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客气话”,听懂已是中年……

小桂明 2024-12-17 04:12:20

原创作品 欢迎转载

一位年轻的朋友遇到一点困难,于是想请一位领导帮忙。

临到饭点,朋友说:“领导,下班后方便一起吃个饭吗?”

领导是爽快人,当即答应了邀请,并说:“吃饭可以,仅限于便餐哈。”

朋友不知这是领导的“客气话”,当场信以为真,并感激领导的平易近人。

于是,朋友提前来到附近一家餐厅,订了一个大厅的餐位,点好几个家常菜,在餐厅恭候领导大驾。

下班后,领导带着司机准点进入餐厅,司机见状立即问朋友:“请问哪个包厢?”

朋友非常尴尬:“领导说只能便餐,我就没订包厢……”

结果,这顿饭吃得“既无风雨也无晴”。

最后,情况可想而知,面对朋友的求助,领导没有施以援手。

类似的经历,我也有过一次。

当时微信尚未普及,也没有八项规定,一位县里的主官请吃饭,我有幸受邀参加。

席间,县领导非常热情,围着圆桌向大家逐一敬酒。随后,县领导拿出手机,一一询问大家的电话号码,当面一五一十记在手机通讯录里。

酒足饭饱后,县领导发出真挚邀请:“大家哪天到了县里,一定要给我打个电话,到办公室来坐一坐……”。

县里的主官是“一方诸侯”,远比一般的处级干部更具实权。

类似这样的干部,面对身份地位不在同一层面的人群,很难保持这种热情、谦逊和礼节。

我听到这些动情的话深受感染,这哪是“一方诸侯”,这分明是邻家兄长。

我想,下次去县里办事,一定要去拜访他,以谢今日之款待,以示内心之尊重。

大概半年后,因为工作原因,我果真去了一趟这个县里。办完事后,我立即拿起手机,满怀期待拨打了这位县领导的电话。

半晌,对方接听了电话,他问:“你哪位?”

他的声音漠然又陌生,与半年前酒桌上的声音截然不同。

但我想,县里的主官政务繁忙,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人家不记得我是谁,或许人家换了手机,新手机通讯录里没有我的名字……

我是一个粗线条的人,虽然有点失落,却不曾小心眼,也没有过多计较——因为类似情况很多,完全可以理解,我们不能太矫情。

于是,在自我安慰下,我详细自报了家门。

但是,县领导仍然“不认识我”,甚至不记得在曾经的饭局中,我们有过接触……

这种难堪,让我站在县城的街道上,直接想用脚趾抠出两室一厅钻进去,以躲避这种“自作多情”带来的尴尬境地。

多年以后的今天,人到中年的我才真正明白——

面对身份地位和位置层面不同的人群,领导们所说的话,通常情况都是客气话,千万不能当真,千万不能强融,不要指望跟领导做朋友。

破除阶层的情感和超越身份、地位、财富界限的友谊较为罕见,但,我们不必苛求。

尤其是现在,我们见惯了“眼看他人起高楼,眼看他人宴宾客,眼看他人楼塌了”。

所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淡然,远比身份、地位、财富更重要。

0 阅读:0
小桂明

小桂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