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爷,68岁,午睡前一切正常,睡醒后发现左侧肢体不能活动,且言语不清,起身后无法保持平衡,家属紧急将其送往医院急诊。
家属描述,孙大爷当时神志清楚,头痛剧烈,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病前1周,曾有发作性头晕、四肢无力,左侧肢体症状更加明显,但每次均能自行缓解至正常。
查体发现孙大爷神志清楚,可以听懂但发音含糊,无法用语言表达,眼球左视时凝视,存在不持续、细小的水平眼震,左侧鼻唇沟浅,左侧肢体肌力低,右侧肢体肌力正常,体温、心率、血压均正常。
头部CT显示未见明显异常,完善颅脑磁共振检查,显示脑桥及左侧小脑半球存在缺血性中风(缺血性脑卒中)。由于就诊及时,缺血时间短,未见严重梗死或继发性出血,可以考虑药物溶栓治疗。

医生提醒,中风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疾病,发病3小时内是“黄金抢救期”,如果未能及时抢救,可能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提前了解如何识别中风的早期症状非常重要,识别越早,恢复越好。
一
中风警报:“120口诀”+3不能
“120口诀”是一种简单快速识别中风的方法,代表3个非常容易辨认,又具有代表性的中风症状,如果突然出现任一症状,就需要迅速行动,尽快赶往医院治疗。
01不对称的脸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这是指患者一侧面部肌肉失去控制,表现为嘴角歪斜或眼睛闭合不全,想微笑时一侧的嘴角抬不起来,或者抬眉毛时,发现一侧的抬头纹比另一侧浅或者完全消失。
这是因为大脑一侧的血管阻塞或破裂,压迫脑细胞,导致该侧面部神经受损,进而影响面部肌肉的正常运作。这种情况通常是短暂性的,但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面瘫或其他严重并发症。
02举不起的手臂
“2”代表“查2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患者可能会发现一侧手臂突然无力,无法举起或抓握物品,尤其在双手平举的时候,会发现一侧手臂无论如何用力,都无法和另一侧一样完全平举。
这是因为大脑中负责控制肢体运动的部分受到了损害,导致相应的肌肉群失去控制。手臂无力通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也是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就医的重要依据。

03说不清的话
“0”代表“聆(0)听讲话是否清晰”。患者可能会出现说话含糊不清、大舌头、吐字困难或完全无法发声的情况,但通常意识清醒,且能够理解他人的语言表达。
大脑的语言中枢负责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当中风影响到这一区域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如失语症或构音障碍。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患者的交流能力,还可能导致情绪上的困扰。
除了“120口诀”外,还有中风早期常见的“3不能”表现,往往也是突然出现或持续加重,一旦出现2个以上,同样要尽快去医院诊断治疗,抓紧黄金抢救期。
04不能保持平衡
患者会发现自己无法保持平衡,比如走路时摇晃不定,无法走直线,总向一侧歪,严重时会跌倒,无法行走,甚至无法站立。
小脑和脑干在维持身体平衡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当中风影响到这些区域时,患者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会显著下降,让人不能保持平衡,行走困难。
05不能看清东西
患者会突然出现视力模糊、复视或视野缺失的现象,看东西模糊不清,佩戴近视镜或老花镜也没有改善,或者发现看东西有重影,又或者只能看见一小片区域。
后循环中风会损伤动眼神经,导致双眼无法聚焦,医生检查的时候可以看见单侧眼球颤抖,也就是“眼震”症状。

06不能画画写字
一些中风患者会发现自己无法完成简单的绘图或者写字,比如画一个圆或螺旋,或者写几个工整的字,严重的患者甚至无法画直线。

试试看自己能不能描出这张螺旋线条?
大脑中的某些区域专门负责协调手眼配合和精细动作。当中风影响到这些区域时,患者的精细动作能力会显著下降,导致难以完成复杂的动作。这种症状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是更严重中风的早期信号。
二
预防中风,勤练养生3操
01十指抓伸:
双手五指分开,用力抓握成拳,然后放松,重复10次。每次练习3-5分钟,早晚各一次。
这个简单的动作可以锻炼手指肌肉,改善末梢循环,增强手指灵活性,预防中风。
02掐按虎口:
虎口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凹陷处,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轻轻按压虎口,两侧每次持续1-2分钟,早晚各一次。
按压虎口有助于缓解头痛、头晕、目眩等症状,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减少中风的风险。

03摩擦耳朵:
用双手掌心轻轻摩擦双耳,直到耳朵微微发热为止。每次练习3-5分钟,早晚各一次。
摩擦耳朵可以刺激耳部的多个反射区,促进全身气血运行,减少血脂沉积,从而预防中风。

三
守卫脑血管,勤按护脑5穴
除了养生操,还可搭配穴位按摩,重点守卫脑血管健康,可以在下方滑动图片,查看每个穴位的详细位置图解。
01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中央,每次按摩约1-2分钟,力度适中即可。
按压此穴位可帮助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促进脑血液循环,预防中风。长期坚持按摩百会穴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减轻精神压力。

02风池穴:
位于脖子后侧,枕骨下方两侧凹陷处。每次按摩约2-3分钟,早晚各一次。
按摩此穴位有助于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颈部僵硬,预防中风。

03气海穴:
位于下腹部,肚脐正下方约1.5寸处。每次按摩约2-3分钟,早晚各一次。
海穴是人体重要的强壮穴位之一,经常按摩可以提高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有助于调节气血,增强体质,预防中风。

04足三里:
位于膝盖下方四横指处,外膝眼下约一寸的位置。每次按摩约2-3分钟,早晚各一次。
足三里穴是中医常用的保健穴位之一,具有扶正培元、补益气血的作用,预防气血亏虚引起的中风。

05太冲穴:
位于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的凹陷处。每次按摩约1-2分钟,早晚各一次。
太冲穴是调理肝脏功能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摩有助于调节肝气,可以舒缓情绪,帮助人体平稳血压,预防高血压引发的中风。

你遇到过哪些惊险时刻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疑问。
关注我们,在后台发送“中风”,获取更多实用的预防中风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