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贷款10.8万,一天的利息是多少?一般也就是几十块钱,但是你见过一天3240元的利息的吗?1080%的年利率,这不就是妥妥的高利贷吗?

而这就是山东大学姜教授的真实经历,而他所用的借款平台就是京东金条,自从这件事情发生了之后,上网络上一搜发现,京东金融平台高利贷、暴力催收、骚扰亲朋好友等事情频发。
山东大学教授遭遇套路贷山东大学经济系的姜树广教授经历了一件事,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互联网贷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研究网络贷款的运作方式,姜教授在京东App尝试申请了京东金条。

姜教授的本意是在放款前就停止操作,但他发现情况有些不对,还没等他点击“同意”确认,贷款就已经被放了下来,并且开始计算利息了。
更奇怪的是,提供这笔贷款的并非京东,而是另一家公司拍拍贷,这其中可能存在着用户容易忽略的环节。

姜教授借了10.8万元,但结清贷款时,利息和手续费加起来要付3240元,相当于每天的利息费率高达3%,折算成年利率竟高达1080%,他想在京东上提前还款,却发现根本没法操作。
很多用户都遇到了类似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大家纷纷吐槽:本想在京东金条借钱,结果被引导到其他平台借了高利贷,实际利率远远超过京东金条宣传的24%。

网络贷款平台提供的便捷服务,但实际上可能隐藏着高利贷的风险,这些平台就像裹着糖衣的炮弹,用看似方便的贷款吸引用户。
它们常常通过信息不公开透明的方式,让消费者难以看清贷款的真实成本,不知不觉就陷入高额利息的陷阱。

黑猫投诉平台的一个个投诉的人都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们在京东金融上借钱后才发现,钱不是京东借的,而是其他机构提供的,而且年化利率接近40%。
更糟糕的是,第一次还款的钱几乎都用来支付了利息,本金都没还上多少,而京东金融对这些事情的回应是,他们只提供技术支持,帮正规的贷款机构提供服务,还说会用合同约束合作方守法。

但这种说法听起来像是在推卸责任,无法掩盖他们在贷款信息公开方面的不足,平台是连接借款人和贷款方的桥梁,有义务保证信息的透明度,让消费者清楚了解贷款情况。
不能让消费者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陷入高利贷的陷阱,平台有责任确保消费者明白自己借的是什么,利率多少,还款方式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除此之外,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京东金融的投诉超过12000件,涉及暴力催收、骚扰通讯录等问题,这些都反映了平台监管不力,消费者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护。
更糟糕的是,京东金融公关反应慢,回应问题总是避重就轻,这让消费者感到非常无奈和绝望。


这些问题的出现表明,京东金融在保护用户权益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消费者希望平台能更加重视用户反馈,积极解决问题。
高校教师成骗局主要群体高利贷并非高校教师群体面临的唯一风险,一种隐蔽性更强的威胁正在蔓延——精准诈骗,赵先生是某高校的教师,他遭遇了此类骗局。

一个自称“京东金融客服”的人打电话给赵先生,准确说出了他的个人信息,对方声称赵先生的京东金条账户利率过高,必须立即处理,否则会损害他的个人信用记录。
赵先生轻信了对方,按照指示加了QQ好友,并点击了对方提供的看似官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链接。

之后赵先生按照所谓的“中国银保监会客服”的指示,下载了“瞩目”应用并开启了屏幕共享功能。
对方声称要帮他“清空贷款额度”,以此为借口,诱导赵先生一步步办理贷款,并将贷款金额转账到他们提供的账户。

结果,赵先生总共损失了超过29万元。这起事件揭示了不法分子利用远程操控进行诈骗的手段。
这起诈骗案让我们看到诈骗团伙的周密计划和对受害者心理的准确把握,他们通过不正当途径取得个人信息,以此来获得受害者的信任。

甚至会用“国家政策”或者“影响个人信用”等说法制造恐慌感,让受害者失去判断力,然后他们会用假的网站和客服身份进一步迷惑受害者,让受害者相信他们所说的话。
最后诈骗团伙会使用远程操控和屏幕共享等技术,实时得到受害者转账的验证码,从而完成诈骗过程,让受害者蒙受损失。

诈骗团伙摸透了高校教师们特别看重个人信用,而且不甘心之前投入打水漂的心理,所以才能一次又一次地成功行骗。
而这种专门针对高校教师的诈骗并非只有一例,越来越多的老师正被诈骗团伙盯上,成为了容易下手的目标,可以说高校教师群体现在已经面临着相当严峻的诈骗风险。

互联网贷款平台问题频出,原因在于监管不到位,平台也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它们对合作的第三方机构把关不严,让高利贷和诈骗团伙有机可乘。
而平台出现问题后,往往会找借口推卸责任,让消费者维权无门,非常被动,这种行为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希望大家都能够注意,在网贷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规则。
参考资料财新网2025年4月21日《京东金条大变拍拍贷 大学教授研究网贷遭遇“套路贷”》
汕头市教育局2023-4-17《惊!一高校老师被骗近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