳累或过量饮酒后出现的、以心律失常为主要特征的心脏急性损伤综合征。

看到这,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老年人才容易心律失常,然而一项针对上海十万余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调查显示,心律失常已成为年轻白领最主要的心脏问题。21~30岁年龄段的患者中,患有心律失常人数竟高达总心律失常患者的19%!因此,春节期间防治心律失常,守护好心健康,不仅是老年人的事。

正确认识心血管事件链

心律失常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其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规律,防治心律失常先要了解“心血管事件链”。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心脏病学专家Braunwald教授在1991年首次提出,他将“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心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这一心血管病发展过程总结在一个因果相连、递进发展的链条之中。从中不难发现,心律失常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

长期无规律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紊乱,进而使血管内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现象。动脉硬化后,容易引发心肌缺血,心绞痛、心梗等症由此发生;一旦出现心梗等严重心脑血管病,患者也会经常处于心律失常的状态。心律失常失于治疗、调养,病情可能进一步恶化成为心衰,如果治疗、控制不当,随时可能导致死亡。

如何干预心血管事件链发展,远离心律失常

想要阻止心律失常进一步恶化,必须要及时干预,切断心血管事件链的发展。作为心律失常患者,应及时就医检查,了解发病诱因,在遵循医嘱治疗的基础上从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控。比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按时吃饭、补充多种营养、坚持适度锻炼、远离烟酒等,对于忙于工作的中青年群体,也要避免让自己过度操劳而加重心脏负担。

另外,任何年龄段的心律失常患者,都可以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在常规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加用药物辅助治疗,比如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中药参松养心。参松养心由人参、麦冬、山茱萸、丹参、酸枣仁(炒)、桑寄生、赤芍、土鳖虫等12味中药组方而成,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功效。

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参松养心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包括降低室早负荷,改善心脏微循环,提高传导功能,阻滞多离子通道和调节非离子通道,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以及抑制心肌重塑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快慢兼治多种心律失常。且能有效改善心肌供血,消除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慌、乏力、失眠等一系列症状,全面干预心血管事件链发生、发展。

为进一步评价参松养心对射频消融术后房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中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鹤教授团队还牵头完成了“参松养心对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预后临床研究”。研究发现,参松养心可有效降低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一年内复发风险40%,显著降低术后3个月及6个月房颤负荷(房颤持续时间和房颤发生频次),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首次发生房扑/房颤时间,且安全性良好。这项成果不仅标志着中医药在国际化进程中迈进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也为更多的患者带来了获益。

春节在即,无论你已返程归家,还是仍忙于工作,关注并守护好自己的心健康,都是头等大事。一旦出现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1 阅读:21
悠雅说健康

悠雅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