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小课题展:高中班主任有效培养尖子生的策略研究
尔芙聊课程
2024-07-03 00:13:14
【摘要】
尖子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亟需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是评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依据。高中班主任作为培养尖子生的关键人物,更需要潜心研究培养尖子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根据自己做班主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结合本校和他校在尖子生培养上采取的实践方法,提炼出了十二字的培养策略:教师引领,做好规划,精心运作。
【关键词】
高中;班主任;尖子生;培养策略
“英雄出自磨炼,人才在于培养”,作为皇冠上的璀璨明珠,尖子生的培养一直都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更好地培养尖子生也一直都是班主任关注的重点。通过尖子生示范效应,可以对所在班级、级段甚至整个学校的学生形成一定的辐射引领作用,进一步促进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的形成。管理这部分学生,需要班主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班级任课教师形成合力,以有效地培养措施提升尖子生的学习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尖子生的水平。总的概括来就是十二字:教师引领,做好规划,精心运作。
一、教师引领,激发共生效应
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多方面、多层次人才为目标,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依据新课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分层教学”的精神,班主任按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特点,精选尖子生组成苗子组、创新组、实验组等,并号召班级的任课老师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授课时有意识的为这些组的同学设置针对性更强,难度更大深度更深的知识点和题型,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
以物理教学为例,我会让创新组的学生适当练习一些学科竞赛的题目,并为之讲解分析;让实验组的学生提前接触各个省份的高考真题。此举也可在组与组之间形成学生之间的互动竞争,而且是各具风格的良性竞争,从而激发群体的共生效应,促进整个班级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做好规划,明确目标定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高中尖子生的培养必须要有一个长远清晰的目标、科学可行的三年规划。总体来说,班主任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目标定位:
一是培养定位,即“确保高考高分,保二本,争一本,尽可能的激发其考取211、985的潜能。”高一、高二阶段要在夯实尖子生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抓好高精尖的培训,高三阶段则以完善尖子生知识体系,提升解题技巧,强化体质,增强心理素质为主。
二是教学高度的定位,即“高速度、高难度、高浓度、高强度、高密度。”这“五高”是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来,衡水经验也充分体现了“五高”的巨大能量与作用,至于如何理解与实施“五高”,这还大有学问,值得后续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及班级内尖子生的整体状况,要在高二下半期就着手,为尖子生安排两轮复习,甚至三轮复习。
在日常训练上,注重强化尖子生快速阅读、快速解题能力,要求练习和试卷必须精选精练,把好质量关,在选题时要注重对学科内各模块以及不同学科间知识的有效整合和相互渗透。
在课堂教学上,要求任课教师必须着眼于强化尖子生学科核心素养能力,以高考能力要求为依托,切实提高教学的高度和灵活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高二下学期提前开始对尖子生开展综合科训练,从高三开始加大训练频率,每次考试结束后通过任课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个性化交流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达到以考带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三是学科定位,即对高考相关学科及要求做总体定位。以语文学科为例,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语文学科重点抓阅读、传统文化教育及写作,通过高强度阅读提升尖子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文化底蕴,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量研究学习,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周练、日记等形式引导学生多动笔,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博采众长,积累素材,提升写作能力和水平,从而确保尖子生高考语文成绩保持在较高水平。
最后,在尖子生培养过程中,重点强调提高三个效率,即任课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授课效率;学生要科学规划时间和精力分配,提高听课效率和课后自主学习效率。
三、精心运作,抓好关键细节
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尖子生培养要取得成效,端正态度、精心运作,做好培养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很关键。主要环节有:
从高一开学伊始就开抓初高中衔接的教学以及高中三年所学学科的特点和学习方法的培训与教学;科学合理安排高考相关内容教学以及教学进度;3. 以循序渐进的原则统筹协调单科训练和综合科训练安排计划;
4. 充分重视课本“阅读与思考”部分的教学要求以及选修教材的教学要求;
5. 科学细化尖子生质量分析报告,及时总结尖子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优、劣势等因素,肯定有效做法,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6. 细化尖子生辅导方法,强调要因人而异,制定个性化辅导计划,对尖子生采取“人盯人”战术,主要采取三条措施:
一是采取针对性辅导,辅导交流内容以学生提出问题,任课老师发现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以及培优补缺。拓展学生知识面,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主;
二是结合高中阶段学生身体素质特点以及高考强度要求,每次“一对一”个性化指导交流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
三是每次考试后都要一对一的针对性评析指导,及时帮助学生梳理和优化解题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7. 落实学校推行的导师制,任课老师与班主任分工合作,协同育人,从目标教育、意志力培养、时间规划、思维品质提升等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尖子生的成长进步不断充电、加油;
8. 量化考核尖子生学习成效,有效激发尖子生甚至是学科老师的积极性,努力打造一个精诚团结、通力合作、群策群力的战斗团队;
9. 坚持以“常规管理无特区”的理念抓好尖子生常规管理工作,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学习氛围。
10. 做好家校联系,促进家长和班级在尖子生培养行动上的一致性,家校齐抓共管、共同配合,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世上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尖子生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我所论述的这些培养经验不过是沧海一粟。在尖子生培养的道路上,只有不断探索、认真总结、落实到位,才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精尖人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