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一个成语叫“才高八斗”,这个成语的来源,是南北朝时期的大才子谢灵运。
据一本叫《夜行船》的非主流书籍记载,谢灵运生前曾说,打魏晋算起,如果把天下的文学之才十等分,那么我老谢能独得其中八份,剩下的两份,一份归曹植,剩下的一份归剩下的所有文人。
虽然谢良运这话有点夸张,但也足以说明谢灵运应该不是一般人,但是如此有才的谢灵运却没得善终,毛主席对他的评价,则是“此人一辈子矛盾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宋书》等史料记载,谢灵运出生于晋朝末年,他的祖辈可以追溯到典农中郎将谢缵,谢缵本人的官虽然不大,但是因为家族中兄弟子侄都很多,有吃上了“九品中正制”的红利,所以老谢家一直都在体制内混的不错。
等到东晋时期,老谢家接连出现了谢安、谢万、谢玄等一批猛人,这些当时的猛人,可能时至今日大家已经不太熟悉,我们挑出其中的几个例子来简单一聊,相信大家就能明白了。
谢安的老爹叫谢裒,估计不是喜欢历史的人可能都叫不上来这个名字,谢裒生前曾担任过吏部尚书,和国子监祭酒,这两份工作都属于人事工作的顶级官僚,谢裒死后又被追封为太常卿,太常卿是古代九卿之首。
由此可见谢安的起跑线是有多么的高,而且根据记载,谢安早年还得到过宰相王导的青睐,不过早年的谢安并不急于仕途,而是选择了“隐居”,后来朝廷高层屡次向他发出邀请,他这才勉为其难的进入体制。
谢安进入体制以后,不光在政务工作上游刃有余,还在军事有了很高的建树,谢安在军事上的功绩之一,就是帮助国家对抗前秦。因为前秦的实力相对占优,谢安就打算以数量少质量高的精兵对抗前秦人数占优的大军。
当时谢安已经位居高位(司马氏当时算是傀儡皇帝,实际掌握大权的,是谢安和王彪),自然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于是他就向朝廷举贤不避亲的推荐了自己的侄子谢玄。
谢玄也不是一般人,又有家族和长辈支持,于是他很快就练出了一支精兵,这支精兵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北府军,北府军建成以后,东晋和前秦就发生了著名的淝水之战。
当时前秦的大军号称有八十余万,实际人数也在二十多万,而东晋那边的北府军才不过只有八万人(战兵的数量估计比这个还要少一点),按照常理说,前秦的兵力占优,北府军即使能胜也会是惨胜。
但实际结果呢?前秦的兵力几乎全军覆没,而人家北府军折损的人手不过才5000人左右,由此北府军名扬天下,老谢家作为北府军的缔造者,和实际战场上的指挥者(谢玄),自然是也是名利双收,自此以后老谢家就成了东晋的顶级门阀。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曾有四大世家,老谢家当时能排到第二,排在他家之前的,是根基更为深远的王氏一族。
谢灵运就出生在这么个大家族里,谢灵运的爹是谢玄的嫡长子,谢灵运的妈是江南第一家王氏出品,说谢灵运出生就含着金汤匙,都是对他的不尊敬。
谢灵运出生于顶级世家,一开始并没有成为贾宝玉那样的浮夸,反而表现的是非常出彩,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最终的归宿,也应该是在朝廷的最顶层。
但凡事总有意外。
谢灵运出生于东晋末年,此司马氏一族早就成了傀儡,掌权的桓玄本打算挑个良辰吉日就改朝换代,但是老谢家打造的北府军里,却蹦出了一个猛人,此人就是未来“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
刘裕早年家境贫寒,后来因为被北府军招募,才有了稳定工作,刘裕的个人能力很强,后来慢慢成了北府军的核心人物,桓玄想改朝换代,刘裕为核心的北府军体系并不认同,于是两方就展开了武装冲突。
结果北府军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桓玄一派败北,刘裕这个赢家就被北府军捧成了皇帝。
一朝天子一朝臣,世家大族更是新皇帝的眼中钉。
老谢家为了家族利益,有不少人都纷纷站队刘裕,但是并非所有人的思想都能转变的那么快,谢灵运就是其中之一。
谢灵运天赋很高,又不讨厌学习,还有深厚的家庭背景,所以在青少年时期,他得到的都是各种赞扬,等他长大成人之后,东晋也是该给的福利一样没少,所以谢灵运的前期一直过得很顺。
后来他曾在一个叫刘毅人麾下任职,这个刘毅曾武装反过刘裕,结果败在了刘裕的手里,刘裕因为和老谢家有不浅的羁绊,所以没把谢灵运怎么着,反而继续使用。
但是含着钻石钥匙出生的谢灵运,并不愿意为刘裕所用,因为刘裕出身的北府军,是老谢家一手建立起来的,刘裕想当年不过是个大头兵,而且谢灵运当时没有发现世家大族其实已经没落,所以他对底层出生的刘裕有点发自内心的瞧不上。
因此他在体制内待了一段时间以后,就选择了隐居,值得一提的是,谢灵运竟然还曾有过篡位的想法,不过刘裕可能看在他是老上司的后代的面子上没下狠手,后来刘裕去世,刘义隆继位。
刘义隆曾招募过谢灵运,谢灵运也扭扭捏捏的接受过宋文帝的招揽,但是他感觉刘义隆不愿意重用他,他自己又自认为自己胸有沟壑,因此自恃有才的谢灵运就有点端正不起态度,再加上有人添乱,结果一代才子谢灵运竟然被判了一个死刑。
纵观谢灵运的一生,自恃有才,却没什么实际用途,想当官又摆不正态度,想隐居,又对红尘无限向往,所以毛主席他老人家才说他一生都处于矛盾之中。
是金子总会发光其实只是句安慰人的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才是常态,不过你到底是不是千里马,不能光靠自我揣测,还要拉出来遛遛才行,实践才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