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墙的兴建与倒塌

闲蛋黄 2022-06-08 20:05:45

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德国在二战后被分为东、西德两个国家。代表着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垒的前沿阵地,“柏林墙”(Berliner Mauer)成为这两个国家的分界线,给人民和国家都留下难以抹去的伤痛。

祸起萧墙

1945年,盟军占领了德国,将其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由英、法、美、苏四国管制,并实施民主化、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管理。直到1946年,以美英法为代表的西方阵营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关系破裂。1949年5月23日,美、英、法占领区合并成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联邦德国”(BRD),俗称“西德”。同年10月7日,苏联占领区则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民主德国”(DDR),俗称“东德”。

东德地区靠近东普鲁士。从中世纪霍亨施陶芬王朝以来,东普鲁士地区就始终是历代德国王室的龙兴之地,是今天德国版图中最早获得发展的几个地区之一。1848年,普鲁士王国废除农奴制之后东部失去相对于西部的发展优势,而西部的莱茵河地区,在法占时期取消了农奴制,工业获得了发展。19世纪上半叶,随着普鲁士煤炭钢铁工业的发展,埃森,多特蒙德,盖尔森基兴等地纷纷建立起近代工业,鲁尔工业区逐渐形成。1888年,鲁尔区人口仅仅140万,却创造了7%的全球GDP,德国的经济重心彻底转移到了西部。

在两大阵营对德国的占领统治期间,两德之间的差距拉得更大。以1965年为基准,东西德之间的比例则是61:100。苏联虽主动免除了东德25亿美元的战争赔款,但苏联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却原模原样地传染给了东德。二战结束10年后,东柏林的食品供应仍实行配给制,连婴儿食品也不例外,东德人对苏联的意见就越来越大。从1948年到1961年,约300万人逃离东德,占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一。到1961年8月,平均每天有2000人从东柏林前往西柏林后就一去不回。

欧洲冷战的重点地区是德国,德国的聚焦在柏林。赫鲁晓夫来到东柏林,他也承认目前东德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远没有达到和西德竞争的水平,但同时他又说:我们迟早要挑破西柏林这个水泡,他的梦想是把东柏林变成让西方眼馋的社会主义大橱窗,到那时就没有人跑了!

1960年1月20日,肯尼迪宣誓就任美国第35届总统。他在就职仪式上容光焕发地说:今天象征着一个结束,今天也象征着一个开端,它表明一种更新,也表明一种变革。赫鲁晓夫希望能与肯尼迪,在柏林问题上达成共识。

6月初,赫鲁晓夫兴高采烈地来到维也纳,与肯尼迪促膝而谈。会谈中,赫鲁晓夫有意重提美苏对德的和约,商讨美、苏、英、法四国共同从柏林撤军,以及将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肯尼迪深知四国军队撤出后,柏林实际上要被苏联一家控制,因此拒绝了苏联的方案。

既然和美国谈不拢,赫鲁晓夫只好阻断东西柏林之间的民间往来。1961年8月1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开始在东西德边境构建“柏林墙”。官方说法是阻止西方“法西斯“进入东德和破坏社会主义国家。但事实上,主要是阻止东德人民向西德大规模倒戈。

8月13日凌晨,东德封锁行动开始。东德工人战斗队开始用气钻凿眼,竖起水泥柱,铺设铁蒺藜。仅用五天时间,东德就完成了199公里的边境围墙修建。“柏林墙”蜿蜒于街道、住宅区、花园、树林、河流之间,除了留下13个固定的出口外,其他地方都要被封锁。无数柏林人一觉醒来,发现和家人、恋人,因“一墙之隔”从此要天各一方。

西方盟国也迅速回应:20个小时后,开始在边界沿线军事巡逻;40个小时后,向柏林苏军指挥官递交抗议书;72小时后,盟国正式向莫斯科提出外交抗议。美国总统肯尼迪回应称,柏林仍是一个“自由的城市”,将与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同期前往西柏林。此外,美国还向西柏林紧急调集1500名海军陆战队员,北约驻守欧洲的中程导弹部队进入战备状态,而苏联的中程导弹部队也进入战备状态,互不相让。

翻越那堵墙

1961年8月,东德士兵汉斯·康拉德·舒曼,在执勤时突然转身大步越过铁丝网。周围的人还没来得及反应,他已经人在“国外”了。随后,东德政府加强了对翻墙者的惩罚。

柏林墙博物馆内展示了大量逃亡成功者“喜剧”般的创意:37个半专业人士用6个月时间挖出的5号隧道;两个家庭费时两年手工制成的热气球;用摩托马达改制的潜水艇;沿着高压电线甩入西柏林的绳索;化妆成苏联军官;改装汽车发动机留出的藏身之所;以及视死如归驾汽车撞墙者用混凝土死死封住的车门……

1961年夏天,东西柏林间有几幢旧的住宅楼房,位置正好压在分界线上。东柏林居民就通过朝西的窗户逃到西柏林。当时西柏林出动了消防队,张开了灭火救援的网在楼下等着,跳下了一个接一个。这个消息秘密地传开了,有一些大胆的东柏林人陆陆续续的来到这些楼房,通过这种近乎于杂技的方式进入西柏林。

1962年4月18日,克劳斯·布鲁斯克驾着一辆大卡车试图冲过柏林墙时,被东德边防军击毙。在柏林墙建立的第一年内,总共有14辆重卡车曾试图与这堵墙“搏斗”。

1979年9月16日,两家人乘上自制的热气球一起逃离东柏林。他们没有任何工程知识, 热气球制作技能都是从书上速成的,并为此实验了多种制作材料,并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制作。当热气球快飞到边境时,被警戒的探照灯发现。他们被迫上升到2600米的高度,28分钟后成功降落在西柏林的境内。

柏林墙建立后,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伤。越墙成功者的背后,是270名到780名(不同机构统计有出入)失败者被打死, 约6万人被指控为“企图叛逃”,遭到平均16个月的监禁。

1963年6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西德市政厅的柏林墙前发表著名的演说:“世界上的围墙都是防止外面的人闯进来的,只有一种围墙是防止里面的人出去的,那是什么?那就是监狱的围墙!……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不准他们离开我们。”肯尼迪最后的一句话打动了成千上万德国人:我因为能够从遥远的地方与你们分享这段经历而荣幸,我也是一个柏林人!!

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到柏林也做了一次讲演。当时,西方媒体并没有给予这次讲演太多关注;但事后却赋予它重大的历史意义。在讲演中,里根呼吁当时的苏联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Tear this wall down”——“把这面墙 (柏林墙) 拆掉”。

1989年10月7日,东德为建国四十周年举行豪华阅兵式。东德领导人埃里希 · 昂纳克为了阅兵式逮捕了1000多名示威者,前来观礼的戈尔巴乔夫坐不住了,他对前者说,“谁迟到了,生活就会惩罚谁。”两天后,东德莱比锡市爆发了示威游行。九天后,77岁的昂纳克被迫下台。

11月9日晚,东柏林市民拥堵在查理检查站门前,他们从晚上七点钟后开始试探,拿出身份证件询问出境的可能性,一次次被拒后依然尝试。到了晚上十点,人数聚集到上千, 他们差不多和士兵们面贴面了。士兵们会像往日那样越境开枪吗?有人尝试跨入“无人地带”:脚步抬起,士兵没动;脚步落下,士兵没动;然后是另一只脚.……在墙的那一边,聚集着成千上万的西柏林人,喊着“过来!”

有位东德姑娘,9号当晚仅仅是到西柏林喝了几杯啤酒,就回家睡觉去了。多年后别人问其理由,回答竟然是“第二天还得早起上班”,此人不是别人,就是日后的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

不但东德人没作好心理准备,连西方社会也是手忙脚乱的,只有 NBC电视台出现在了现场。西德总理穆尔赫特 · 科尔正在波兰访问,美国总 统乔治·布什还是从他的国家安全顾问那里得到的消息,后者也是看了新闻才知道的。

1990年6月,东德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大概有240段柏林墙散落于世界各地,作为对这段历史的纪念:从欧盟总部大楼外,到拉斯维加斯的赌场内,从巴黎的地铁站,到南非和哥斯达黎加……

隐形的墙

有形的墙被拆除了,但无形的墙依然在那竖立。事实上,没有所谓的两德统一,只有东德灭亡。1990年6月,东德政府决定引入西德马克来拯救陷入崩溃的东德经济。由于经济不见起色,愤怒的人民走上街头,东德政府迫于高压,自行解散。1990年9月20日后,世界再也没有东德政府了。

东德由于长期受苏联经济模式影响,体制僵化,思想闭塞,想要融入西德社会,不仅需要长期改造和重建,更需要西部长期“输血”。国家实现统一当然是好事,但统一的代价也是高昂的。

1991-1994年(大规模对东部援建期),德国政府仍出台过不少不利于东德经济发展的法律(1950年东德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给普通民众,东德政府在垮台前几周重新立法保障了土地所有权,若非这一有先见之明之举,1993年就可能有几十万“东德”农民失去赖以为生的土地。)。

东德长期奉行计划经济体制,支撑国民经济的是动辄上万人的巨型工厂。90年代东德进行私有化改革,40%的大型国企被关闭,甚至被铲平。在其余60%中,又有85%变成“西德资本家”的私有财产,10%被国外资金收购,只有5%回到“东德人民”的手中。德国的Dax指数三十强企业无一将总部设在前东德地区。即便是将范围扩大到在德企业100强榜单,将总部设立在东德地区的企业数量也只有一家:道达尔中德石油公司——一家法国公司。

“两德合并”后,大批东德官员、政治领袖,甚至大学教师都被受罚,大幅削减退休金。东部人总觉得自己矮人一等,是德国的二等公民。“前东德地区”失业率更高,平均收入更低。东德五州在德国的定位,始终无法摆脱资源提供者和生产基地。对于东德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而言,只有背井离乡去寻找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或者留在家乡从事低端职业两种选择。

一直以来,德国西部各州以税收形式,补贴和投资东德经济增长,其中以“德国统一交通基建计划”最为著名。该计划中,西德政府承诺修建15条高速公路和高铁线路连接东西德。目前,除沿海的A20高速以外,其余的基建项目承诺几乎全部完工。

30年多年来,已经习惯于让利的“前东德各州”,并没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区位优势。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欧盟扩张,西德年轻一代补贴自己“手足同胞”的意愿,也在不断走低。

如果当年民主德国的领导者们,注意力不在建墙,而是一门心思发展经济。东德与西德经济没这么悬殊,或许东德人就没必要挖空心思跑到墙对面生活了。

3 阅读:181
闲蛋黄

闲蛋黄

奇闻异事名人传记,传播正能量,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