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铜局部鎏金风帽观音赏析|金字塔2024秋拍

星鹏评文化 2025-02-07 00:33:00

Lot 8062明 铜局部鎏金风帽观音

高:38cm;直径:28.2cm;重:9.7kg

RMB: 200,000-300,000

参阅:博美拍卖2018春季拍卖会 LOT0897 明 铜鎏金观音坐像 高40cm 成交价 RMB 1,725,000

明代中晚期,在当时流行的凈土造像题材中,观音菩萨表现尤其突出,他多以单独的形式流行,是当时社会崇拜的主要题材之一。观音菩萨具有寻声救苦、随类化现和协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当世和来世双重救助功用,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而此时又受到明万历时期慈圣皇太后的特别推崇,所以更加盛行。

明代佛教造像艺术发展到了嘉靖时期,又回到了汉传佛教艺术风格的道路之上,然而受藏传造像影响的部分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是更加融合一体,使内地汉藏风格造像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此精美的观音菩萨坐像应是明代嘉靖或万历年间宫廷或皇家寺院所供奉的佛教造像。观音结结跏趺坐,左手托净水瓶,右手当胸以拇指和中指结合持执杨柳枝,作抛洒甘露的手势。面相丰颐圆润,曲眉似弯月与鼻梁相连,眼睑较宽,神态慈和宁静,典型的明代汉地造像面相特征。双眼微合,俯视前方,仿佛正在冥想之中,又似在出神聆听,寻觅众生求助的呼声,应声前去解救。头戴花冠,冠中端坐阿弥陀佛化佛,冠叶雕刻精细,并向外倾斜,这与藏式风格略有不同,融合了内地造像的审美情趣。身躯雄健,结构匀称,体态优美,整体给人庄严神圣而又慈祥亲切的宗教美感。袈裟自头顶披下,衣缘处饰以精美的花朵纹饰,胸前饰璎珞,下身着高束腰及胸长裙,此为明代汉地菩萨造像常用装束。衣纹厚重写实,刻画自然流畅,衣缘上錾刻花纹,纹饰清晰,雕刻精细,鲜明的汉地造像装饰风格。整体形态端庄,雕刻细致入微,时代风格鲜明,为明代中晚期汉地观音造像经典之作。

0 阅读:7
星鹏评文化

星鹏评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