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普渡获福无量——清康熙宫廷夹纻漆金四臂观音坐像赏析

星鹏评文化 2025-02-06 00:39:29

Lot 8098清康熙 宫廷夹纻漆金四臂观音坐像

高:38cm;直径:27.5cm

RMB: 50,000-80,000

来源: 1.佳士得,2010年11月23日,编号810;

2.永乐2023年春季拍卖会 LOT1219

康熙時期名貴的夾纻漆金造像,時代風格鮮明突出,工藝復雜,尺寸較大,極爲難得。觀音菩薩面相慈悲,束寶塔式高發髻,袒露上身,肩披帛帶,佩飾繁復項鏈、瓔珞,腰束長裙,衣紋貼體自然。左右主手于胸前合十,施禮敬印,左右副手分立于肩側,施期克印。全跏趺坐,裙擺平鋪于腿前,制作精美,生動傳神。

四臂觀音,是藏傳佛教密宗本尊之一,又名六字觀音,因爲祂的著名真言(咒)「嗡嘛呢唄咪吽」在梵文中是六個音節,故名。它是雪域西藏的守護神,藏人由老至幼家家户户,皆吟誦其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唄美吽”,祂也因此獲得了崇高的地位。這尊四臂觀音菩薩像造型規範,工藝上乘,風格鮮明突出,應當出自康熙朝宫廷夾貯名匠之手。夾纻法是古代傳統塑像藝術中水平最高的技藝,它采用麻布、漆等材料塑造佛像,其殊勝之處有兩方面:一是經久耐用,不易受自然和人爲損壞,二是胎體輕薄,便于搬運抬舉,故古代多用于“巡城”。夾纻造像流傳歷史悠久,最早出現于西域地區,東晋時傳入内地,從此傳承不衰,至清代仍有一定的影響,但主要爲皇家御用的高級工匠掌握,至今在承德外八廟、北京雍和宫保存了不少夾纻造像珍品,如溥仁寺慈雲普蔭殿十八羅漢像、雍和宫的雍和宫殿十八羅漢像等。

0 阅读:0
星鹏评文化

星鹏评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